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1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99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68篇
  5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摘 要青蒿素及其部分衍生物在抗肿瘤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存在水溶性差、半衰期短等缺点,故促使众多学者对其药物制剂进行开发和研究。纳米药物传输系统是一种新型药物递送工具,相比传统的片剂、栓剂、注射剂等,具有稳定性好、靶向释药和联合载药等诸多优点。本文综述了青蒿素类药物的纳米传输载体,包括:纳米粒、脂质体、胶束、纳米微乳和其他纳米载体,概括了青蒿素类药物纳米制剂在肿瘤治疗方面的成果和特点,其中着重介绍青蒿素类药物与转铁蛋白的联合载药递药体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72.
纤维支气管镜对老龄人咯血病因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回顾性地总结了自1985~1995年11年间收治的60岁以上老龄咯血患者147例,年龄(73±13)岁(平均年龄67.6岁),男102例,女45例。其中80例胸片正常,67例异常。全部病人均行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取活体获得病理结果。证实为支气管粘膜炎症86例(58.5%),支气管肺癌56例(38.10%),肺结核4例(2.72%).肺结节病1例(0.6896)。在支气管肺癌的病例中,鳞癌32例(57.14%),腺癌9例(16.07%),小细胞肺癌14例(25.00%),大细胞癌1例(1.79%)。特别指出,胸片正常的80例中,有5例是肺癌(6.25%).28例做了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与纤维支气管镜病理结果完全一致,显示了纤维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同时阐述了为老龄人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应注意的问题,指出纤维支气管镜对咯血患者病因诊断是简便、安全、有效和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3.
目的:梳理培土生金治法的中医理论源流及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古代证据。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检索源,查找培土生金相关的古籍条文,挖掘"培土生金"治法的中医理论和本质内涵。建立慢阻肺条文相似度评分规则,筛选古籍条文,提炼培土生金法治疗慢阻肺的古代证据,揭示培土生金法治疗慢阻肺的历史地位。结果:培土生金思想根源于五行学说,《黄帝内经》五行相生理论奠定其理论基础。秦汉至金元时期,理论渐趋成熟,衍生甘凉、甘温、甘平培土生金等治法;明清时期,培土生金理论得到升华,形成成熟的治则治法。古籍证据提示慢阻肺脏腑传变模式以肺脾传变最为常见,病机以肺脾两虚为核心。茯苓、人参、半夏、陈皮、白术为培土生金治疗慢阻肺的核心药物,异功散、六君子汤和补中益气汤则是培土生金代表性方药。结论:培土生金治法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临床价值。古代采用培土生金法治疗慢阻肺有据可循,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4.
目的 研究活性巨噬细胞在脊髓损伤早期移植后对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轴突的作用 ,明确该细胞对脊髓损伤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 48只SD大鼠采用随机配对的方法分为 2 4组 ,每组大鼠分别行T1 0 段脊髓撞击性损伤和伤后巨噬细胞悬液髓内注射。术后 1、 4d和 1、 2、 3、 4周收集脊髓标本并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 ,显微镜下巨噬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纤维计数。结果 移植组术后 4周时BBB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提高 ,镜下观察见移植组大鼠在伤后 3周内巨噬细胞数目高于对照组 ,星形胶质细胞在损伤早期的反应较轻 ,但单位截面积上的神经轴突数目少于对照组。结论 活性巨噬细胞在撞击性脊髓损伤早期移植可加重神经轴突的继发性损伤 ,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675.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并发多支血管病变仅处理"罪犯"血管(culprit-only revascularization,COR)和一次性完全血运重建(one-time 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CR)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入选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入住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患者140例,根据NSTEMI并发多支血管病变处理方式的不同,失访及资料不完整10例,将患者分为COR组(n=95)和CR组(n=35)。收集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糖尿病、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介入手术相关指标等基线资料,比较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NSTEMI并发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NSTEMI并发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随访时间为11.25(5.38~15.13)个月。CR组与COR组复合终点(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心绞痛住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7%vs. 6.32%,P=0.035);CR组与COR组次要终点(心绞痛复发,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住院,脑卒中)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48.58%vs. 23.15%,P=0.031)。二项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复合终点事件中,首次医疗接触时间(FMC)(β=0.005,OR=1.005,95%CI:1.000~1.010,P=0.043)是影响NSTEMI并发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发生复合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然而,在次要终点事件中,COR策略(β=-0.614,OR=0.541,95%CI:0.297~0.986,P=0.045)是影响NSTEMI并发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发生次要终点事件的保护因素,可改善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结论对于NSTEMI并发多支血管病变患者,COR可能为一个理想的策略,可改善其远期预后,是其发生次要终点事件的保护因素;首次医疗接触时间是其主要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76.
[目的]了解肠道中与O157大肠埃希菌有共同抗原的部分菌株特性,为防止误诊提供参考。[方法]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阳性的腹泻病人粪便接种mEC肉汤增菌,用免疫磁珠浓缩目标菌株,划线CHROMagarO157显色琼脂平板,纯化后进行血清学诊断,再集中进行系统生化鉴定和毒力检测等。[结果]2份腹泻粪便中检出与O157大肠埃希菌有共同抗原的菌株,分别为普通大肠埃希菌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其中前者的毒力基因SLT1、SLT2、eaeA和hly4检测均阴性。[结论]与O157大肠埃希菌存在共同抗原的菌株比较普遍,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做为快速诊断只是诊断中一个的提示,临床诊断必须辅以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生化结果加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677.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糖尿病罗格列酮治疗组(DK).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罗格列酮[5mg/(kg·d)]对DK组进行治疗性灌胃.8周末称取体重、肾重、肾重/体重,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尿肌酐;测定各组生化指标包括血糖(B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清肌酐(SCr);检测肾组织与尿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AS染色作肾组织切片分析肾小球面积、肾小球体积及系膜区面积.结果 8周时,与DM组比较,DK组大鼠BG、TC、TG差异无显著性.DM组大鼠肾重、肾重/体重、UAEK、Ccr、肾小球面积、肾小球体积、系膜区面积较NC组均明显增加,DR组上述改变较DM组均明显减轻(P<0.05).DK组肾组织及尿中MDA含量明显低于DM组,SOD、CAT、GSH-Px活性明显高于DM组(P<0.05).结论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部分可能与抑制肾组织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678.
目的 观察室管膜下瘤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下瘤,观察平扫及增强MRI表现。结果 8例均为单发室管膜下瘤,病灶位于右侧侧脑室(RLV)前部近室间孔区5例、左侧侧脑室前部近室间孔区域2例、RLV颞角1例;4例呈规则卵圆形、4例为边缘呈分叶状的类圆形,边界均清晰,最大径21~47 mm,平均33 mm; MRI主要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等-低信号,病灶内部均可见散在分布微囊;2例伴脑积水;增强后3例病灶无强化,2例呈局灶性轻度强化、3例“花心样”明显强化。结论 室管膜下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