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患儿家庭综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1例儿童孤独症患儿在行为、语言及药物等方面进行治疗的同时采用家庭综合护理方法治疗,应用儿童适应量表、儿童孤独症量表等方法在训练前以及训练后2个月、4个月进行评估,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训练2个月后患儿个人能力、语言、社交及行为等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与训练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训练4个月后,患儿各方面改善显著,与训练前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的同时采用家庭综合干预辅助治疗儿童孤独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效果随着实施时间的推延而逐渐显著. 相似文献
13.
学龄前儿童烧伤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学龄前小儿烧伤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门诊和急诊外科近3年接诊的283例学龄前烧伤患儿的年龄特点、性别比、致伤类型及原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龄前小儿烧伤男性(63.3%)明显多于女性(36.7%);以热液烫伤为主,占80.7%,其次是火焰烧伤,占14.5%;幼儿期是烫伤高峰期,学龄前期火焰、化学、电烧伤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结论]学龄前小儿烧伤由多种因素造成,应根据烧伤类型及原因加强小儿及监护人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对小儿的看护和管理,以减少学龄前小儿烧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脑瘫患儿240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患儿,观察组患儿采用以家庭康复护理为主的康复训练方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康复疗效。结果①对两组患儿Gesell各能区发育商的比较,观察组患儿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功能、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方面的恢复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两组患儿康复疗效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6.7%)明显大于对照组(55.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康复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小儿脑瘫危险因素与合并症以及与脑瘫分型构成比。方法:回顾性调查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的602例脑瘫患儿临床资料,了解脑瘫高危因素与合并症的关系以及与脑瘫分型构成比与合并症的发生率,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02例脑瘫患儿中有522例存在高危因素占86.71%(522/602),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其他因素、黄疸、宫内感染、多胎/双胎、颅内出血和脐带异常;有551例患儿伴有合并症占91.53%(551/602)、合并智力低下434例(72.09%)、语言障碍262例(43.52%)、癫痫134例(22.26%)、听力障碍133例(22.09%)、视神经萎缩155例(25.75%)、摄食困难352例(58.47%)、流涎457例(75.91%)。不同脑瘫分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痉挛型、手足徐动型与混合型脑瘫并发症发生率最高(P<0.01);结论:脑瘫危险因素与合并症存在高度相关性,脑瘫是一种脑损伤引起的多重复合征,严重影响脑瘫患儿的心身发育,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整体康复,以利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小儿脑性瘫痪双下肢痉挛的运动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儿脑性瘫痪病例中,痉挛型双瘫除表现有脑性瘫痪的一般表现如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外,其显著的特点为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内收交叉、尖足、不能独站。我们中心自 1995年 10月~ 2000年 8月共收治此类病人 358例。除常规康复综合治疗外 (如针灸、穴位注射、经络导平等 ),主要以运动疗法: Bobath手法等训练 [1],疗效很好。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358例患儿中男 282例,女 76例; 3岁 26例,其中轻度 189例、中度 107例、重度 62例。诊断标准以燕铁斌的“ GSI”为标准 [2]。 1.2运动疗法 (1)被动运动:① 患儿仰卧位,训练者握住患儿小…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发音器官是语言的物质基础。它由3大系统组成,即动力系统、震动系统、共鸣系统,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协调完成语言的功能。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由于脑损伤累及支配舌、咽及喉部肌肉的运动中枢而产生构音、发音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语言、认知、社会交往与交流的发育。正确评价与治疗脑瘫患儿的运动性构音障碍已成为现代康复的重点内容之一。对1999年4月~2001年1月收治的28例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脑瘫患儿进行了综合康复训练。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999年4月~2000年1月在本科住院及门诊进行系统综合…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发阿斯综合征安置心脏起搏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告20年来专科门诊及住院诊治56例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CAVB),初诊平均年龄4.2岁,其中2例伴室间隔缺损。56例中23例发生≥1次以上阿斯氏征,频发者16例。发作时8例为缓慢心律(〈40次/分),13例为快速室速室主要为扭转型室速(Tdp),2例不详,作者指出86%发生于≤5岁,随着年龄增高而减少,QT间期延长,运动不耐受及低钾等均为促发因素。阿斯氏发作时不论缓慢或快速心率均应采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