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2004-2005年四川省地氟病全国重点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地氟病的变化趋势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方法 每年1次监测病区粮食、辣椒氟含量、儿童氟斑牙、儿童尿氟及病区改灶降氟措施完成和使用情况.结果 古蔺病区改灶完成率为25.67%,完好率为97.22%,玉米、辣椒氟含量下降明显,但仍超出国家标准,单份样品达599.31 mg/kg,儿童氟斑牙检出率达74.72%,尿氟均值达1.68~2.05 mg/L,2005年较2004年病情有所下降.结论 古蔺地氟病仍危害严重,仍需继续加强改灶降氟措施和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2.
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34例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保胆组)及同期3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切胆组),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手术时间在保胆组明显延长(124.56 min vs 78.50 min,P<0.01);平均住院费用在保胆组明显增加(10 970.85元vs 8 666.72元,P<0.01);保胆组术后发生腹泻或腹胀的患者例数少于切胆组,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vs6例,P =0.26);术中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腹腔内出血例数、术后胆漏例数及术后切口感染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随访过程中,保胆组有1例患者结石复发,在切胆组未出现再患胆总管结石患者.结论 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安全有效的,尤其适合有医疗保险的患者.然而,这种治疗方式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并且实施手术的外科医师需要有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腹膜前修补Modified Kugel(MK)术式与疝环充填Rutkow术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腹股沟疝76例,随机分为MK组37例采用Modified Kugel术式行无张力修补术;Rutkow组39例采用Rutkow术式无张力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血肿、阴囊肿胀、术后疼痛、术区异物感等并发症以及疝复发率。结果:MK组手术时间47.2±8.5min、术中出血量11.4±4.9mL、术后住院时间5.3±2.0d;Rutkow组手术时间44.5±6.8min、术中出血量10.7±5.2mL、术后住院时间5.1±1.9d,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K组发生术后血肿3例、阴囊肿胀2例、术后疼痛0例,异物感1例;Rutkow组发生术后血肿2例、阴囊肿胀3例、术后疼痛5例,异物感7例,两组术后血肿、阴囊肿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术区异物感发生率MK组少于Rutko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K组无复发病例,Rutkow组4例复发,其中Ⅱ型1例,Ⅲ型3例,MK组复发率少于Rutko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dified Kugel术式针对耻骨肌孔进行修补,可有效加强老年患者薄弱的腹横筋膜,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更低的术后复发率,更适合于治疗老年腹股沟疝。  相似文献   
94.
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的负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创伤后成长(PTG)的关系。方法:对汶川地震灾区5所学校共12个班的56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灾区学生PTSD与PTG显著负相关;以班为单位,PTSD均值与PTG均值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PTSD均值的变异中,有72.6%的变异由PTG均值引起。结论:PTG的产生能够有效降低PTSD症状,预防PTSD发生。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麝牛醒脑汤鼻饲联合针刺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113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患者(脱落3例)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54例(脱落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麝牛醒脑汤鼻饲联合针刺治疗。治疗14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疗效;运用CT螺旋扫描仪检测患者的血肿体积变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估两组的神经功能;运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运用凝血分析仪评估患者的血栓弹力图指标的水平。检测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 1 phosphate, S1P)、能量平衡相关蛋白(Adropin)的水平;运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进行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14天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  相似文献   
96.
肖旭  胡卫健 《西部医学》2010,22(12):2212-2213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给药对肾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上午7时服用安博维150mg,治疗组晚上7时服用安博维150mg。给药8周后复测ABPM。比较两组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日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对照组较实验组下降明显(P〈0.01)。两组治疗前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实验组比对照组血压下降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性高血压,安博维晚上服用,可以更好改变血压昼夜节律,从而达到保护靶器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
肖旭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10):1456-1457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的氧化损害与高血压形成,加重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药物干预降低高血压的危害性,方法:通过测定高血压患外周血中SOD,GSH-PX,H2O2,LPO,并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发现高血压患血中SOD,GHS-PX活性明显降低,LPO,H2O2则高于正常人,经治疗后SOD,GHS-P的升高和LPO,H2O2的降低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性。结论:说明高血压患存在严重的氧化反应病理亢进及抗氧化能力锐减现象,新一类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在对抗氧自由基对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面是有作用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可溶性鸟核苷酸环化酶提高细胞内cGMP水平,在靶器官保护方面的作用下使血管内皮细胞松驰因子(EDRF)分泌量增多,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起着保护性舒张作用。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 探究肝/脾CT值比与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搜集2015年9月至2020年4月临床怀疑动脉硬化行冠状动脉、双下肢动脉或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糖尿病患者113例,根据CTA检查结果分为动脉硬化斑块阳性(病例组)与动脉硬化斑块阴性(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肝和脾CT值、肝/...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白试验在肝切除手术中检测漏胆的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肝切除手术中采用白试验联合干纱布擦拭法检测漏胆56例。即在肝切除手术操作末期,用干纱布擦拭法确认无漏胆后,经胆囊管或左右肝管插管注入5%无菌脂肪乳剂10~30mL,同时用手阻断远端胆总管。观察肝切除手术创面的白色液体渗出情况,对渗出白色液体处予以间断缝合。重复操作,至断面无白色液体渗出为止。结果56例患者经术中检测,发现漏胆17例(漏胆检出率为30.4%),每例发现漏胆1~6处(平均2.9处),术中均予以确切缝合以关闭漏胆处,且重复试验操作,证实均再无漏胆。术后发生漏胆2例(3.6%),经相应治疗后痊愈出院。全部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6个月(平均3.8个月),无膈下积液或膈下感染病例发生。结论术中自试验能够发现漏胆的精确部位,不会污染肝切除手术创面,并能够无限次地重复试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