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开展基于TBL结合医学模拟教学的儿科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进行医学模拟教学中TBL教案编写的研究,形成教案编写的原则、要求、内容、程序等;注重强调医学模拟教学、团队合作精神、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技能培养,达到规范操作技能、提高临床能力、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对50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春秋季好发.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鼻塞、眼睑浮肿、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增高、VCA-IgM阳性,易合并肝损害、心肌损害.经治疗,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结论 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易漏诊、误诊,故需全面分析,提高本病的确诊率,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致病菌特点以及抗生素的应用等情况。方法:按不同年龄组,对253例重症肺炎进行病原学、病程、并发症等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伴两种并发症病例最多,共126例,多为细菌感染。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时间为9.64±0.49天,其他药物为12.74±0.78天。结论:重症肺炎好发于婴幼儿,易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以细菌感染为主,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治愈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4.
槲皮素对柔红霉素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槲皮素(QUE)对柔红霉素(DNR)所致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52只小鼠分5个实验组,1组作为空白对照组.1组用DNR诱导小鼠心肌损伤;1组用QUE灌胃给药后再用DNR诱导心肌损伤作为保护组;1组只给QUEE灌胃作为保护对照组;1组给予DMSO灌胃作为溶剂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的血清心肌酶谱、心肌和血清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观察心脏大体改变.并制备病理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结果DNR组小鼠的血清心肌酶谱显著升高.血清和心肌中MDA含量显著增高,SOD活性降低,引起心脏充血、水肿.心肌颗粒变性.灶性出血、坏死.而QUE保护组的心肌酶升高程度明显降低、血清和心肌组织中MDA含量无明显增加,SOD活性不降低,心肌无明显出血灶及颗粒变性.结论槲皮素对柔红霉素诱导的小鼠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新型MGB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分析方法,研究mdr1 mRNA在K562细胞系和其耐药细胞系K562/A02细胞及急性白血病(AL)患儿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方法运用Taq Man-MGB探针,以含有目的基因mdr1cDNA的质粒pHaMDR1/A为阳性模板,设立实时FQ-PCR反应体系,研究mdr1 mRNA在不同类型、不同分期AL患儿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并就AL患儿初治组、难治复发组、完全缓解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mdr1 mRNA表达率和表达量,且在AL患儿3组间再作mdr1 mRNA表达率及其表达量比较,数据均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初治和完全缓解期AL患儿mdr1 mRNA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难治复发组AL患者白血病细胞mdr1 mRNA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较其他AL各组明显升高;AL完全缓解患者维持期化疗的随访观察中,部分患儿mdr1 mRNA表达量渐升高,尤其是复发AL患儿升高更显著。结论AL患儿化疗耐药的发生与mdr1 mRNA表达有较密切的联系,应用Taq Man-MGB荧光探针进行实时FQ-PCR检测人类mdr1基因在AL细胞中表达,可为AL患儿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合理制定、化疗疗效和预后判断及针对性逆转由于mdr1基因表达导致的多药耐药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6.
柔红霉素对白血病儿童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白血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柔红霉素是小儿白血病联合化疗中的基本药物。由于柔红霉素易诱发不可逆性心脏毒性 ,因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 3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对心脏毒性进行分类 ,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 ,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其发病机制 ,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从各个环节减少心脏毒性发生 ,提高生存质量 ,延长患儿生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院儿科重症感染患儿的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5年2月-2007年8月间儿科病区收住的53例重症感染患儿感染菌株种类、分布、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儿检出感染菌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2.83%(28/53)和43.30%(2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培养结果显示菌毒血症患儿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P〈0.05)。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88.24%对青霉素耐药,但对万古霉素均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但对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复合制剂和第四代头孢菌素也有一定的耐药性。结论:菌毒血症患儿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治疗首选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儿则以万古霉素为治疗首选药。出现一些新的条件致病菌感染感染细菌呈现对新合成抗生素的耐药性,应注意抗生素的规范使用,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8.
翟莺莺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221-1222
目的探讨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确诊为UACS的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的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慢性鼻窦炎39例(65%),变应性鼻炎21例(35%);其中11例(18.33%)患儿合并腺样体肥大。36例(60%)患儿曾被误诊。经过积极的抗变态反应、抗感染治疗,54例(90%)患儿咳嗽症状消失,6例(10%)患儿咳嗽明显减轻。结论 UACS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高效的方法,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红细胞中硫鸟嘌呤核苷酸浓度.方法: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T-HPLC)技术,测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红细胞内6-巯嘌呤(6-MP)及其代谢产物[硫鸟嘌呤核苷酸、6-硫代黄嘌呤(6-TX)、6-甲基巯基嘌呤(6-MMP)]浓度.色谱柱为ResolveC18,柱温40℃.流动相A为0.2%的乙酸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洗脱程序为在16min内流动相B的浓度从0上升到8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0~12.5 min用290nm检测6-硫鸟嘌呤(6-TG)、6-MP和6-TX,12.5 min时切换为340nm检测6-MMP.结果:进样体积为10μL时,6-TG和6-TX的线性范围为0~20nmol/mL(r=0.999 3,r=0.998 0).硫鸟嘌呤核苷酸浓度与测定后第9天的白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RT-HPLC法简便、准确检测6-MP代谢物浓度,有助于个体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将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于儿科学临床实习教学,并评价其教学效果。结果显示,该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