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4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2篇 |
儿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26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135篇 |
内科学 | 69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6篇 |
特种医学 | 1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60篇 |
综合类 | 189篇 |
预防医学 | 67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65篇 |
中国医学 | 47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可溶性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胃液、粪便可溶性Hp抗原(Soluble Hp Antigen,S-HpAg)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免疫测定法。[结果]34例Hp阳性患者血清、胃液、粪便可溶性Hp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8.2%,91.2%和35.3%。显著高于25例Hp阴性患者的8%,4%和0%(p值均小于0.001)。[结论]可溶性Hp抗原检测可弥补血清Hp抗体测定,UBT,^15N-尿氨排泄试验,PCR等检测方法的某些不足。价格低廉,操作简便,不需贵重仪器,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为药物疗效的观察提供了更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测量并分析夜磨牙症患者使用弹性垫治疗前后各项咬合数据变化。方法:使用弹性垫对青年夜磨牙症患者(n=10)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使用T-Scan咬合检测仪进行咬合检测,观察和记录实验组闭合时间、分离时间、力中心位置、力不对称指数的变化,与对照组( n=10)进行对比和研究,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实验组闭合时间及左、右侧分离时间均比对照组长(P<0.05),治疗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2组前伸分离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力中心位置左右向偏移和右侧力百分比及力不对称指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闭合时间及左、右侧分离时间均比治疗前缩短(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右侧力百分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伸分离时间、力中心位置偏移、左侧力百分比及力不对称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接触、侧方干扰、全牙列力中心的偏移等咬合因素与磨牙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使用弹性垫治疗磨牙症,可以有效地改善上述问题,使关系更加协调和稳定。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成年大鼠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横断后端端吻合,CNTF组以CNTF明胶海绵覆盖损伤处;对照组以生理盐水(SAL)的明胶海绵覆盖损伤处。术后CNTF组每周2次耳后皮不注射CNTF5μg,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SAL。术后2,4和12周各组进行电生理学、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开矿学定量分析。结果:术后2周,两组电刺面神经均未能 相似文献
75.
延迟性脾破裂 (delayed rupture of spleen, DRS)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为受伤后经过48小时隐匿期,而后临床上出现腹腔内出血症状的脾破裂[1].它不仅指包膜下脾破裂出血 ,还包括脾破裂后脾周围血块脱落继发出血和脾脏裂口缓慢出血,约占脾外伤的3%~12%.早期症状不典型,当出现症状时,病情急,变化快,易误诊,病死率和并发症均高于一般的脾破裂,过去外科治疗采用脾切除.我院自1990年~2003年共收住外伤性脾破裂416例,其中DRS 56例,行保脾治疗15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治疗前ALT水平分为A、B两组。A组32例,HBsAg、HBeAg和HBV DNA阳性,ALT在6-20×ULN(正常值上限)和B组32例,HBsAg、HBeAg和HBVDNA阳性,ALT在2-5×ULN。两组患者均单用拉米夫定,观察用药后第3天、7天、10天1、5天3、0天、60天、90天、52周患者血清和HBV DNA定量变化。结果治疗90天后A、B两组的HBV DNA累计阴转率分别为90.6%(29/32)和71.9%(23/32)。治疗52周后,A、B两组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65.6%(21/32)4、0.6%(13/32),P<0.05。HBeAg/抗-HBe转换率分别为34.4%(11/32)、15.6%(5/32),P<0.05。在治疗后30天内A、B两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ALT反跳,A组ALT反跳的幅度高于B组。B组ALT出现反跳的峰值迟于A组。结论拉米夫定能强烈抑制HBV DNA的复制。治疗前ALT的水平和治疗后ALT的反跳幅度及峰值出现的迟缓极大可能反映机体对拉米夫定治疗后诱发的免疫应答强度,并与持久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77.
78.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血药浓度与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的关系,指导万古霉素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 RS )等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中的合理用药。方法在有指征应用万古霉素的M RS等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中进行该药药物浓度监测。留取血样时间为万古霉素给药至少4个剂量后,在给药前30 min内采血送检谷浓度,给药结束后30 min至1 h内采血送检峰浓度,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同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为3.22-50.79 mg/L ,谷浓度<5 mg/L者3例,5-<10 mg/L者11例,10-15 mg/L者3例,>15 mg/L者8例;峰浓度为13.57-60.47 mg/L ,峰浓度<25 mg/L者14例,25-40 mg/L者7例,>40 mg/L者4例。感染患者临床好转率为80.0%(20/25);细菌清除率为87.5%(21/24)。13例患者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其治疗好转率为92.3%(12/13)。4例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通过监测血药浓度制定的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方案用于治疗M RS等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可提高治愈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β淀粉样肽25-35(AB25-35)诱导凋亡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括率,Hoechst 332582-PI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方法检测PCI2细胞Bax和Bcl-2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C12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不同剂量(10、20、30mg/L)aFGF预处理PC12细胞1h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B25-35引起的细胞凋亡,提高PC12细胞的存括率,减少Aβ25-35引起的PC12细胞核固缩、凝聚和碎裂,降低Bax基因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增加bcl-2基因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结论aFGF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凋亡基因Bax和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诱导凋亡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2-PI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方法 检测PC12细胞Bax和Bcl-2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C12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剂量(10、20、30 mg/L)aFGF预处理PC12细胞1 h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引起的细胞凋亡,提高PC12细胞的存活率,减少Aβ25-35引起的PC12细胞核固缩、凝聚和碎裂,降低Bax基因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增加bcl-2基因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结论 aFGF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凋亡基因Bax和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