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39篇 |
免费 | 209篇 |
国内免费 | 8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3篇 |
儿科学 | 23篇 |
妇产科学 | 24篇 |
基础医学 | 115篇 |
口腔科学 | 46篇 |
临床医学 | 504篇 |
内科学 | 382篇 |
皮肤病学 | 26篇 |
神经病学 | 82篇 |
特种医学 | 12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37篇 |
综合类 | 1161篇 |
预防医学 | 541篇 |
眼科学 | 35篇 |
药学 | 422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292篇 |
肿瘤学 | 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105篇 |
2020年 | 89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84篇 |
2017年 | 51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233篇 |
2013年 | 159篇 |
2012年 | 150篇 |
2011年 | 162篇 |
2010年 | 142篇 |
2009年 | 194篇 |
2008年 | 182篇 |
2007年 | 199篇 |
2006年 | 185篇 |
2005年 | 253篇 |
2004年 | 184篇 |
2003年 | 146篇 |
2002年 | 89篇 |
2001年 | 141篇 |
2000年 | 144篇 |
1999年 | 133篇 |
1998年 | 99篇 |
1997年 | 98篇 |
1996年 | 90篇 |
1995年 | 84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CAS)术中及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达到预测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方法我们回顾分析54例颈内动脉中到重度狭窄行CAS患者术中、术后发生低血压的情况,以明确其与临床特点、操作过程及影像的关系;低血压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变量分析。结果所有54例患者均成功置入颈动脉支架,术中、术后有33例发生低血压,发生率为61.1%,其中1例患者有神经系统的后遗症;预测CAS术后低血压的因素包括斑块性质、狭窄位置(距颈动脉球部的远近),尤其是对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CAS术中和术后发生低血压是很常见的现象;这种低血压由于低灌注可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缺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绝大多数的低血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缓解;这种并发症的发生可以通过其临床和影像特点有一定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后神经功能缺损患者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441例接受CEA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mRS〈3分组(409例)和mRS≥3分组(32例),分析两组在危险因素方面的特征,比较两组手术的安全性和随访结果。结果①mRS≥3分组术后30d内的脑梗死、脑出血、死亡的发生率高于mRS〈3分组,但两组仅脑梗死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术后30d共随访430例患者,mRS〈3分组随访401例,mRS≥3分组29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再狭窄、TIA和卒中。③术后1年,共随访286例患者,mRS〈3分组262例患者中,10例出现再狭窄,2例出现TIA;mRS≥3分组24例患者无再狭窄发生,未发生缺血事件。结论mRS≥3分患者行CEA治疗时术后脑梗死发生率高于mRS〈3分组。长期随访的再狭窄和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9月—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对单纯动脉溶栓后(尿激酶)再通不良的16例重症急性缺血性卒中[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中位数(NIHSS)18(14~21)分;改良Rankin评分(mRS)中位数4(3~5)分]患者行血管成形术治疗。对其中6例行球囊扩张术,3例行支架置入术,7例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术。结果①16例患者术前血流灌注(TIMI)分级0级14例(87.5%),1级2例(12.5%)。术后14例血管再通,总再通率为87.5%。其中11例(68.8%)完全再通,3例(12.5%)部分再通。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术的7例,均为完全再通;单纯支架置入术的3例,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1例;单纯球囊扩张术的6例,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2例,未再通(TIMI分级由0级变为1级)2例。②术后2例(12.5%)死亡,1例于术后第5天死于小脑及脑干出血,另1例于术后第6天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③生存的14例患者,术后2周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NIHSS和mRS评分较术后2周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采用超声随访14例患者,随访时间中位数19.5(3~46)个月,仅行球囊扩张术后的1例患者出现再狭窄。结论单纯动脉溶栓后再通不良的重症急性缺血性卒中,联合血管成形术可能会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临床预后。其中联合支架置入术可能较单纯联合球囊扩张术具有更高的再通率。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联合其他术式(一站式复合手术)在治疗复杂性颈动脉狭窄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10月因复杂缺血性颈动脉病变(包括颈动脉颅外段多处重度狭窄、单支颈动脉颅外段串联狭窄、支架内再狭窄、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完全闭塞)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行一站式复合手术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复合手术方式分为3类,①病变侧CEA+支架置入术;②颈动脉直视下支架置入术;③CEA+透视下球囊导管取栓术。结果①2例接受CEA+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示闭塞或重度狭窄的血管管腔狭窄消失、血运恢复,头晕、肢体麻木、乏力、黑蒙等症状明显改善;②2例接受颈动脉直视下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示狭窄的血管重新成形,血运良好,患者头痛、头晕等症状得以改善或未再加重;③6例接受CEA+透视下球囊导管取栓术的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示闭塞或重度狭窄的颈动脉开通、血运恢复,患者一侧肢体乏力、头晕、发作性头痛等症状得以缓解或未再加重。④随访患者6~24个月,影像学复查显示无再狭窄发生,再通血管血流通畅,颅内血供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一站式复合手术可有效解除颈动脉分又过高或斑块远端过高、颈动脉串联样狭窄、颈内动脉合并颈总动脉狭窄、支架术后再狭窄等单一传统手术无法完成的复杂的狭窄性颈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房性早搏(PAC)前PR段和ST段压低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ECG)特征。方法分析PAC前PR段和ST段压低332例(观察组)的临床和ECG表现,并与558例PAC前无PR段和ST段压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PR段和ST段压低导联分布广,以Ⅰ、Ⅱ、Ⅲ、aVF、V2~V6导联常见,V3、V4导联出现率最高,且PR段和ST段压低最显著。②观察组的PAC有如下特点:联律间期(CI)短且固定、提前指数(PI)小、多数呈PonT现象,PAC的P(P′)波时限长、P′波多呈高尖或切迹,绝大多数PAC的PR段和ST段也压低;PAC成对及连续发生或阵发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均较多;PAC发生前心动周期多不稳定;观察组年龄较大,窦性P波电压较高及时限较大,房内阻滞较多。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PR段和ST段压低是心房电不稳定的表现,具有这一特征的PAC属高危PAC,常常伴有其他更为严重的房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96.
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电子化 ,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 ,我刊现已入网“万方数据 ( 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及“长江网湖北科技期刊库”。所以 ,凡被本刊录用的文章 ,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万方数据 ( China Info)系统和长江技术经济信息网系统 ,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刊物网址为 :http://WWW.china Info.gov.cn/periodical和 http://WWW.hbsti.ac.cn/periodical凡有不同意者 ,请另投它刊。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 ,不再另付。《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临床心血管病杂志》加入万方数… 相似文献
97.
自1996年开始,我院将鼻内窥镜引入神经外科手术,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作一介绍。1 鼻内窥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脑脊液鼻漏主要由于鼻窦或颅底手术及外伤引起。传统的瘘孔定位方法缺乏准确性,修术手术各有缺点,颅内手术成功率低,复发率高。颅外手术由于破坏性大,其临床应用亦受到了限制。而应用鼻内窥镜以不同视角进行观察,可以准确地定位瘘孔,并进行修补。一般应用鼻内窥镜经鼻中隔蝶窦入路,在确认脑脊液属来源后,切除中鼻甲后端或作筛房清除,打开蝶窦前壁,准确辩识瘘孔部位,刮除瘘也孔周围蝶窦粘膜以充分显露,然后进行封… 相似文献
98.
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及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51
目的 探讨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世界卫生组织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治疗方法以及预测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以 2 0 0 2年 12月至 2 0 0 3年 3月临床诊断重症SARS37例患者为对象 ,通过回顾性分析 ,比较 33例应用持续气道内正压的方式进行无创通气前后的呼吸频率和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 (SpO2 ) ,并对其中 18例吸氧 5L/min、安静下SpO2 只有 90 %~ 93%的患者 ,进行无创通气前轻微活动、安静状态及无创通气 1h后SpO2 的比较 ;对年龄、基础疾病、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 5个因素预测死亡的可能危险性采用Mantel Haenszelχ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例患者无创通气 1h后较通气前呼吸频率明显减慢 (P <0 0 1) ,分别为 (2 9 6±10 0 )次 /min和 (34 6± 8 4 )次 /min ;SpO2 明显提高 (P <0 0 1) ,分别为 (96 1± 2 4 ) %和 (89 9±3 5 ) %。 18例吸氧 5L/min、安静下SpO2 只有 90 %~ 93%的患者 ,轻微活动后SpO2 明显下降 ,无创通气 1h后SpO2 明显提高 ,SpO2 分别为 (91 7± 0 9) %、(88 5± 1 4 ) %和 (96 9± 1 8) % (P均 <0 0 1) ;以血小板减少、年龄 >5 0岁、基础疾病、血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 5个因素预测死亡的可能危险性 ,其相对危险度 (RR )分别为 2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近期变化趋势和幅度(△MELD)对我国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病例资料和随访结果的16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计算每例患者人院时的MELD值及Child-Pugh评分和分级,1个月后再次行MELD评分,根据2次MELD值之差计算△MELD。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不同MELD、△MELD值间及不同Child-Pugh分级间患者的3个月生存率。并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比较MELD、△MELD、Child-Pugh评分和分级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个月生存率的准确性。结果MELD值各组中除〈10组与10~20组外,其他各组间3个月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值各组和Child-Pugh各级间3个月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ELD、MELD、Child-Pugh分级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个月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779、0.626,任何两个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LD是一个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的较好指标,其准确性优于MELD和Child-Pugh评分和分级。 相似文献
100.
广西柳江河鱼类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3月~2009年3月,在广西柳江河段上的三江县、融安县、融水县、柳城县、柳州市和象州县设点,采集各地河道内的鱼类,用直接压片法和消化法检查其感染华支睾吸虫的情况。共捕获鱼16204尾,经鉴定分属9科27属35种,其中32种不同程度感染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10.5%,感染度为4.6个/g。麦穗鱼(Pseudoras bora parva)的感染率(21.5%)和感染度(9.9个/g)最高,其次为宽鳍鱲(Zacco platypus),感染率为17.8%,感染度为8.9个/g。各河段感染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象州县河段感染率(12.3%)较高,三江县河段(9.1%)和柳州市区河段(9.7%)感染率较低。统计学分析表明,夏、秋两季鱼的感染率较高,春、冬两季较低;中、上水层鱼类的感染率较高,下水层鱼类较低;杂食性和草食性鱼类的感染率较高,肉食性鱼类较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