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40篇 |
免费 | 210篇 |
国内免费 | 8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3篇 |
儿科学 | 23篇 |
妇产科学 | 24篇 |
基础医学 | 116篇 |
口腔科学 | 46篇 |
临床医学 | 504篇 |
内科学 | 382篇 |
皮肤病学 | 26篇 |
神经病学 | 82篇 |
特种医学 | 12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37篇 |
综合类 | 1161篇 |
预防医学 | 541篇 |
眼科学 | 35篇 |
药学 | 422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293篇 |
肿瘤学 | 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105篇 |
2020年 | 89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84篇 |
2017年 | 51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233篇 |
2013年 | 159篇 |
2012年 | 150篇 |
2011年 | 162篇 |
2010年 | 142篇 |
2009年 | 194篇 |
2008年 | 182篇 |
2007年 | 199篇 |
2006年 | 185篇 |
2005年 | 253篇 |
2004年 | 184篇 |
2003年 | 146篇 |
2002年 | 89篇 |
2001年 | 141篇 |
2000年 | 144篇 |
1999年 | 133篇 |
1998年 | 99篇 |
1997年 | 98篇 |
1996年 | 90篇 |
1995年 | 84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雾化吸人沙丁胺醇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7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雾化吸人沙丁胺醇。结果 治疗组在喘憋、肺部哮鸣音等体征改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雾化吸人沙丁胺醇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起效快、疗效明显、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分析麻醉药误入血管引起中毒反应的原因并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资料连硬阻滞3500例,神经阻滞380例,其中60例由于操作不当而发生中毒反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操作过程,探讨中毒反应原因,结果:其中局麻药误入血管为主要因素,其次局麻药剂量和病人个体差异等均是发生中毒反应的重要因素。结论:提高穿刺技术的水平,掌握用药安全剂量,密切观察,才能避免局麻药中毒。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分析主要不合理表现,以促进我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Ⅰ类切口手术204例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统计分析预防使用率、用药时间、应用疗程以及联合用药等情况。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率为51.7%,术前用药时间合理率仅占所查病例的36.27%,总预防时间在48 h内的占所查病例的34.31%,联合用药50例,联合用药率为24.52%。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选择、给药时机、应用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应加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5.
26.
27.
新生儿窒息在高原地区仍较常见,我院发生率占43.65%.为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与藏族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进行动态观察血清β2-MG及肌酐变化特点,旨在说明其对窒息患儿的价值.资料与方法一、对象为我院妇产科1 997年1月~1 999年1月分娩活婴2 291名,发生窒息998名,窒息发生率43.65%,本文选择48例藏族新生儿窒息,其中男28例,女20例,胎龄>37~40周42例,>42周6例.体重:<2 500g 4例,3 000~3 500g 38例,~4 000g 6例.生后Apgar评分:1分钟4~7分24例,0~3分24例.对照组20例为妇产科婴儿室健康新生儿.分娩情况:产钳引产5例,宫内窘迫6例,急产6例,臀位产8例,脐带绕颈10例.第二产程延长8例,顺产5例.母患妊高征6例,羊水早破2例,羊水Ⅲ°污染8例.入院时合并症:缺氧缺血性脑病12例,吸入性肺炎18例,肺出血2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6例.经皮氧饱和度(TcSO2)监测出生时均低于正常值.经复苏处理本组窒息42例治愈,4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一种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在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需行鼻中隔成形术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0例)使用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鼻中隔剥离器及普通吸引管,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单人完成率及术中吸引管堵塞率。随访半年,
分析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吸引管堵塞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单人完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单侧黏膜破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双侧黏膜对穿破损。术后随访半年,两组鼻内镜检查矫正满意率均为100%,均无鼻中隔血肿、鼻中隔摆动、鼻中隔穿孔及鼻背塌陷等并发症。结论 使用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进行三线减张及楔形切除嵴/棘突矫正鼻中隔偏曲,操作方便、快捷,视野清晰,大部分手术可单人完成,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向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脊索样脑膜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S-P法)对3例脊索样脑膜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和组化(PAS)、免疫组化(EMA、Vim、S-100、CK)及电镜观察。结果:组织学瘤细胞胞浆内外均见粘液,在粘液基质背景中有成簇或成行的类液滴样细胞,瘤组织中有典型的脑膜上皮漩涡结构,组化及免疫组化示PAS(+)、EMA(+)、Vim(+)、S-100(+) 相似文献
30.
患者女,28岁。40天前该患因孕5个月在某医院行羊膜腔注射芫花液引产,10小时后自然流产伴阴道大出血休克。当地诊为子宫破裂,立即输血及阴道纱布填塞等抗休克治疗,并行腹膜外子宫破裂修补术。术后第5天患者出现高热、腹痛伴阴道流稀糊状大便。查体:腹软,左下腹轻度深压痛,腹部未触及包块。外阴正常,阴道有稀糊状大便,未见瘘孔。宫颈中度糜烂,宫口可容一指,大便从宫口流出。宫体前位,孕60天大小,活动差,无压痛。附件左侧增厚,右侧正常。肛诊直肠粘膜光滑,未发现肿块及瘘孔。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5%,WBC6400,子宫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