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06篇 |
免费 | 319篇 |
国内免费 | 23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7篇 |
儿科学 | 236篇 |
妇产科学 | 35篇 |
基础医学 | 274篇 |
口腔科学 | 86篇 |
临床医学 | 764篇 |
内科学 | 506篇 |
皮肤病学 | 59篇 |
神经病学 | 116篇 |
特种医学 | 16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8篇 |
外科学 | 424篇 |
综合类 | 1655篇 |
预防医学 | 580篇 |
眼科学 | 92篇 |
药学 | 609篇 |
12篇 | |
中国医学 | 886篇 |
肿瘤学 | 1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16篇 |
2021年 | 136篇 |
2020年 | 90篇 |
2019年 | 125篇 |
2018年 | 132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120篇 |
2015年 | 113篇 |
2014年 | 233篇 |
2013年 | 224篇 |
2012年 | 313篇 |
2011年 | 307篇 |
2010年 | 286篇 |
2009年 | 270篇 |
2008年 | 270篇 |
2007年 | 267篇 |
2006年 | 246篇 |
2005年 | 239篇 |
2004年 | 267篇 |
2003年 | 238篇 |
2002年 | 207篇 |
2001年 | 206篇 |
2000年 | 224篇 |
1999年 | 137篇 |
1998年 | 127篇 |
1997年 | 145篇 |
1996年 | 130篇 |
1995年 | 125篇 |
1994年 | 133篇 |
1993年 | 112篇 |
1992年 | 100篇 |
1991年 | 103篇 |
1990年 | 107篇 |
1989年 | 101篇 |
1988年 | 112篇 |
1987年 | 94篇 |
1986年 | 54篇 |
1985年 | 61篇 |
1984年 | 56篇 |
1983年 | 50篇 |
1982年 | 44篇 |
1981年 | 45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11篇 |
1976年 | 8篇 |
1975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假激酶Tribbles同源物3(Tribbles homology 3, TRIB3)在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EG)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化法对R0切除的SiewertⅡ型AEG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TRIB3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参数、生存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TRIB3在SiewertⅡ型AEG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癌组织中TRIB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TRIB3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理形态均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RIB3表达阳性的患者长期生存明显优于阴性的患者(P<0.01)。单因素(HR=0.290, 95%CI:0.110~0.761,P=0.012)和多...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 探讨胆囊管结石的诊断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结石的处理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2006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2例胆囊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断方法、手术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经影像学诊断胆囊管结石39例(38.2%),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胆囊管结石.101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手术,1例(0.98%)中转开腹.35例行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其中3例发现胆总管结石并用网篮取出结石.本组术后未发生胆管损伤、出血、胆漏.1例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经非手术治疗成功结石.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仔细探查胆囊管以防止胆囊管结石的遗漏.灵活运用腹腔镜的处理技巧及术中胆道镜,腹腔镜胆囊管结石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跟骨牵引或外固定支架在分期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2003年2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46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22~58岁,平均46.2岁。一期治疗行跟骨牵引28例,外固定支架18例。待患者全身情况好转、创面愈合或软组织条件改善后,二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28例跟骨牵引平均使用时间为8.9 d(4~11 d),18例外固定支架平均使用时间为12.2 d(11~52 d),二期均转为内固定。除1例发生钉道感染外,其他病例软组织开放伤口及手术伤口未见感染。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高能量Pilon骨折治疗中以骨科损伤控制为原理,一期采用跟骨牵引或外固定支架,二期更换为内固定之分期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5.
目的: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病损,并评定疗效.方法:共36例.19例成人肱骨近端四分骨折.9例肱骨近端低恶性度骨肿瘤,肱骨头坏死8例.均采用骨水泥固定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术后功能锻炼.定期X线检查,评估假体稳定性和肩关节功能.随访时间为1~8年,平均5年3个月.结果:1例42岁肱骨近端骨肿瘤患者术后2年出现松动;3例肱骨近端四分骨折患者伴有肩关节外旋部分受限和轻度疼痛.其余病例无痛,无松动,肩关节功能满意.结论:与远期结果有关的因素包括准确的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特别是修复骨缺损和肩袖损伤;选择好假体的大小和厚度以及假体安放位置;另一关键因素为合理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86.
Pemberton手术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应用Pemberton手术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从而降低术后髋关节脱位、僵硬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方法 自 1989年 8月 - 1999年 8月 ,用Pemberton手术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 (7~ 14岁 )先天性髋脱位 4 6例 (5 8髋 ) ,随访 2~ 9年 ,平均 5年 3个月。辅助手段包括 :①髂腰肌及内收肌切断 ,股骨髁上骨牵引 ;②股骨粗隆下旋转加短缩截骨 ;③单髋人字石膏制动 ;④髋关节早活动 ,晚负重 ;⑤术后被动活动髋关节加主动功能锻炼。结果 髋关节完全复位率10 0 % ,髋关节屈曲小于 90°者 4髋 ,占 6 9% ,按Salter提出的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 4 6例 (5 8髋 )中 ,股骨头坏死 6髋 ,占 10 3% ,明显降低了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术后髋关节僵硬、股骨头坏死率。结论 Pemberton手术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疗效确切 ,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 评估定制化敏感抗生素骨水泥螺钉治疗踝关节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22例踝关节术后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为(39.27±5.78)岁(31~52岁)。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采用定制化敏感抗生素骨水泥螺钉内固定;对照组12例,采用钛质克氏针和/或外固定架固定。记录两组病人伤口愈合等级、感染复发率、感染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影像学特征等内容。结果 观察组伤口均甲级愈合,感染复发率为0,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总体PCT、WBC、ESR、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PCT、WBC和CRP均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踝关节融合率为50.00%(5/10),优于对照组的16.67%(2/12)(P<0.05)。两组间在滑膜增厚、关节积液及软组织肿胀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骨髓水肿、钉道增宽水肿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而对照组虽未出现内固定断裂病例,但6例出现克氏针松动,两组间的内固定物松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关节术后感染采用定制化敏感抗生素骨水泥螺钉内固定,既可增强局部抗感染能力,减少感染复发率,还可提高术后关节稳定性,减少二次融合手术率,可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障碍因素,为更好地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对15名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护士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困境提炼出思维模式与习惯的冲突、理论与现实开展的差距、相关文件书写的负担、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成效不显著带来的倦怠感5个主题;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建议提炼出合理的排班模式、健全的反馈机制2个主题。结论 护士在责任制整体护理落实过程中需克服相关阻碍因素,转变传统思维,积极面对现实阻力,管理者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信息化建设等,进一步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90.
下颌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与可视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下颌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与计算机建立下颌骨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为下颌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及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 采用尸体标本,进行包埋、切削,获取数字人数据集,对其中与下颌骨有关的二维图像,逐层提取其轮廓线,导入Amira医学三维重建软件进行重建,经表面光滑处理并渲染形成下颌骨三维模型,以下颌骨CT为断层解剖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利用数字人数据获得下颌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图片,经三维重建获得下颌骨精细的模型,下颌牙的解剖学形态,并准确地显示出下颌神经管的位置.结论 下颌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与重建获得的下颌骨三维模型,为下颌骨的影像学诊断、颌面部整形外科手术及下颌牙齿种植术等,提供解剖学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