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腧穴配伍与单穴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a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TEAS)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u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衢州市中医医院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04例,采用盲法随机分为内关穴和足三里刺激组(S组)、内关穴组(N组)、足三里穴组(Z组)、空白对照组(K组),每组51例。S组、N组、Z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手术结束经双侧穴位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K组手术前30 min至手术结束,仅在双侧内关穴和足三里粘贴电极片,不予刺激。观察所有纳入患者术后30 min、2 h、6 h、24 h的PONV发生率,术后24 h内PONV分级情况以及各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检测刺激前和术毕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多巴胺、胃泌素的水平;记录患者苏醒期其他并发症及止吐药物使用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2.
24.
25.
目的探讨羟考酮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10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采用0.2 mg·mL^-1羟考酮复合0.1%左布比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50例采用2μg·mL^-1芬太尼复合0.1%左布比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2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血压及镇痛效果,评估新生儿Apgar评分,采集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母婴并发症。结果2组产妇镇痛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低于镇痛前(P<0.01),但是2组间第一产程中VA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Bromage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6.2±1.4)h vs(1.1±0.3)h,P<0.01]。观察组产妇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6%vs 2%,P<0.05)。结论羟考酮复合左布比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且作用时间久,不影响产程,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但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决饮用水的氯化消毒可能产生的副产物——卤代有机烃等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人们一直在寻求新的饮用水水质消毒的替代方法 ,如 :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等消毒方法。近年来 ,把二氧化钛光催化法应用到饮用水的消毒净化 ,以此达到氧化、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杀灭水中微生物细菌的研究工作引起广泛关注。目前 ,饮用水水质处理方面的专家利用二氧化钛在水中受光照射后产生大量的、具有极强氧化性的羟自由基的化学反应过程 ,构成二氧化钛光催化室与由传统的电解槽、电极与具有净化功能的填充颗粒材料组成的三维电极电催化室 ,有机地… 相似文献
27.
氟比洛芬酯(商品名凯芬)是一种可以静脉注射,具有靶向镇痛作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解热作用,临床用于疼痛或炎症疾病的治疗。我院对68例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患者于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镇痛,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择期手术治疗的腰椎骨折和髋关节置换术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I组)和右美托咪啶组(II组),II组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0.8 ug/kg,输注时间10~15 min,以0.5 mg.kg-1.h-1的速率持续至术毕,I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于给药前(T1)、手术开始后1 h(T2)和手术结束后(T3)检测血浆皮质醇浓度,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评估病人认知功能状态。结果:与I组比较,II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皮质醇浓度在麻醉诱导后(T2)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围术期给药,可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其可能机制与降低皮质醇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29.
喉罩通气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外科、妇科及骨科病区158例全麻喉罩通气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有43例发生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占同期病区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总数的83.0%.结论 麻醉方式、年龄、手术时间、有无胃管、抗菌约物的滥用及麻醉器械足否严格消毒管理是下呼吸道感染发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0.5%罗哌卡因与0.5%布比卡因用于学龄儿童蛛网膜下隙阻滞(脊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患者80例,分为罗哌卡因组:0.5%罗哌卡因按每厘米椎长(第七颈椎到骶骨裂孔长度)0.3mg给药,布比卡因组:0.5%布比卡因,按每厘米椎长0.15mg给药,用药后观察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及其起效时间、T10感觉平面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程度、起效、恢复时间,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发症。结果最高阻滞平面,感觉、运动起效、平面固定时间,Bromage分级,T10感觉平面持续时间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恢复时间罗哌卡因组短于布比卡因组(P〈0.05)。结论0.5%罗哌卡因每厘米椎长0.3mg可用于学龄儿童临床脊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