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摘要】目的评价羟基乙酸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3例痤疮患者,依次应用浓度为20%、35%、50%、70%的羟基乙酸治疗4~6次,部分中重度患者联合外用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口服二甲胺四环素,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进行疗效观察。结果痊愈率27%,显效率45%,总有效率82%。治疗前后皮损数量及痤疮瘢痕、痤疮印记分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丘疹和粉刺明显减少,尤其是瘢痕变浅,痤疮印记颜色减淡。结论羟基乙酸治疗痤疮疗效好、副作用低,联合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和丙泊酚用于困难气道诱导插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4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和丙泊酚组,进行诱导气管插管。记录入室后、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min、插管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从100%下降到90%的时间、意识消失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与基础值相比,依托咪酯组插管前即刻MAP的变化幅度(%)小于丙泊酚组(P〈0.01)。依托咪酯组SpO2从100%下降到90%的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丙泊酚组(P〈0.01)。结论在困难气道患者诱导插管中,依托咪酯对循环系统影响小,自主呼吸恢复快,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防止兔胃内容物反流的食道阻塞管球囊内的最低有效压力.方法 22只新西兰大白兔,体质量2.0~2.5 kg.麻醉后向食道内插入ID 3.5 cm带球囊气管导管作为食管阻塞管,并向球囊内充气封堵食管.使用三通分别连接弹簧表和注射器测量和调节球囊内的压力.通过食管阻塞管插入塑料管到胃内作为胃管,并注入含有亚甲蓝的生理盐水模拟饱胃状态.沿食管阻塞管外壁插入反流物观察管,维持球囊内压力在预定水平5 min后,抽吸观察管,观察是否有亚甲蓝生理盐水流出.如果有就定义为反流实验"阳性",相反为"阴性".球囊内起始压力为120 cm H2O,如果前一只兔的反流实验为"阳性",则下一只兔的球囊内压力就升高10 cm H2O,反之,就降低10 cm H2O,直到观察到6个从"阴性"到"阳性"的交叉点后终止研究.防止50%和95%的兔发生胃内容物反流的球囊内最低有效压力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防止50%的动物发生胃内容物反流的球囊内最低有效压力值Pre50为61.98 cm H2O(51.00~69.61 cm H2O),防止95%的动物发生胃内容物反流的球囊内最低有效压力值Pre95为74.40 cm H2O(67.43~84.38 cm H2O).结论 维持食道阻塞管球囊内一定的压力可以在短期内有效防止浅麻醉下兔胃内容物反流.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评价不同靶浓度异丙酚对七氟醚MAC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年龄20~50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5组,P0组、P2组、P3组、P4组和P4组均吸入8%七氟醚麻醉诱导,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琥珀胆碱1 mg/kg和瑞芬太尼1 μ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P1组、P2组、P3组和P4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分别为1、2、3、4 tμg/ml,P0组、P1组、P2组、P3组和P4组第1例病人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分别为3.0%、2.2%、2.0%、1.8%和1.5%,当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平衡15 min以上且神经肌肉功能恢复后开始切皮,根据是否发生切皮反应,采用up-down方法确定下一例病人的七氟醚呼气末浓度,每组出现6个交叉点后终止研究,以6个交叉点病人七氟醚呼气末浓度的均数为MAC.七氟醚MAC与异丙酚血浆靶浓度间分别进行直线回归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Pn组~P4组七氟醚MAC分别为2.17 4-0.11%、1.90%±0.10%、1.47%±0.19%、1.37%±0.13%和1.00%±0.10%;与P0组相比,P1组~P4组七氟醚MAC均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七氟醚MAC(Y)与异丙酚血浆靶浓度(X)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2.17-0.212 X,相关系数为-0.946 9(P<0.05).结论 异丙酚血浆靶浓度1~4 μg/ml可使七氟醚MAC分别降低12%、32%、37%和54%,两者以相加作用的方式抑制切皮反应. 相似文献
17.
喉罩和气管插管对PETCO2和PaCO2相关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喉罩与气管插管行控制通气时的PetCO2和PaCO2,比较两种气道管理方法对PaCO2影响,及对PETCO2和PaCO2相关性的影响.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择期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喉罩+气管插管组(LMA+COPA组,n=30)和气管插管+喉罩组(COPA+LMA组,n=30).LMA+COPA组于全麻诱导后插入喉罩行机械通气(VT=8ml/kg;RR=12次/min;I/E=1/2;Pax<20mmHg),当PETCO2稳定至少10min记录HR、MBP、SpO2、PETCO2,同时采取动脉血样测PaCO2,然后拔出喉罩行气管插管,通气参数相同.当PETCO2再次稳定至少10min后记录上述参数.COPA+LMA组研究步骤则与第1组相反.结果 两组间行气管插管通气时PETCO2和paCO2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喉罩通气时两者的差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合并两组气管插管和喉罩通气数据进行分析,气管插管时PETCO2和PaCO2之间的差值与喉罩通气时两者之间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行机械通气时相同通气参数下,喉罩通气时PETCO2和PaCO2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同通气参数条件下喉罩通气时PETCO2和PaCO2均略高于气管插管通气.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早孕对50%患者意识消失时对指令无反应的血浆异丙酚浓度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年龄18-40岁患者,早孕组(n=27)拟行人工流产术,非早孕组(n=28)拟行择期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每组的第一个患者的靶控输注血浆异丙酚浓度2.0μg/ml。达到预设异丙酚血浆浓度后经过10min的平衡时间,所有患者给予睁眼指令。观察完患者的反应后采动脉血样做实测血清异丙酚浓度分析。采用“up-and-down”法,根据患者的反应决定下一个患者的血浆异丙酚浓度,直到每组至少出现6个交叉对为止。50%患者意识消失时对指令无反应的血浆异丙酚浓度和实测血清浓度根据6个独立交叉对的中点值的平均值决定。结果50%患者意识消失时对指令无反应的血浆异丙酚浓度在早孕组和非早孕组分别为(3.0±0.27)μg/ml和(2.8±0.38)μg/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误差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是30%和35.7%。结论早孕并不降低患者意识消失时的血浆异丙酚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可自动调控医用导管球囊内压力的新型仪器的设计.方法 本文从导管球囊内压力自动调控仪的构成及硬件、软件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本仪器还设计一个液体和气体压力转换装置,从而达到测量充液球囊内压力的目的 .结果该仪器具有能实时显示球囊内压力,能自动调节球囊内的压力,维持球囊内压力恒定在设定的范围内并使球囊内压力在设定的条件下维持一定的充盈时间.可以自动在多种设定的工作条件之间切换并自动记录、存储测量到的数据.结论 该仪器智能化程度高,提高了临床操作的安全性和科学研究的精确性;减少了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工作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