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8篇
内科学   14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45篇
综合类   371篇
预防医学   86篇
药学   1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非典型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勇 《临床误诊误治》1997,10(3):147-148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典型哮喘的诊断大多无困难。随着对哮喘的致病机理以及病理生理的进一步认识和诊断手段的成熟,近年来人们注意到哮喘的一些非典型表现[1],如顽固性咳嗽、阵发性胸闷等,由于其缺乏典型的喘息症状,临床上极易漏诊、误诊。本文分析非典型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黄芩苷调节miR-126基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乳腺癌细胞MCF-7内进行不同浓度黄芩苷与miR-126 mimic处理,使用CCK-8、MTT、Transwell与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细胞活性、生存率、侵袭与转移、凋亡率;免疫荧光技术(IF)、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VEGF与TGF-β表达。结果:CCK-8、qRT-PCR、Western blot和IF检测结果表明,本实验中黄芩苷的适宜浓度为50μg/ml。过表达miR-126可显著影响MCF-7细胞的活性、迁移、侵袭和凋亡率。同时,与黄芩苷+NC组和miR-126 mimic组相比,黄芩苷+miR-126组MCF-7细胞活性显著降低。结论:黄芩苷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可能与黄芩苷上调miR-126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13.
丁基苯酞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基苯酞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缺血、脑外伤、记忆障碍、惊厥等有治疗作用。本文就其作用机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4.
目的:建立小腿假肢接受腔-残肢生物机械系统三维几何模型。方法:以一名25岁男性小腿截肢患者为对象,采用三维坐标测量和核磁共振成像获得原始数据,利用软件MIMICS、SURFACER、SOLIDWORKS等实现了接受腔和残肢的三维重构.并根据接受腔修型模式等完成了系统装配。结果:数字化三维模型较精确的反映了接受腔-残肢系统的几何特征。结论:这种低成本方法可用于假肢数字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和计算机辅助制造。  相似文献   
115.
李程  王谦  杭玉梅  罗勇  金川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0):1557-1559
评价班主任和学生参与式教育对包虫病防治工作的干预效果,为探索藏族地区包虫病防治教育的合理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以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辖曼和麦溪乡2所乡村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小学生为被试,共纳入9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96)和对照组(n=484).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的集体式包虫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宣教;干预组学生进行班主任和学生参与式教育.结果 干预6次后,观察组学生对包虫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的掌握均提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效果更优(F值分别为41.33,59.43,6.74,P值均<0.05);干预1年后,观察组的干预效果更长久,并且优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5.01,6.71,22.61,P值均<0.05).结论 以班主任和学生参与式教育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包虫病防治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值得在藏区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观察电针对SD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胎盘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促进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血管再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SD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将模型组和电针组分为局灶脑缺血2 h再灌注1、3和7天三个亚组.取双侧"合谷"穴为电针刺激穴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胎盘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1蛋白在缺血区大脑皮质的分布及其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缺血区大脑皮质胎盘生长因子mRNA和Flt-1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缺血区侧大脑皮质胎盘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各时间点缺血区大脑皮质胎盘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及Fl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电针组各时间点缺血区大脑皮质胎盘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及Fl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比模型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结论 电针上调了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区大脑皮质的胎盘生长因子和Flt-1的表达,胎盘生长因子/Flt-1可能促进脑缺血后脑内血管再生.  相似文献   
117.
黎东霞  刘靓  黄学耘  袁敏  罗勇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748-2749
目的:探讨中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特点.方法:对173例中年人进行体检及问卷资料分析.结果:61例40~55岁中年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肥胖、血脂异常、吸烟、饮酒与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结论:40~55岁中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高,应列为重点人群关注.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骨骼肌组织内蛋白降解的信号分子--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20s蛋白酶体C2亚基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采用单纯熏香烟法复制COPD大鼠动物模型.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伸趾长肌内20s蛋白酶体C2亚基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伸趾长肌内20s蛋白酶体C2亚基的蛋白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伸趾长肌组织中20s蛋白酶体C2亚基的mRNA表达(IOD值)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伸趾长肌组织中20s蛋白酶体C2亚基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OPD大鼠骨骼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20s蛋白酶体C2亚基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提示骨骼肌内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活性上调,是蛋白降解增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9.
目的调查六盘水市婴幼儿乙肝(HBsAg)感染现况,为六盘水市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拿入常规计划免疫进行基线调查。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血清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HBsAg),用SPSS13.0软件统计检测结果。结果六盘水市0~3岁婴幼儿市区乙肝HBsAg阳性率(4.49%),农村乙肝HBsAg阳性率(2.00%)。结论六盘水市市区与农村婴儿HBsAg阳性率无明显差异(χ2=2.66,P〉0.1)。3岁以下婴幼儿乙肝HBsAg阳性率(2.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0.
万东  祝慧凤  罗勇  谢鹏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28(11):1515-1521
目的观察梓醇对局灶脑缺血大鼠梗死灶周围大脑皮质(peri-infarction cortex,PIC)锥体神经元树突生长及突触素p38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脑卒中后神经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 57只清洁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梓醇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5、10 mg·kg-1)组和胞磷胆碱(0.5 g·kg-1)对照组。开颅电凝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永久性脑缺血模型。于造模后24 h开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梓醇或胞磷胆碱,每日1次,连续7d。术后1、4、7和15 d采用角落实验评估神经缺失功能恢复状况;术后1 d和15 d磁共振成像测量脑梗死体积;术后15 d,断头取脑,Golgi-Cox染色显示PIC区锥体神经元树突变化,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PIC区突触素p38蛋白表达。结果梓醇各剂量组和胞磷胆碱组术后7 d和15 d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术后1 d、15 d,各实验组脑梗死体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梓醇中剂量组PIC区锥体神经元树突分支数和树突棘密度均比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胞磷胆碱组明显增加(P<0.05);梓醇各剂量组PIC区突触素p38表达均比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胞磷胆碱组明显上调(P<0.05)。结论梓醇可增强局灶脑缺血大鼠PIC区锥体神经元树突可塑性,上调突触素p38表达,促进神经缺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