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昏迷患者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昏迷NCS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1例病毒性脑炎,1例大面积脑梗死,2例脑外伤,1例心肺复苏术后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肾移植后代谢性脑病.其中,2例出现躁动,1例摇头、嘴唇咂动,2例四肢微小抽动,1例颜面抽动.所有患者的持续EEG(CEEG)监测均出现广泛或者局灶并发广泛的异常放电.结论 昏迷患者发生NCSE时多表现为躁动或面部、四肢微小抽动,CEEG监测能发现异常放电,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在血管内超声(IVUS)下的表现特点。方法将28例经过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两组:女性组15例;男性组13例。对其病变最狭窄处行IVUS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纤维斑块、脂肪斑块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冠心病患者的特点是斑块中脂质成分含量丰富,纤维成分含量少,更易出现破裂诱发血栓形成,引起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稳定的家兔电刺激致颤心脏骤停( CA)后脑复苏模型。方法选用20只新西兰雄性家兔,采用体表胸壁及心内膜下交流电诱发室颤的方法制作CA模型,CA 4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CPR)。记录手术操作时间(TOP)、自主循环恢复时间(TROSC)、恢复率,除颤、肾上腺素次数,24 h、72 h存活率以及进行72 h大脑皮质凋亡细胞检测。另取10只兔为对照组,只进行致颤前手术操作。结果①20只家兔全部诱发CA成功,室颤发生率为100%。自主循环恢复率为80%;24 h、72 h存活率为50%、30%;除颤和肾上腺素次数为1.20±0.89、1.60±0.75;TOP和TROSC分别为(79±25)min、(268±33)s。②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显著升高,ROSC 72 h略有回降,但仍高于造模前(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ROSC后72 h大脑皮质区出现了较多神经细胞的凋亡(P<0.05)。④神经功能评分(NDS)在复苏后3 h时最低,以后渐趋好转。结论该模型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复苏成功率高,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心肺脑复苏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04.
众所周知,急危重症诊治过程风险相对较大,容易引发医患纠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医护方面,如医疗制度不落实,医护职责范围不明确,医护操作常规不清楚,医护人员临床经验不足,医患关系处理中双方沟通不到位或没有尊重患者的知情权等;②患方因素,如病人及其家属对疾病及其预后、疾病诊疗现状的理解存在局限性,家庭内部矛盾或经济问题,因为疾病(特别是疗效不满意时)容易激化或转移等;③社会因素,如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细化程度、卫生资源分布和匹配的合理性存在的某些不足,部分媒体对医患关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的欠缺等。针对目前这种现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教训,从医护角度出发,如何减少或避免医患纠纷或事故,提出以下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对149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术前危险评分,观察其相应麻醉及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出血量、部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合并症、生命体征等各项参数进行术前危险程度评分后分为:Ⅰ组低危险组(10-15分),Ⅱ组中危险组(7-9分),Ⅲ组高危险组(3-6分)。结果最高15分,最低3分,Ⅰ组52例,术后无1例死亡,Ⅱ组62例,其中死亡20例,死亡率32.3%,Ⅲ组35例,其中死亡25例,死亡率71.4%,总死亡率为30.2%。结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术前危险评分,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病情,合理使用麻醉药,选择最佳术式,提高麻醉及手术安全性,改善预后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通过高档抗生素的疗效成本比分析及不良反应观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50例感染病人分成三组,前瞻性比较亚胺培南组、三代头孢组使用药组病人的儿、成本、细菌清除率和真菌病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在疗效、细菌清除率和真菌病的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判别。混合用药组的观察药物费用和费用高于亚胺培南组和三代头孢组。结论 亚胺培南和三代头孢具有相似的疗铲成本比,应尽量避免三代头孢和亚胺同先后应用在同一个感染病人。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总结640例心脏瓣膜手术体外循环体会,对组织灌注、温度控制、血液稀释、心肌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方法 体外循环中度或深度低温,中度血液稀释。结果 640例中有408例心脏自动复跳占70%,20W·s电击一次复跳者142例,电击两次复跳者68例,有2例电击8次复跳。体外循环时间51-270分,平均(150±72)分;心脏阻断时间31-121分,平均(80±11)分。结论  相似文献   
108.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本组男15例,女25例,生后1个月内手术者2例,2~3个月13例,4~6个月9例,7~12个月12例,1~3岁3例,12岁1例.体重3~45 kg.术前体温正常,无贫血.  相似文献   
109.
人工气道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调查分析ICU患人工气道意外拔管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调查分析1999年~2001年在我科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47例次患,记录发生意外拔管的次数,当时的人工气道方式和可能的原因。发生意外拔管后对患的影响及处理方式。结果 有12例(8.16%)发生了意外拔管。9例(75%)属于患自行拔管,3例(25%)属于固定不当。无1例因为意外拔管而导致死亡或其他严重并发症。12例中有9例(75%)需重新置管,3例(25%)可以提前脱机。结论 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患应高度重视对意外拔管的预防,正确可靠地固定、充分地沟通、适度地镇静和肢体约束是有效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唯尔本)雾化吸入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COPD缓解期患者分为3组。两个治疗组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雾化吸入及肌肉注射治疗,每周2次;对照组50例用常规治疗做对照,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个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而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雾化吸入在防治慢阻肺缓解期患者急性发作中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