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9年7月到2011年08月,对本院45例小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并进行随访观察,年龄24岁~ 82岁,平均55岁,肿瘤大小1.5cm ~4.0cm,平均3.1cm.结果 所有45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均成功完成,没有改为开放或肾全切.手术时间80min~190min,平均108min,肾动脉阻断时间19min~45min,平均26min,术中出血30ml ~ 400ml,平均130ml,术中未输血,术后住院时间6~12d,平均7d,发生继发性出血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36例肾透明细胞癌,3例乳头状细胞癌,2例嫌色细胞癌,1例颗粒细胞癌.术后随访4 ~ 2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出血少,恢复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应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特异性抑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Runx2基因表达,筛选高效特异性siRNA。方法根据siRNA设计原则,针对Runx2基因序列特征设计Runx2特异siRNA(1-3),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NA对Runx2基因的抑制效果。结果 Runx2 siRNA-2可有效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Runx2基因的表达。随siRNA-2终浓度由50 nmol/L增加到100 nmol/L及200 nmol/L,抑制效率逐渐增强(P0.05);siRNA-2以终浓度200 nmol/L转染后48 h抑制效果最强,72 h逐渐减弱,但仍明显抑制(P0.05)。结论应用RNA干扰技术可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Runx2基因的表达,其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93.
母乳中抗生素对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建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证实母乳中的抗生素影响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方法 采用K-B法对母乳标本中抗生素进行定性检测,同时对新生儿4-5天粪便标本进行涂片G染色及普通细菌培养。结果132例使用了头孢类及青霉素类母乳中,116例检出含抗生素。其喂养的新生儿中,68%粪便涂片G染色以9球菌为主,每个油镜视野50-100个菌。培养仅17%生长大肠埃希菌,其余的为葡萄球菌及其它G^-杆菌。单独或混合生长。母乳中无抗生素喂养的新生儿粪便涂片G染色,以9杆菌为主。少数为G+杆菌及G^-杆菌,每个油镜视野200-300个菌,培养全部生长大肠埃希菌或大肠埃希菌与粪肠球菌。结论 母乳中抗生素破坏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极为明显.可能是部分新生儿长期迁延性腹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94.
目的提高对以颅底病变为主的鼻咽癌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6~2004年收治的19例以颅底病变为主的鼻咽癌病例。结果19例病例中,仅6例病人考虑为鼻咽癌,另13例误诊为脊索瘤和蝶窦恶性肿瘤,误诊率达68.4%。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这类病人的认识,以免引起误诊。  相似文献   
95.
精神分裂症神经病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6.
对19例住院情感障碍病人进行了血清T3、T4测定,发现自发型快速循环型情感障碍病人在较密集的躁狂和/或抑郁反复发作早期,可伴有血清T3浓度低于正常值,病情改善后T3又恢复到正常。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融合自杀基因CD/UPRT.UL49的CNE-2鼻咽癌细胞株。方法: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一)E6.BARFlP.cD/UPRT.UL49,经脂质体法转染CNE-2细胞,G418和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筛选出阳性克隆细胞并扩大培养。抽提阳性克隆细胞总蛋白质,Western-blotting检测目的基因表达。结果:融合自杀基因CD/UPRT.UL49在CNE2转染细胞内稳定表达。结论:本组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成功地建立了稳定表达融合CD/UPRT.UL49基因的CNE-2细胞株。  相似文献   
98.
目的介绍鼻内镜下纽扣式鼻中隔黏软骨膜一软骨瓣修复颅底硬脑膜缺损的方法,总结其疗效,并探讨其应用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纽扣式鼻中隔黏软骨膜-软骨瓣鼻内镜下修复颅底肿瘤手术后硬脑膜缺损病例16例,其中嗅神经母细胞瘤5瘤,颅咽管瘤2例,垂体瘤5例,脑膜瘤3例,生殖细胞瘤1例。依据颅底缺损范围的大小,设计鼻中隔取材组织瓣的切取范围,将一侧的部分黏软骨膜及软骨作为整体一并切下,对组织瓣进行修整并环形缝合防黏骨膜撕脱,利用软骨自身的弹性将软骨完全嵌入缺损骨壁的内层,而将黏软骨膜平铺于缺损骨质的外壁,从而形成一种夹层修复。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重建成功,无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发生;5例嗅母细胞瘤和1例生殖细胞瘤患者术后辅助放射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其余病例随访6个月至5年,均未发生脑脊液鼻漏及颅内感染。结论鼻内镜下经鼻入路采用纽扣式鼻中隔黏软骨膜-软骨瓣修复颅底肿瘤术后硬脑膜缺损是一种可靠的颅底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99.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导管内癌常见超声表现,探讨导管内癌超声图像特征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乳腺导管内癌(其中21例伴微浸润)超声检查结果,总结导管内癌常见超声声像图特征。根据病灶超声声像图特征,将全部病例分为超声肿块型和超声非肿块型2大类,研究这两类图像特征与患者钼靶、病理分级及ER、PR、CerbB-2、P53、bcl-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59例导管内癌(DCIS)超声声像图表现多样,31例(52.5%)为肿块型,28例为非肿块型包括:11例(18.6%)导管扩张型,5例(8.5%)微小结节型,4例(6.8%)片状低弱回声型,2例(3.4%)仅见钙化而无其他图像改变,6例(10.2%)超声未见异常。超声肿块型DCIS通常钼靶也多表现为肿块影(67.7%),超声非肿块型DCIS钼靶上以钙化为主要表现(64.3%),组间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超声肿块型组中,高级别DCIS较少,占38.7%,ER、PR阳性率较高,为83.9%和77.4%;超声非肿块型组中,高级别DCIS较多,占67.9%(P=0.02),ER、PR阳性率较低,为53.6%(P=0.01)和46.4%(P=0.01),组间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非肿块组DCIS高级别比例和激素受体阴性表达明显高于超声肿块组。DCIS非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提示肿瘤高级别和激素受体阴性可能性大,间接预示肿瘤分化差、侵袭性强。超声非肿块型可能是DCIS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头颈部多发副神经节瘤的认识及诊疗水平,减少误诊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头颈部多发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诊疗经验及预后情况。结果3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和病理诊断是主要诊断依据,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未放、化疗。结论头颈部多发性副神经节瘤临床少见,易误诊、漏诊,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与肿物发生部位、大小、侵犯范围及分泌激素情况有关;影像学检查在本病的诊断、手术及随访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