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障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将2003—10/2004-10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或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酞普兰组(32例)服用西酞普兰(20-40mg/d),文拉法辛组(34例)服用文拉法辛(150-225mg/d),治疗时问为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末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0分为无此项症状,4分为极重度)、临床总体印象量表(采用0-7分的8级评分法,O分为无病,7分为极重)、不良反应量表评分(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O分为无此项症状,4分为重度)。疗效评定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减分率划分,≥25%计为有效,≥50%计为显效,≥75%计为痊愈。采用临床总体印象壁表评分划分,≤2计为有效,≤1计为痊愈。结果:西酞普兰组1例在第4周末失访,文拉法辛组l例在第2周末失访,1例因不良反应于第4周末退出。共63例完成6周观察,西酞普兰组31例,文拉法辛组32例。①两组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分比较:两组问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分的减分值比较显示第2,4周末文拉法辛组大于西酞普兰组(17.47&;#177;5.26,24.33&;#177;6,32;12.13&;#177;5.87,19.73&;#177;6.24:3.73&;#177;1.03.4.66&;#177;0.89;3.26&;#177;1.03,4.06&;#177;0.79,P〈0.Ol,P〈0.05)。②两组疗效比较:第6周末依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减分率显示西酞普兰组与文拉法辛组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相似(94%,94%;68%,72%;13%,25%)。依据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分显示西酞普兰组有效率及痊愈率接近(81%,84%;42%,53%)。③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西酞普兰组低于文拉法辛组(13%.47%.P=0.005)。结论: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相当,丈拉法辛起效早于西酞普兰。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安全性都很好,西酞普兰不良反应较文拉法辛更少更轻。  相似文献   
13.
以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生活垃圾的人均日产生量进行了预测,并采用GM(1,1)模型对人口增长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大连市的生活垃圾年产生量将达1.918 3×10~6t,远超目前的处理能力,亟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培酮对临床特点不同的患者是否同样有效尚有待研究。为探讨利培酮的适用范围、预测其疗效等,我们进行了本项开放性治疗研究。1对象与方法作者单位:518003深圳市康宁医院(刘铁榜);湖北医大附一院(章华、彭代辉,臧德馨);武钢第二职工医院(陈春发)1.1...  相似文献   
15.
16.
超速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ultrafast CT)正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诊断冠状动脉病手段。目前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的心脏病学专家Stuart Rich已常规应用这种方法来检测冠状动脉的钙化灶。虽然对钙化灶的意义仍有争议,但他和其它人认为这是冠状  相似文献   
17.
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最佳剂量。方法:将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每日2mg、3mg、4mg及5mg剂量的利培酮治疗,疗程12周。用药前、用药后1、2、4、6、8、12周末进行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ESRS)评分,对各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4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差异却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利培酮2—4mg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理想剂量。  相似文献   
18.
在30多年前,早已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主动脉中检出有脂类的过氧化物。随后的研究又发现,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与主动脉壁的脂类过氧化物浓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有人提出脂类过氧化  相似文献   
19.
吸烟、职业和大气污染等因素均未能充分解释肺癌发生率为什么有地区差异。对其他诸如室内空气污染和膳食中抗氧化剂(如β-胡萝卜素)摄食量低等因素亦应加以考虑,而养鸟则可影响室内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巩固和维持期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样本来源于2002-08/2003-12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或住院、经抗抑郁药物治疗8周,且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分≤3或24项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15的首发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药物+认知组(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和药物组(单纯药物治疗),每组30例。药物+认知组继续原来的药物治疗并联合认知心理治疗,每2周访谈1次;药物组仅继续原来的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于入组前与疗程结束时两次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评分,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分比较两组的痊愈率及复发率。本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6个月末观察结束时,药物+认知组脱落2例,脱落率7%(2/30);药物组脱落4例,脱落率13%(4/30),两组间脱落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19,P>0.05)。6例脱落者未纳入统计分析,药物+认知组28例、药物组26例纳入结果分析。药物+认知组痊愈率71%(20/28),复发率7%(2/28);药物组痊愈率42%(11/26),复发率31%(8/26)。两组间痊愈率、复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χ2=4.68,5.24;P=0.03,0.02)。结论:常规药物巩固维持治疗和常规药物联合认知巩固维持治疗均能提高抑郁障碍的痊愈率。常规药物联合认知治疗能更大程度提高痊愈率、减少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