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慢性老年支气管炎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146例慢性老年支气管炎患者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患者分入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予以传统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两组疾病知识知晓和掌握能力进行测评,客观评价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结果不同护理方案实施后,研究组患者疾病健康知识知晓优良率为95.8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3.5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丰富慢性老年支气管炎患者疾病健康知识储备,扭转其对待疾病的负性态度,有利于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以及疾病的转归,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2.
63.
摘要:目的 通过对心肌梗死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及分析,为今后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减少心梗患者介入治疗院内感染的发生以及制定有关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7月间,某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7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血液生化指标(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卧床时间、心梗发生次数、接受侵入操作的情况等。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调查对象分为感染组与对照组,运用二分类变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比较2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分析有关因素的相对危险度。结果 本次调查的278名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者共43例,感染率为15.47%。其中呼吸系统感染比例最高,共25例(占52.08%),泌尿系统感染11例(占22.92%),消化道感染7例(14.58%),其他感染5例(占10.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疾病、空腹血糖、侵入性操作是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高龄(OR=6.315)、患有基础疾病(OR=5.617)、空腹血糖高(OR=4.973)、接受侵入性操作(OR=4.284)能够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动脉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且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工作中应针对有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控制,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分析湖北以外省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谱特征和扩散强度。方法 从各省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获得每日疫情数据和病例信息,计算发病率、重症比例、病死率和扩散比。结果 截至2020年3月20日,累计确诊12 941例,死亡116例,各省份平均发病率为0.97/10万,平均重症比例为13.5%,平均病死率为0.90%。发病率前三省份是浙江(2.12/10万)、江西(2.01/10万)和北京(1.93/10万)。各地区病例谱特征不一致,重症比例前三省份是天津(45.6%)、新疆(35.5%)和黑龙江(29.5%);病死率前三省份是新疆(3.95%)、海南(3.57%)和黑龙江(2.70%)。各地区扩散情况也不一致,平均扩散比为0.98,扩散比最低的3个省份分别为西藏(0)、青海(0.20)和广东(0.23)。结论 各地区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卓有成效,遏制了COVID-19在中国进一步蔓延,提高了救治成效,但不同地区间的重症比例、病死率、扩散比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5.
程诚  罗江敏  刘云访 《当代护士》2021,28(10):113-115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肺癌术后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胸外科2019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入院的138名肺癌患者作为研究主体.2019年7月-9月的调查数据是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的数据(对照组),2019年10月-12月是PDCA实施后的数据(观察组),对比PDCA实施前后两组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呼吸功能锻炼合格率,主动锻炼依从性,肺部并发症,住院时长及出院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对呼吸功能锻炼相关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合格率由81.25%提升到95.83%,主动锻炼依从性从56.25%提升到90.28%;对照组发生肺部并发症12例,观察组只发生5例;观察组住院时间(3±1.51)d,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93.89±3.12)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呼吸功能锻炼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提高患者主动行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从而亦可提高出院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在气虚血瘀证缺血中风大鼠肠道微生态环境下药物成分的吸收。方法采用力竭游泳法联合线栓法建立气虚血瘀证缺血中风大鼠模型,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大鼠同时于术后1 h、24 h及48 h灌胃补阳还五汤,两组大鼠均于术后72 h取盲肠粪便行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肠道菌群,采集分离血浆后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检测血浆代谢物,对肠道菌群及血浆代谢产物进行组间差异分析及关联分析。结果两组大鼠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及血浆代谢轮廓存在明显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中风气虚血瘀证大鼠中甜菜碱、α-紫罗兰酮、甲基没食子酸-O-硫酸盐、阿拉伯糖、棕榈酸、紫花前胡醇显著上调(P0.05),阿糖腺苷、3-O-甲基没食子酸显著下调(P0.05)。除3-O-甲基没食子酸外,上述其他7种药物成分的组间差异均与肠道菌群有相关性。结论气虚血瘀证缺血中风大鼠肠道菌群差异影响补阳还五汤药物成分在肠道的吸收。  相似文献   
67.
李鹏  程诚  毕明辉  王月刚  吴平生 《重庆医学》2015,(17):2338-2340
目的 通过采用高脂饮食喂养apoE缺失(apoE-/-)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比较阿托伐他汀联合载脂蛋白A-I(apoA-I)模拟肽(L-4F)对AS小鼠血清氧磷酯酶(PON1)、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影响.方法 雄性apoE-/-小鼠50只,高脂饲料喂养作为模型组,另外取适龄C57BL/6J小鼠20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4周后,处死2组小鼠各10只,检测相应血清指标,作为基线参考.其余apoE-/-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单纯高脂饮食)、阿托伐他汀组(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L-4F组(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L-4F治疗)、阿托伐他汀联合L-4F组(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L-4F治疗),每组10只.实验第8周末处死5组小鼠,并取小鼠血清检测各血清指标.结果 实验第8周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药物组血清PON1活性显著升高(均P<0.05),MPO活性显著下降(均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联合L-4F组LDL-C水平显著减低(P<0.05,P<0.01),HDbC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L-4F组LDL-C、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第8周末,阿托伐他汀联合L-4F组较阿托伐他汀组及L-4F组PON1活性、HDL-C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MPO活性、LDL-C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L-4F均可通过升高血清PON1活性,降低MPO活性,从而改善HDL抗氧化、抗炎功能,延缓AS进展.L-4F对LDL-C、HDL-C水平无影响.阿托伐他汀联合L-4F不仅降低LDL-C,升高HDL-C,而且更有效的改善HDL抗氧化、抗炎功能,从而延缓AS进展,优于单药使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加味脑泰方对卵巢摘除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雌激素组(n=10)和加味脑泰方组(n=10)。模型组、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大鼠摘除卵巢。去卵巢术后11 d,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分别予雌激素和加味脑泰方灌胃3 d;术后14 d,模型组、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4 h后取脑组织,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蛋白活化程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脑泰方组和雌激素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01),ERK1/2蛋白活化程度明显升高(P0.01),p-JNK蛋白活化程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加味脑泰方可能通过提高p-ERK1/2蛋白活化,降低p-JNK蛋白活化,降低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69.
胡秋源  吴继雄  许邦龙  王敏  华锦胜  程诚 《安徽医药》2015,19(10):1975-1977
目的:研究踝臂指数与不同严重程度冠心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将162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严重病变组,所有患者均收集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年龄、甘油三酯、胆固醇、踝臂指数等基本临床资料,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踝臂指数在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严重病变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踝臂指数随病变程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独立相关性。结论踝臂指数对冠心病高危患者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等有一定临床意义,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的关键(HUB)基因。方法 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中获取GBM相关芯片数据,并利用R语言分析GBM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O 数据库和 KEGG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和注释;利用 STRING 数据库和 Cytoscape 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分析HUB基因;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HUB基因对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共鉴定出 62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 87个为上调基因,541个为下调基因。生物学过程主要富集在神经递质分泌、胞外分泌的监管、化学突触传递等方面。通过不同算法的比较,最终得到19个HUB基因,HUB基因主要富集的信号通路包括逆行神经的信号通路、突触囊泡循环通路及GABA相关通路等。在HUB基因中GABRD基因表达情况与肿瘤预后显著相关。结论 DNM1、RBFOX1、GABRD等HUB基因可能在GBM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