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修复下胫腓前韧带对WeberB型踝关节骨折治疗的重要性。方法42例WeberB型骨折手术治疗,全部显露外踝与下胫腓联合前部,修复下胫腓前韧带。结果42例获得随访,随记时间7~37月,平均25.37月。术后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优良率92.8%,正位X片踝关节上方1cm测量胫腓骨重叠TFO(tibiofibularoverlap)97.6%≥24%。结论下胫腓前韧带的修复能更好恢复踝样节的生物弹性,最大限度恢复其原来的结构和功能,避免晚期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干预和孕期代谢性危险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接受常规产检并且分娩的孕妇。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在确诊为妊娠糖尿病(GDM)的孕妇中比较膳食干预组(接受膳食咨询)和对照组(未接受膳食咨询)不良妊娠结局的差异,GDM诊断采用2010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推荐标准。采用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母亲孕期危险因素对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及作用大小。结果①10421名孕妇的围生期信息进入数据分析。孕妇初诊时平均孕周20.8(19.4—22.4)周,初诊时空腹血糖(FBS)、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CHOL)平均水平分别为(4.3±0.4)、(1.3±0.6)和(4.7±0.8)mmol·L^-1,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11.3±11.5)和(67.9±13.3)mmHg。高危孕妇的GDM的患病率为15.8%。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355.4±426.0)g,巨大儿发生率6.2%。@812名GDM孕妇中,干预组570例,对照组242例。两组孕妇年龄、文化程度、孕20周体重、初诊时血糖、血脂等基线水平均衡可比。干预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发生率和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347.4±19.6)傩(3450.3±35.6)g(P=0.007)、6.7%vs15.6%(P=0.001)和26.3%w47.9%(P〈0.001)。随着营养干预次数的增加,孕中晚期体重增长量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下降趋势(r=-0.126,P=0.003;r=-0.112,P=0.002),巨大儿的发生率也依次降低。③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孕20周时体重(OR=1.08,95%CI:1.07—1.09)、孕中晚期体重增长量(OR=1.10,95%CI:1.07~1.12)和GDM(OR=1.63,95%CI:1.22~2.19)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高危孕妇应考虑进行更早期的孕期危险因素管理以及膳食指导干预,控制孕期体重合理增长,有望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出生体重与学龄前儿童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关系。方法选择在上海市闵行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于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接受常规健康体检的2—6岁儿童,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SBP、DBP和心率,并测量身高和体重。血压评价参照1997年“日本学龄前儿童正常血压和高血压参考值”,以SBP或DBP≥其性别、年龄相对应的%诊断为高血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出生体重与血压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期患高血压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4642名学龄前儿童进入分析,其中男性2458例(53%);低出生体重儿占3.2%(148/4642),巨大儿占5.4%(251/4642)。男童SBP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女童(P分别为〈0.001和0.002)。低出生体重儿SBP、DBP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无明显差异(P分别为0.492和0.398);巨大儿DBP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与发生儿童高血压无统计学关联,而心率高于平均水平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高,OR=2.55,95%CI=1.96~3.3l。结论在学龄前儿童中,男童SBP高于女童。未发现低出生体重、巨大儿与儿童期患高血压有统计学关联;心率、体重对血压水平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4.
程毅  马向阳  夏虹 《军事医学》2021,45(11):814-819
目的 建立骶髂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6个经典物理查体试验的生物力学条件以明确具体韧带产生的疼痛来源,提高该病诊断治疗效率.方法 ①应用3D-DOCTOR和Rapidform两种软件重建骶髂关节3D CAD模型;②在CAD模型基础上,应用Femap软件建立骶髂关节的FE模型和三维张力桁架单元;③应用Abaqus Standard 6.10版软件研究骶髂关节上的接触压力和每个韧带的应变,对骶髂关节三维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 ①髋关节骨盆皮质骨的最大主应变主要分布在髋臼上方至髋臼后部,并延伸至坐骨大切迹、髂嵴及髋臼后部;②最大压力在骨盆挤压试验中为左侧10.2 MPa,在大腿推力试验中为14.1 MPa,在Patricks试验中为23.6 MPa,在Gaenslens试验中为27.9 MPa,而骶尖压力试验中最大压力为3.1 MPa;③挤压试验韧带最大应变发生在左侧骨间骶髂韧带(ISL),应变值为9.3%;分离试验韧带最大应变发生在左右侧ISL,应变值为4.4%;骶尖压力试验韧带最大应变发生在左右侧ISL,应变值为6.6%;大腿推力试验韧带最大应变发生在左侧骶髂后短韧带(SPSL),应变值为16.3%;Patricks试验韧带最大应变发生在双侧ISL,应变值左侧为13.8%,右侧为14.9%;Gaenslens试验韧带最大应变发生在右侧SPSL,应变值为22.2%.结论 该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在物理查体中对骶髂关节及单个韧带接触压力进行了定量预测.每次测试中所涉及的接触压力和韧带的组合均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有助于了解骶髂关节疼痛的具体来源,加快诊断和治疗的进程,可促进骶髂关节失稳伤员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半导体低强度激光早期照射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所致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激光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予以强的松、地巴唑口服,维生素B1、甲钴胺肌注;激光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仪照射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后进行面神经功能临床评价.结果:干预20d后,2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激光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激光组临床疗效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低能量半导体激光进行局部照射,能促进急性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6.
我院于1996~1997年利用术中持续肌电监测技术对14例肘管综合征松解术进行监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组14例,18侧(其中4例双肘管综合征)。男12例,其中双侧3例,女2例,其中双侧1例;年龄48~70岁,平均514岁。病程5...  相似文献   
97.
应用Bunnell带双金属针双钮扣肌腱缝合线治疗锤状指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介绍应用Bunnel带双金属针双钮扣肌腱缝合线治疗锤状指的疗效。方法对12例新鲜锤状指、4例陈旧锤状指,用Bunnel带双金属针双钮扣肌腱缝合线(德国产)缝合肌腱断端,即利用缝合线本身张力固定远节指间关节(DIP)于过伸10~20度位,断端用3-0无创尼龙针线行褥式缝合,术后不用外固定。结果1例因感染于术后8周再度断裂,1例于术后12周因再次外伤缝合肌腱断裂而导致失败;其它14例的DIP关节背伸达0~5度,屈曲60~80度,关节屈伸活动度平均在76.3度左右,无1例发生DIP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结论采用Bunnel带双金属针双钮扣肌腱缝合线治疗锤状指,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8.
外翻是足部常见畸形,近百年来虽有百余种手术方法,但真正能够全面矫正其病理及致畸力的手术方法很少。我院自1995~1998年针对本病的病理及致畸力,采取收肌动力性转位治疗外翻,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19足均为女性,年龄17~45岁,平均3375岁。X线检查:外翻角(HA角)26°~382°,平均2959°;第一、二跖骨间角(IM角)116°~142°,平均1274°;均可见腓侧籽骨向外侧脱位;无一例骨关节炎。术前主要症状为外翻,囊炎疼痛,穿鞋不便,行走困难。1.2 手术方法 麻醉后,下肢驱血,止血带充气。…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分析出生体重与学龄前儿童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上海市闵行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于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接受常规健康体检的2~6岁儿童,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SBP、DBP和心率,并测量身高和体重。血压评价参照1997年“日本学龄前儿童正常血压和高血压参考值”,以SBP或DBP≥其性别、年龄相对应的P95诊断为高血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出生体重与血压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期患高血压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 4 642名学龄前儿童进入分析,其中男性2 458例(53%);低出生体重儿占3.2 %(148/4 642),巨大儿占5.4%(251/4 642)。男童SBP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女童(P分别为<0.001和0.002)。低出生体重儿SBP、DBP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无明显差异(P分别为0.492和0.398);巨大儿DBP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与发生儿童高血压无统计学关联,而心率高于平均水平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高,OR= 2.55,95%CI=1.96~3.31。结论 在学龄前儿童中,男童SBP高于女童。未发现低出生体重、巨大儿与儿童期患高血压有统计学关联;心率、体重对血压水平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0.
背景: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与其诱导毛发生长有关。毛乳头细胞分泌的多种生长因子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可能对毛乳头细胞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目的:观察正常人毛乳头细胞的增长与生长方式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二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毛乳头细胞,免疫组化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两种生长因子在凝集性与非凝集性生长的毛乳头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检测2.5~100 μg/L质量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人毛乳头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均表达于细胞胞浆,但表达量随时间减弱,其中第3代明显比第9代毛乳头细胞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的表达强烈(P < 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质量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均有明显促进毛乳头细胞增殖的作用(P < 0.05),其中以2.5 μg/L最为显著。提示毛乳头细胞的凝集性生长状态的改变可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表达下降有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明显刺激毛乳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