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5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连带污名的定义,自闭症儿童父母连带污名现状、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等方面综述了自闭症儿童父母连带污名的研究进展。认为我国对自闭症儿童父母连带污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发适合我国自闭症儿童父母连带污名的测评工具,开展针对自闭症儿童父母连带污名的相关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替勃龙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6例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观察组每天给予替勃龙2.5mg口服,连服7d,第8天手术。对照组未服用任何药物,直接手术。对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取器成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取器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勃龙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有助于宫颈软化,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心力衰竭较普通人群常见,在不同年龄、性别和种族之间的发病风险存在较大差异。炎症和免疫反应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力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瓣膜性心脏病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小儿同趾顺行趾动脉神经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我们对8例拇趾端(腹)缺损的患者应用同足趾顺行趾动脉神经蒂皮瓣进行修复。其中趾端缺损3例,趾腹缺损5例,皮肤缺损面积在1.0cm×1.5cm~1.2cm×1.8cm。年龄为3~12岁,平均年龄5岁。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无动、静脉危象发生。经1个月至半年随访,皮瓣外形饱满,色泽、供受区仅有线样瘢痕,趾端感觉正常,无不耐寒及趾端疼痛病例,患儿步态正常。结论同趾顺行趾动脉神经蒂皮瓣是修复小儿拇趾趾端(腹)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血液滤过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4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0,采用基础治疗)、血滤组(n=80例,基础治疗+CVVH)、联合治疗组(n=80,CVVH+乌司他丁50万U,2次/d).观察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96 h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浅析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新生儿在出生早期的血象指标。方法 纳入出生孕周<37周的早产儿或出生体重<2500 g的低体重儿,根据眼底筛查结果分为ROP组和非ROP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出生后24小时内采集末梢血进行血象检测,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各分类细胞的绝对值、红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比积、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和比积。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27例,其中非ROP组97例,ROP组30例。将非ROP组与ROP组的各项血液指标比较,两组平均红细胞体积及血小板计数的差异显著(t=-2.262,P=0.025;t=2.146,P=0.034),其他血象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非ROP的患儿相比,ROP患儿的部分血象指标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平均红细胞体积偏大,且血小板计数偏低。  相似文献   
17.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TLs)是一类结构类似于血管生成素的分泌型糖蛋白,其家族包括8个成员。ANGPTLs与血管生成素同样具备调节血管生成及血管通透性的能力,却不能与血管生成素特异性受体(Tie1或Tie2)结合,提示ANGPTLs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及通路在机体中发挥作用。缺血性视网膜病变(IR)是一组严重影响视力健康的疾病,由不成熟视网膜脉管系统或成熟的视网膜血管损伤造成视网膜缺血,进而导致视网膜血管渗漏或新生血管形成而引起,近年研究发现ANGPTL家族部分成员与IR新生血管形成及血管渗漏有关,提出将其中某些成员作为IR潜在治疗靶标。本综述的目的是描述ANGPTLs在IR中对血管生成及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及参与其中的分子机制,为相关因子作为IR的潜在治疗靶标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8.
急诊红细胞输注申请结果报告时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急诊红细胞输注申请的结果报告时间(turnaround time,TAT)进行监测,了解影响急诊输血申请TAT的因素,促进输血科持续质量改进,同时为制定急诊输血处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观察各个临床科室急诊红细胞输注从医生开出输血申请到合血标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检测不同时间段所占的时间,找出影响标本处理总时间的因素,计算输血科处理急诊标本的平均时间。结果从临床开出输血申请到输血科完成交叉合血(总TAT),中位数时间为138 min,最短为17 min。从输血申请送到输血科到完成交叉合血,中位数时间为55 min。从开出输血申请到血液取用,中位数时间为221 min,最短为21 min,最长为4 266 min(71 h)。所有急诊红细胞输注申请中,约有70%的红细胞被取回输注,交叉合血:输血比例为1.4∶1。随着总TAT时间的延长,标本采集时间和标本运送时间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而标本检测时间所占比例逐渐上升。结论目前将急诊输血取血时间定为1 h较为符合实际情况;部分临床医生开急诊输血申请较为随意;输血科对部分急诊标本处理不够及时。  相似文献   
19.
循证医学与循证检验医学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二十一世纪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将循证医学的原则运用到检验医学中,将会更好地促进检验医学的发展,“循证检验医学(evidence-based laboratory medicine,EBLM)”的概念就反映了这种趋势。 循证检验医学的基本概念 一、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 循证医学,简言之,就是任何临床的诊治决策,必须建立在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专业知识和患者的价值相结合的基础上。所谓最好的研究证据,就是指迄今已有的,包括最新的,最接近事实的证据,它们是指来自于当前所有与临床相关的研究(包括医学基础研究),特别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研究所得出的证据,如:精确的诊断试验(包括临床检查)、预后指标的强度、治疗和康复及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这些不断更新的证据,不仅可以否定以前已被接受的诊断试验和治疗方案,并且也能被更强、更精确、更有效和更安全的证据所取代。所谓临床专业知识,是指临床医师用其临床技能和经验去迅速辨别每一位患者的健康状况、诊断其潜在的危险或有利之处、以及患者的个人价值和期望的能力。而所谓患者的价值是指当患者被作为服务对象的时候,他们每个人所特有的爱好、关切的事情和期望都必须在临床决策中得到充分的考虑、结合和体现[1]。 我们收集上述证据的来源主要是医学期刊和生物学期刊中的文献,而这些论著的水平不一,还可能存在发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据美国内科医师学院杂志俱乐部统计,即使是国际著名的医学期刊杂志,平均的最佳论著率也仅及2%左右。因此,要保证收集到的论著证据是最好的,必须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科研设计原则和评价方法对各种论著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去伪存真,去芜存菁,才能获得“当前最好的证据”。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RCT)是进行临床治疗性研究和预防研究的最好的研究方案,而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 CL)则是对临床医学各专业防治研究中的RCT的系统评价(SR)资料库,其评价资料根据全世界同类研究的最新发展而迅速更新。“循证医学”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模式,是传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经验医学的发展和变革;而循证医学的实施,必须首先依靠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来提供获得最好证据的研究方法和评价原则,是实践循证医学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二、循证检验医学的基本概念检验医学属于诊断试验,循证检验医学就是按照循证医学“以当前最好的证据为基础”的原则,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学规范检验医学的研究设计和文献评价、用当前最好的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对检测结果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评价,其任务是向临床医师提供反映患者真实情况的证据。循证医学将证据的使用者称为user,证据的研究和提供者称为doer;在使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作为方法学证据时,检验医学具有user的特征;作为向临床医师提供患者证据者,检验医学又具有doer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按照WHO推荐标准,不孕症指男女同居,有正常性生活且并未采取避孕措施12个月以上仍未能受孕[1]。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环境日趋恶化、人类生活习惯改变,受环境、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不孕症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WHO预测,不孕症将成为21世纪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第三大疾病[2]。研究表明,不孕症与患者的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社会支持等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将不孕症可控危险因素及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