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1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48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60篇 |
临床医学 | 40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4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53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11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出版年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用整骨透明、X 线摄片、腐蚀铸型和解剖等方法,在88侧儿尸胫骨标本上观察了小儿胫骨的骨膜动脉分布。除胫骨后面中1/3外,其它部分的骨膜动脉来源、分布比较恒定。胫骨下1/3段骨膜动脉来源少、分布稀疏,可能是该区骨折不易愈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2.
人体解剖学小班授课的优缺点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中的主要课程,是一门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人体解剖学存在着丰富的教学内容、庞大的专业名词与有限的教学时数之间的矛盾、教师高效率教学与学生低效率学习理解之间的矛盾、社会对人才能力高要求与学生被动学习方式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阻碍了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根本提高。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的需要,解剖教研室积极探索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即小班授课,边理论边实践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方式在2003年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中率先执行,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合格率由总体平均的75%提高到84%,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小班授课的优缺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局部应用纤维蛋白凝胶(FG)-他莫克司(FK506)药物缓释系统对神经再生的影响,为FK506的临床应用提供一种可行的给药方式。方法取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切断左侧坐骨神经后随即进行显微吻合,其中实验组(B组)在吻合口周围应用FG-FK506药物缓释系统,另设3组对照(A、C、D组),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及全身应用FK506组、局部单纯应用FG组,术后观察各组大鼠的大体形态、步态、关节活动情况。术后12周测量坐骨神经诱发动作电位幅度和传导速度,计算小腿肌肉湿重恢复率。结果术后各组大鼠均全部成活,术侧肢体活动受限,术侧负重区出现不同程度红肿及溃疡,肌肉萎缩,实验组大鼠肢体功能及肌肉萎缩恢复最快。术后12周实验组坐骨神经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对照组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远端神经略细。大鼠坐骨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FG-FK506药物缓释系统在大鼠坐骨神经再生中起到明显促进作用,未引起全身及局部明显免疫抑制作用,是一种有效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在有成骨诱导剂存在的条件下,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的能力。
方法:实验于2005-07/12在锦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取清洁级2月龄SD大鼠6只,无菌条件下取双侧股骨,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贴壁培养与传代结合方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将2代细胞置于含有1&;#215;10^-7mol/L地塞米松、10mol/L β-甘油磷酸钠、50mg/L抗坏血酸成骨诱导剂的培养基中,培养21-30d。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与诱导后细胞形态,描绘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VON—KOSSA法检测成骨能力。
结果: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骨髓基质干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在成骨诱导剂里细胞增殖变缓慢,呈长梭形、成纤维细胞样或不规则形。②细胞生长曲线:1-2d为潜伏期,细胞增殖不明显:3d后细胞增殖明显加快,进入对数生长期;6d后增殖变慢为平台期。经计算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38h。③细胞增殖周期检测结果:G0/G1期为(82.12&;#177;4.60)%,S期为(14.35&;#177;2.32)%,G2/M期为(0.87&;#177;0.30)%。④成骨能力检测结果: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为86%,VON-KOSSA染色提示有钙结节形成。
结论: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在有成骨诱导剂存在的情况下成骨能力较高,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地黄多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过程中对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BMSCs为研究对象,取P3~P5代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与地黄多糖诱导组(RGP组),诱导后连续培养7d。以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诱导后0、1、3、7d各时点Notch1、Jagged1蛋白和Notch1胞内段NICD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mRNA。结果 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RGP组与CON组比较各时点Notch1蛋白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时间变化Notch1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Jagged1蛋白阳性细胞率从诱导结束0d到诱导后1d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1d到7d显著下降,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ON组与RGP组各时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与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相似。Real-time PCR检测显示,RGP组Notch1 mRNA随时间变化表达下降,Presenilin1表达先降低后略有回升,Hes1表达下降,Mash1表达升高,Jagged1表达先升高后降低,各时点与CO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地黄多糖在诱导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过程中抑制Notch1蛋白的表达,并影响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6.
目的 采用两种方法制备饲养层细胞,对比观察培养效果,求得最佳培养方法,以期实现其有效利用。方法 取大鼠胚胎分离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细胞悬液法和胰酶消化植块培养法对其进行培养。在生长细胞形态,活细胞百分率等方面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胰酶消化植块培养法在细胞获得量、细胞活力和贴壁细胞的形态上均优于常规的细胞悬液法,且操作简单,速度快。结论 胰酶消化植块培养法是一种能够获得高成活率、高收获量、细胞形态和生长状况良好的体细胞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57.
背景:在构建种子细胞与载体材料的复合体时,种子细胞的接种密度是影响复合体成骨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关于种子细胞的接种密度认识尚不统一。
目的: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体,观察构建复合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最适接种密度。
方法:体外单层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不同的细胞密度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到异种骨基质明胶上,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在骨基质明胶中的黏附生长情况。制备SD大鼠双侧桡骨骨干5 mm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随机分成4组,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体修复骨缺损,所用的接种细胞密度分别为1×108 L-1、5×108 L-1、1×109 L-1、5×109 L-1。各组于第2,4,8,12周取材,通过大体观察大鼠的术肢活动情况,X射线放射学、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测方法,对骨缺损的修复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4种细胞密度与骨基质明胶复合培养24 h,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基质明胶上的黏附率随着细胞接种密度的增高而增高,当密度为1×109 L-1时,黏附率最高为(76.00±2.94)%,继续增加细胞密度其黏附率反呈下降趋势。复合培养7 d,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材料上均有细胞黏附生长。X射线放射学评分显示,同一组别8,12周评分均高于2周评分(P < 0.01);第4,8,12周1×109 L-1组与5×109 L-1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均高于其余两组(P < 0.01)。组织学评分结果表明,同一组别8,12周评分均高于2周评分 (P < 0.01)。结果提示,在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体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密度维持在1×109 L-1最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地黄多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后是否具有神经突触功能.方法: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BMSCs,地黄多糖进行诱导,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在高钾刺激下细胞膜电位的变化,细胞内钙流变化及细胞突触循环功能.结果:地黄多糖诱导24 h,连续培养7d后,光学显微镜下显示诱导后的细胞伸出突起交互成复杂网状;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显示诱导后的细胞神经元巢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7.9%±1.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率95.4%±1.9%,突触小泡蛋白阳性率为94.2%±2.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诱导后细胞在高钾刺激下细胞膜电位迅速升高,细胞内钙离子流增加,细胞突触发生了胞吞胞吐现象.结论:地黄多糖可以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此细胞具有神经细胞的神经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RNAi技术下调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HLA-A2基因表达后,对HLA-A2基因诱导成骨的影响。方法利用HLA-A2靶向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hUCMSCs,实验组为转染的细胞,对照组为未转染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细胞HLA-A2的表达;用诱导剂(0.1μmol/L地塞米松、10mmol/Lβ-甘油磷酸钠、50mg/L维生素C)行成骨诱导分化,茜素红矿化结节染色计数;碱性磷酸酶(ALP)染色以及比色法检测ALP活性。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HLA-A2表达为弱阳性,对照组HLA-A2表达为阳性;Western Blot法检测HLA-A2蛋白的表达量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茜素红矿化结节染色显示:两组细胞均出现红色结节的阳性染色,但无差异(P0.05);两组ALP染色细胞胞浆均呈蓝色阳性反应,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应用RNAi技术下调HLA-A2基因表达后,不影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诱导。 相似文献
60.
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半切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半切伤的疗效并探讨移植最佳时机。方法:制备大鼠T13-L1脊髓半切伤模型,取胎龄13、5d胎鼠大脑组织,体外分离、培养、诱导神经干细胞,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别检测NSC(neural stemcell)特征性标志Nestin(巢蛋白)表达和用血清诱导分化为大量神经元NSE(neuron specific enolas)和神经胶质细胞GFAP(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表达。用明胶海绵吸附BrdU(5-溴脱氧尿嘧啶)标记好的神经干细胞悬液移植到脊髓半横断处,移植时间选择损伤后立即移植、损伤后第9、14d。观察移植后的大鼠行为的变化,通过CBS(combine behavioral score)评分和爬网格实验评价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免疫组化鉴定,光学显微镜观察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和迁移。结果:在上述条件下培养及传代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悬浮生长的呈Nestin阳性的神经球;用血清诱导分化为大量表达NSE阳性的神经元和GFAP阳性的神经胶质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明显修复了损伤结构,改善了下肢的功能,尤其是第9d移植组。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促进了脊髓损伤后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脊髓半切伤一种有效方案,考虑综合因素移植干细胞的最佳时机应选损伤后9d左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