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0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81.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儿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2~7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住院诊断为脓毒症的连续病例的病史资料,提取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等资料。依据入住PICU 24 h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重度低白蛋白血症组(≤25 g·L-1),中度低白蛋白血症组(~30 g·L-1),轻度低白蛋白血症组(~35 g·L-1)和正常白蛋白组(>35 g·L-1)。分析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白蛋白水平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212例患儿进入分析,其中重度低白蛋白血症组24例,中度低白蛋白血症组50例,轻度低白蛋白血症组61例,正常白蛋白组77例。①重度低白蛋白血症组腹泻、腹胀、肠鸣音减弱、应激性溃疡、水肿和脏器功能衰竭数量>3个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②随着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 WBC计数、CRP≥8 mg·L-1和PCT>2 mg·L-1的发生率呈升高趋势(P<0.05);血糖≥6.7 mmol·L-1的发生率和乳酸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③随着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PRISM Ⅲ评分、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发生率呈升高趋势(P<0.05),PICS评分呈下降趋势(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重度低白蛋白血症、PRISMⅢ评分≥8分是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8.20(1.33~18.96)、2.85(1.34~10.73)和1.22(1.02~15.78)。⑤存活患儿第1、3和7天血清白蛋白水平呈升高趋势,且显著高于死亡患儿。结论 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炎症感染指标的相关性较好,血清白蛋白水平≤25 g·L-1可作为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2.
危重病人的院间转运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转运中的风险评估和降低转运过程中不良影响的措施等,达到提高转运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3.
血浆IL-1 IL-6 IL-8与危重病例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血浆IL-1,IL-6,IL-8与危重病例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4例入住PICU的危重患儿入院时IL-1,IL-6,IL-8与入院时危重病例评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IL-1,IL-6,IL-8对危重病例评分都有明显影响。结论:IL-1,IL-6,IL-8升高越明显,患儿危重病例评分值越低,病情越危重。  相似文献   
84.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重症患儿应激性高血糖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科自 1998年以来 ,采用限糖及小剂量胰岛素治疗高血糖 ,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 1 对象 选择危重患儿出现应激性高血糖 (血糖≥ 7 3mmol/L)者 ,共 10 4例 ,其中男 75例 ,女 2 9例 ,年龄为 1个月~ 6岁 ,1岁以内 72例 ,1~ 3岁 2 4例 ,3岁以上 8例。1 2 监测方法 分别于入院时和住院第 5天常规采血测血糖 ,每次抽静脉血用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住院第 2天和胰岛素治疗期间 ,采外周血用微量血糖仪测血糖。1 3 治疗方法 轻中度高血糖组 (血糖在 7 3~ 10 1mmol/L之间 )共 5 7例 ,采用限糖 ,即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2~7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住院诊断为脓毒症的连续病例的病史资料,提取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等资料。依据入住PICU24h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重度低白蛋白血症组(≤25g·L^-1),中度低白蛋白血症组(~30g·L^-1),轻度低白蛋白血症组(~35g·L^-1)和正常白蛋白组(〉35g·L^-1)。分析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白蛋白水平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212例患儿进入分析,其中重度低白蛋白血症组24例,中度低白蛋白血症组50例,轻度低白蛋白血症组61例,正常白蛋白组77例。①重度低白蛋白血症组腹泻、腹胀、肠鸣音减弱、应激性溃疡、水肿和脏器功能衰竭数量〉3个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②随着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WBC计数、CRP≥8mg·L^-1和PCT〉2mg·L^-1的发生率呈升高趋势(P〈0.05);血糖≥6.7mmol.L^-1的发生率和乳酸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③随着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PRISMⅢ评分、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发生率呈升高趋势(P〈0.05),PICS评分呈下降趋势(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重度低白蛋白血症、PRISMⅢ评分≥8分是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8.20(1.33~18.96)、2.85(1.34~10.73)和1.22(1.02~15.78)。⑤存活患儿第1、3和7天血清白蛋白水平呈升高趋势,且显著高于死亡患儿。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炎症感染指标的相关性较好,血清白蛋白水平≤25g·L^-1可作为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6.
目的 通过测定重症患儿粪弹性蛋白酶-1 (FE-1),探讨FE-1与胰酶、脓毒症及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402例重症患儿,入住PICU 24 h内留取成形大便标本,根据FE-1质量分数分组:>200μg/g为胰腺外分泌功能正常组(A组,n =300),(100~200)μg/g为轻中度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组(B组,n =52),<100 μg/g为重度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组(C组,n=50).分析各组与胰酶变化、脓毒症及其严重程度,及其与休克、器官功能障碍个数、PCIS评分、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之间的关系.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行非参数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时行多个样本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1)A、B两组间血脂肪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2)非脓毒症患儿288例,脓毒症114例,两组FE-1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儿分为一般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与非脓毒症组四组间FE-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A、B、C三组患儿在脓毒症与非脓毒症所占比例分别为65.79%vs.78.13%,15.79% vs.11.80%,18.42% vs.10.07%,B、C组在脓毒症中所占比例高于非脓毒症且逐渐升高.(4) FE-1质量分数的总体趋势随脓毒症严重程度而降低,非脓毒症组与一般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三组间休克、器官功能障碍个数、MODS≥3个、PCIS评分、SOFA评分、AP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FE-1质量分数降低,器官功能障碍个数、SOFA评分、APS评分呈升高趋势(rst=-0.194,P=0.000;rs2=-0.348,P=0.000;rs3=-0.176,P=0.000),PCIS评分呈下降趋势(rs4=0.185,P=0.000).结论 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与脓毒症存在相关性,这种胰腺功能障碍在轻症脓毒症患者可能并不显著,但随脓毒症严重程度加重或病情严重程度加重其发生率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87.
正流传度:40000000+滴血法一: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马上取缝衣针将患者双耳垂最下点刺破,各挤出一滴血,病人马上治愈,而且愈后不留任何后遗症。滴血法二:心脏病猝死发生后,马上脱掉患者袜子,用缝衣针分别刺其十个脚趾尖,各挤出一滴血,不等挤完十个脚趾尖,病人即清醒过来。滴血法三:不管哮喘还是急性喉炎等,发现病人出不来气,憋得脸红脖子粗,赶紧用缝衣针刺破其鼻尖,挤出两滴黑血即愈。  相似文献   
88.
应激反应对危重病患儿的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危重病包括严重感染、缺血缺氧、严重创伤等的发展和病情恶化过程中 ,一方面机体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同时也受到机体遭受刺激后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 (stressresponse)是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后出现的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兴奋的一种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对机体的刺激因素则称为应激原 ,在不同应激原的作用下导致机体微循环障碍、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衰竭 ,其病理生理学基础是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但体液因素种类繁多、效应广泛、互相影响、关系复杂 ,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一起参与 ,共同引起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失调 …  相似文献   
89.
1 病案摘要患儿 ,男 ,1个月 ,因皮肤黄染半个月 ,咳嗽气促 1周入院。患儿系G2 P2 孕36周家中早产 ,母乳喂养 ,于生后半个月开始出现面部皮肤黄染 ,且逐渐加重 ,伴有腹胀、腹泻 ,大便颜色较浅 ,5~ 7次/d ,间有发热。入院前一周开始出现咳嗽 ,阵发性连声咳 ,伴有气促。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退黄等处理无好转。父母体健 ,在外打工 ,否认特殊病史。体查 :T 37 8C ,P 1 5 0次 /min ,R78次 /min ,BP80 / 5 0mmHg,Wt 2 35kg,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 ,前囟 2cm× 2cm ,平软 ,三凹征 (+) ,唇周发绀 ,双肺呼吸音粗 ,可闻及大量细湿罗音 ,心脏无异…  相似文献   
90.
厌氧菌感染     
厌氧菌感染(anaerobicinfections)是由各种厌氧性杆菌和球菌所致的感染,其特点为:①多发生在粘膜或其邻近部位,如腹腔、盆腔、胸腔较多见;②感染多为慢性和内源性感染;③常与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形成混合感染;④人体对厌氧菌没有免疫性。1诊断要点1.1病史病前有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物、长期氨基糖昔类抗生素史。在婴儿时期易引起厌氧菌感染的条件是局部缺血或组织坏死,如创伤、咬伤、异物、手术、放射照射等。在新生儿,常有早破水、早产、母亲羊膜炎或难产等病史。还可继发烧伤、休克等危重病患者。1.2有全身或局灶性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