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0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1.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昏迷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一般情况及变化趋势,以及了解脑血流动力学与颅内压之间的联系。方法以大脑中动脉(MCA)为靶血管,观察昏迷组及对照组患儿(其中56例昏迷患儿)脑血流变化;腰穿或应用甘露醇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昏迷患儿不同时期及不同昏迷程度时的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昏迷组收缩期峰流速(Vp)、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对照组;昏迷患儿在治疗前Vp、Vm、PI、RI均高于治疗后;患儿在腰穿前大脑中动脉Vp、Vm、PI、RI均高于腰穿后;甘露醇使用前Vp、Vm、PI、RI均高于其使用后;Glasgow评分分值低者Vp、舒张期流速(Vd)、Vm偏低,而RI、PI偏高。结论昏迷患儿的脑血流动力学异于正常,TCD可反映颅内脑血流灌注情况,脑血流动力参数可随颅内压而变;因此TCD有助于判断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脓毒症患儿血清总胆汁酸(TBA)与其他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探讨TBA与脓毒症患儿肝脏损伤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收住PICU的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患儿22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住院的92例普通感染患儿作为对照,测定TBA及肝功能并进行危重病例评分。结果224例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患儿中,TBA升高128例(57.12%)。TBA水平严重脓毒症组较脓毒症组高,脓毒症组高于普通感染组(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BA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STB)呈正相关,与危重病例评分、白蛋白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TBA与ALT、γ-GT、STB、白蛋白均相关。TBA升高,预后相对较差。结论TBA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脓毒症患儿病情的危重程度,是反应脓毒症患儿肝脏损伤的敏感指标,对判断脓毒症患儿预后有参考价值,炎症反应的参与可能是TBA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3.
小儿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脓毒性休克新推荐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采用传统方案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儿82例(传统方案组)和采用新推荐方案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儿59例(新推荐方案组),对两组的休克纠正率、病死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新推荐方案组采取早期多组生理盐水快速扩容使休克纠正率明显提高(30%vs86%,P<0.01);使用小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可使脓毒性休克患儿的病死率降低(50%vs32%,P<0.01);保护性肺通气策略有助于降低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死率,但差异无显著性(70%vs32%,P>0.05);采用新推荐方案治疗后脓毒性休克患儿病死率明显降低(62%vs44%,P<0.01)。结论应用新推荐方案针对脓毒性休克患儿的不同时期和并发症及时恰当的治疗,可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44.
急救网络建设在小儿急救转运中的作用(附888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相似文献   
45.
急性危重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病情恶化的重要环节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尽管早期液体复苏、抗生素治疗、代谢支持及重要器官功能保护等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但MODs的病死率仍高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46.
急性危重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病情恶化的重要环节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尽管早期液体复苏、抗生素治疗、代谢支持及重要器官功能保护等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但MODs的病死率仍高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47.
小儿前急救模式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48.
儿童类风湿病 (JRA )常见关节外脏器受累 ,为提高对JRA发生心脏损害临床特点的认识 ,改善预后 ,本文分析总结了 18例JRA患者心脏损害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987年 8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本院共收治JRA患儿 76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儿科免疫学会关于JRA的诊断标准[1] ,病史、体检、心电图、心脏B超及心肌酶等检查证实 18例心脏损害 ,均为全身型JRA ,占同期JRA患儿的 2 3.7%。18例中男 11例 ,女 7例 ;年龄 2~ 13岁 ,<4岁 11例 ;病程 3个月至 2年 ,平均 14个月 ,12例曾经…  相似文献   
49.
目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导致小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旨在了解我院PICU重症CAP患儿的细菌病原学特点。方法:对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院PICU的274例CAP患儿痰液进行细菌检测。结果:阳性标本167例(60.95%),排前五位的细菌依次为化脓性链球菌41例(24.55%)、肺炎克雷伯杆菌39例(23.35%)、大肠埃希氏杆菌24例(14.37%)、肺炎链球菌11例(6.5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1例(6.59%);痰液细菌检出率在年龄〈3月患儿组明显高于≥3月患儿组(P=0.004);春夏季痰液细菌检出率高于秋冬季(P=0.035);病程在〈5天组患儿痰液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5天组(P=0.004)。结论:重症CAP的革兰氏阴性菌呈上升趋势,年龄〈3个月的患儿为细菌感染性肺炎的高危人群,病程超过5天细菌感染的机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0.
病毒感染性肺炎危重患儿是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确诊为危重患儿,再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胸片及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病毒感染性肺炎的患儿,约占PICU住院患儿的10.76%。在病毒感染性肺炎危重患儿早期病原未明的情况下,由于治疗针对性不强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使有些患儿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