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7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00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75篇
内科学   12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科学   169篇
综合类   552篇
预防医学   228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169篇
  4篇
中国医学   188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水平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9例,根据24h 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尿蛋白正常组75例(24 h尿白蛋白<30 mg/24 h),微量蛋白尿组54例(24h尿白蛋白30~300 mg/24 h),并根据微量白蛋白水平将后者为3个亚组.观察尿蛋白正常组与微量蛋白尿组及微量蛋白尿组内3个亚组间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斑块情况的关系.结果 两组CIMT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各亚组间CIMT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有斑块人数占该组人数百分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糖尿病病史及血压、高血压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空腹血糖是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2.
在髋关节损伤中,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较为少见,是创伤骨科中较为棘手的问题[1-3].股骨头与髋臼的位置关系和撞击力的矢量决定了产生的损伤类型,常认为是由于髋臼后壁对股骨头的剪力所致,在股骨头后脱位的过程中集中于股骨头部的强大力量与髋臼后壁撞击导致股骨头骨折[4,5].保守治疗还是早期手术治疗以及手术入路的选择问题争论颇多,本院自2005年以来应用Smith-Peterson切口,空心埋头双向拉力螺钉早期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Pipkin Ⅰ、Ⅱ型股骨头骨折10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经皮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均进行经皮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分析治疗及随访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肿瘤标志物、临床疗效、近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平均介入手术时间为(118±45)min。化疗栓塞血管中胃左动脉6例,胃左+胃网膜右动脉2例,胃左+胃网膜右动脉+肝动脉1例,胃左+胃网膜左动脉+肝动脉2例,胃左+胃十二指肠动脉3例,胃左+胃右+胃网膜右动脉1例。平均住院时间为(3.9±0.96)d。随访结束后, 15例患者中死亡5例,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其中1例患者最长存活13个月;现存活患者10例,平均生存期已超过15.6个月。12例上腹饱胀不适、上腹痛患者中8例得到改善, 2例黑便患者均得到改善, 1例便潜血阳性患者转阴, 2例反酸烧心患者改善, 1例吞咽困难患者得到明显改善, 4例恶心、纳差患者中1例得到改善。多数患者治疗后食欲增加,腹痛减轻。术前癌胚抗原(CEA)升高者5例,其中4例术后下降;术前糖类抗原724(CA-724)升高者5例,其中4例术后下降;术前糖类抗原125(CA-125)升高者3例,术后...  相似文献   
84.
目的构建大鼠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在NIH 3T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PCR获得实验所需的IP-10基因片段,通过酶切IP-10基因片段、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EGFP—cl和连接反应,构建IP-10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l—IP-10,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PCR及DNA序列测定证实构建成功后,用PolyFect脂质体转染NIH 3T3细胞,然后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EGFP—cl—IP-10在NIH 3T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酶切分析、PCR及DNA序列测定证实,IP-10基因片段被成功克隆人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EGFP—cl,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证实,该基因能在NIH 3T3细胞中表达。结论证实IP-10基因可在NIH 3T3细胞中表达,为将其作为DNA疫苗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5.
分析金刚藤胶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 每组各45例。单药组患者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单药组的基础上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疗程为2周并随访 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GM-CSF、MMP-2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 解时间、疾病复发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周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42/45),单药组为 66.67%(30/45),组间比较,联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药组(P<0.01)。(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下腹疼 痛、腰骶疼痛、带下量多、月经量多、经行腹痛、神疲乏力等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 对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3)症状缓解时间方面,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白带恢复正常时 间、下腹坠胀和腹痛缓解时间均较单药组明显缩短(P<0.01)。(4)血清学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GM-CSF、 MMP-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对血清GM-CSF、MMP-2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 或P<0.01)。(5)疾病复发和不良反应方面,联合组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5/45)、13.33%(6/45),均明显 低于单药组的35.56%(16/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金刚藤胶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可以 显著提高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有效缩短症状缓解时间,降低血清GM-CSF、MMP-2水平。  相似文献   
86.
祁雅丽  张继胜 《大医生》2023,(7):112-114
目的 探讨夜间急诊超声在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疑似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床旁超声检查,以主动脉CT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床旁超声检查对不同AD分型检出率、各临床征象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 床旁超声检查在ADⅠ型、Ⅱ型、Ⅲ型检出率与主动脉CT造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在心包积液、假腔血栓、AD破裂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室壁运动异常等各临床征象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CT造影显示,阳性51例,阴性23例;床旁超声检查中,阳性48例,阴性26例;床旁超声检查诊断AD的敏感度为88.24%,特异度为86.96%,准确度为87.84%,阳性预测值为93.75%,阴性预测值为76.92%。结论 夜间急诊超声应用于AD的早期诊断效果显著,诊断方便、快捷,且具有较好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可作为首诊工具。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s)的调控作用.方法 增生性瘢痕组织取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行瘢痕整复术的患者,组织块法培养HSFbs.通过细胞增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迁移和胶原网收缩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200 ng/mL) HMGB1对HSFbs的影响.结果 1.56、3.13、6.25、12.50、25.00 ng/mL HMGB1呈剂量依赖方式刺激HSFbs的增殖,HMGB1对HSFbs Toll样受体4(TLR4)、α-滑肌肌动蛋白(α-SMA)、非肌肉肌球蛋白Ⅱ(NMMⅡ)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而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α (MMP1-α)无,HMGB1对HSFbs迁移及收缩有促进作用但可被TLR4阻断剂抑制.结论 HMGB1可能通过TLR4调控HSFbs而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88.
自射频导管消融(RFCA)应用于临床以来[1-2],RFCA已成为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但在如何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方面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作者回顾分析本院1997年1月~2006年4月30例RFCA,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王震  李刚  祁晓平  黎介寿 《医学争鸣》2007,28(11):1054-1055
0 引言 近来研究发现维拉帕米能够调控内毒素(LPS)诱导的局部和全身的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并且能够降低试验动物死亡率[1-2]. 脓毒症时促炎/抗炎细胞因子与淋巴细胞的凋亡之间的关系很复杂,而且维拉帕米对循环内淋巴细胞的凋亡、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平衡方面的体内研究很少.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配体15-脱氧-△12,14-前列腺素J2(15d-PGJ2)对兔耳增生性瘢痕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15d-PGJ2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新西兰大白兔18只,在兔耳腹侧面制作2 cm×3 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每耳2个,共计72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随机分组,分别用15d-PGJ2及生理盐水行瘢痕内注射,1次/d,共7次.停药后第14、21天两组同时取材;每组每次切取18个组织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Western blot检测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5d-PGJ2注射后瘢痕体积缩小,变软变平,色泽轻度变浅.Ⅰ型胶原主要分布于真皮的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胞质中,血管壁上亦见阳性信号,在各个时间点15d-PGJ2组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的配体15d-PGJ2可降低瘢痕内Ⅰ型胶原的含量,引起瘢痕萎缩,从而防治瘢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