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7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0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78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454篇
内科学   250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156篇
外科学   397篇
综合类   986篇
预防医学   426篇
眼科学   77篇
药学   350篇
  6篇
中国医学   347篇
肿瘤学   18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目的 研究改良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分析改良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68例改良留置导尿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患者尿路感染和病原菌分布情况。将发生尿路感染和未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收集资料并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项目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分析改良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68例改良留置导尿管患者中有49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9.17%。共检出病原菌8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0株(59.52%),革兰阳性球菌24株(28.57%),真菌10株(11.90%)。发生尿路感染和未发生尿路感染患者在年龄、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糖尿病、肾结石、低蛋白血症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项目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年龄≥60岁、住院时间≥21 d、留置导尿管时间≥13 d、合并糖尿病、合并肾结石、合并低蛋白血症以及尿路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均是改良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改良留...  相似文献   
162.
报道了现代骨水泥术固定的全髋置换术43例45髋。术后X线片提示股骨头假体固定质量(Barrack标准):A级25髋,B级20髋,无1例C级和D级,随访5~6年,结果:功能优良率94%,尚可6%,X线片显示臼杯可能松动1髋(2%),股骨头假体可能松动和很可能松动各2髋(4%),无1例肯定松动。表明第二代CTHR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文献报道的第一代CTHR。作者还介绍了现代骨水泥固定术的方法,改善疗效的机制及手术必须注意的其它问题。  相似文献   
163.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配体15-脱氧-△12,14-前列腺素J2(15d-PGJ2)对兔耳增生性瘢痕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15d-PGJ2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新西兰大白兔18只,在兔耳腹侧面制作2 cm×3 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每耳2个,共计72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随机分组,分别用15d-PGJ2及生理盐水行瘢痕内注射,1次/d,共7次.停药后第14、21天两组同时取材;每组每次切取18个组织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Western blot检测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5d-PGJ2注射后瘢痕体积缩小,变软变平,色泽轻度变浅.Ⅰ型胶原主要分布于真皮的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胞质中,血管壁上亦见阳性信号,在各个时间点15d-PGJ2组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的配体15d-PGJ2可降低瘢痕内Ⅰ型胶原的含量,引起瘢痕萎缩,从而防治瘢痕.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探索建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动物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 3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对照组给予单纯高脂饲料喂养,实验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及下肢动脉球囊损伤。实验第15周结束时观察兔下肢动脉病理形态学特征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第15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血脂水平较空白组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均出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实验组内膜较空白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高倍(×100)镜下可见明显的斑块及纤维帽结构。结论高脂饲料喂养与球囊损伤结合可成功建立兔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模型,方法简单、经济,可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165.
目的:为了评价不停跳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85例,男130例,女155例,年龄10个月~43岁.体重(8~65)kg.全组中中央型房间隔缺损216例;上腔型12例;下腔型18例,混合型39例.均在不停跳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直接连续缝合56例,补片缝合229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82例.结果:全组手术顺利,体外循环时间短,术后强心、升压药物用量少,无手术死亡,无低心排、栓塞、心律失常及脑部并发症.结论:不停跳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心内直视修补术,对心肌保护好,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6.
<正>食管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1-2]。手术治疗食管癌切除病灶,能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手术作为侵入性治疗方式,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伤害,同时因部分患者缺乏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知,自我管理效能感较差,不利于患者预后。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食管癌患者采用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择期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167.
急性气肿性胆囊炎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59岁。因右上腹疼痛伴发热4d入院,4d前无诱因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陈发性绞痛,渐波及右下腹,并向右侧腰北部放射,发热,呕吐胃内容物,暖气,腹胀,食欲不振。  相似文献   
168.
Mirizzi综合征(mirizzi syndrome,MS)是指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引起胆总管压迫或肝总管狭窄而产生的胆管炎和梗阻性黄疸的综合征候群,它是胆囊结石不常见的并发症,在此种情况下,行胆囊切除术时易损伤胆总管,特别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若未能识别并及时中转开腹,胆总管损伤常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169.
目的 探讨黄芩苷调节白细胞介素(IL)-33/基质裂解素2(ST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灌胃生理盐水)、DR模型组(大鼠建立DR模型后,灌胃生理盐水)和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建立DR模型后,分别灌胃75 mg·kg-1、150 mg·kg-1、300 mg·kg-1黄芩苷),所有大鼠均以右眼为实验眼。FFA检查各组大鼠视网膜血管生成情况,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ng-1、IL-6、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R模型组大鼠血清VEGF、Ang-1、IL-6、IL-33、TNF-α水平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右眼眼底新生血管增多,荧光素渗漏明显;与DR模型组相比,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VEGF、Ang-1、IL-6、I...  相似文献   
170.
目的研究β-榄香烯对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大鼠增殖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80只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DR模型组、无菌柠檬酸组以及β-榄香烯组各20只。其中DR模型组、无菌柠檬酸组以及β-榄香烯组大鼠均经适应性喂养后通过腹腔一次性注射STZ制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模型。无菌柠檬酸组大鼠造模成功后予以无菌柠檬酸腹腔注射干预,β-榄香烯组大鼠造模成功后则予以玻璃体腔内注射β-榄香烯干预。分别比较各组大鼠视网膜中SIRT1/β-actin相对灰度值、视网膜血管VEGF表达。结果 DR模型组、无菌柠檬酸组、β-榄香烯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中SIRT1/β-actin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218±0.033)、(1.305±0.052)、(1.411±0.088)、(1.502±0.103),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R模型组、无菌柠檬酸组、β-榄香烯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血管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89.084±1.881)pg/m L、(57.920±0.910)pg/m L、(50.144±0.721)pg/m L、(44.382±0.661)pg/m L,呈逐渐下降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榄香烯对STZ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大鼠增殖期SIRT1表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VEGF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