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对人Glioblastoma细胞系采用反复短期暴露于高浓度的高三尖杉酯碱药液中的方法,建立了一株多药耐药细胞系,命名为Gliblastoma/HHT。此细胞系高度表达P-糖蛋白,但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5μg/ml维拉帕米能部分逆转Gliobastoma/HHT细胞系的药性。2.5μg/ml-10μg/ml异搏定不仅能增加Gliboastoma/HHT细胞对柔红细胞的摄取量,也能减少DNA的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CD19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与分布,为白血病的诊断、鉴别以及导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7个荧光直标单克隆抗体(单抗)及CD45/SSC双参数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321例AL细胞进行免疫诊断和分型,并对CD19在各类型AL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16例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中,CD19的阳性率(99.1%)明显高于B细胞系其它相关性抗原的阳性率;CD19在17例含B细胞系成分的杂合型白血病(HAL)中全部表达,而在29例T细胞系ALL和7例T/My HAL则均无表达;在15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仅11例(7.2%)CD19阳性,明显低于其在B细胞系ALL中的阳性率(P=0.001);CD22在B/My HAL的阳性率(12/15,80.0%)明显高于CD19 -AML(0/11,0%,P<0.001).结论 CD19对B系ALL细胞的特异性较好,敏感性较高,是诊断B细胞系ALL较为可靠的表面标记,也可作为导向治疗B细胞系ALL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13.
恶性淋巴瘤(ML)是儿童发病率比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约占住院肿瘤的14.87%〔1〕。我院自1993年4月~1997年4月共收治30例恶性淋巴瘤,现将临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一、一般资料1993年4月~1997年4月,我院共收治确诊的ML30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0例,霍奇金病(HD)10例。男22例,女8例。男:女=2.75:1。年龄2~13岁,中位年龄6.7岁。从起病到确诊时间1周至2年不等,多数在半年以内。诊断标准以及病理分型、分期按文献〔2〕进行。二、观察内容患者首…  相似文献   
14.
人参皂苷Rh_2抗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K562/VCR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通过观察人参皂苷Rh2对人白血病多药耐药(MDR)细胞K562/VCR生长、凋亡的作用和逆转耐药的情况,探索该药在抗人白血病MDR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人参皂苷Rh2与K562、K562/VCR细胞共培养48 h后采用MTT法分析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将其与K562/VCR细胞于37℃孵育30 min后,采用An-nexin V和PI双染法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观察其对K562/VCR细胞摄取柔红霉素(DNR)能力及细胞表面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在DNR与K562/VCR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人参皂苷Rh2,孵育48 h后观察人参皂苷Rh2对K562/VCR细胞耐药的逆转情况。结果人参皂苷Rh2可明显抑制K562和K562/VCR细胞的生长,并呈量效关系,人参皂苷Rh2对K562和K562/VCR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4.5、59.4μg/mL。K562/VCR经人参皂苷Rh2在37℃作用30 min后,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加,随人参皂苷Rh2质量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人参皂苷Rh2300μg/mL,Annexin V+细胞(51.5±6.9)%]。K562细胞经长春新碱(VCR)诱导耐药后,P-gp表达率明显提高(从4.28%到93.80%),DNR摄取率减少,25μg/mL以上质量浓度的人参皂苷Rh2即可明显提高K562/VCR对DNR的摄取,但P-gp的表达无明显改变。同时,它可明显提高DNR对K562/VCR的杀伤率,50μg/mL人参皂苷Rh2可使K562/VCR对DNR的敏感性提高到原来的6.30倍。结论人参皂苷Rh2能抑制K562/VCR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还可以逆转K562/VCR的耐药,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抗白血病药物。  相似文献   
15.
我们采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 APBSCT )治疗了 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APL )患儿 ,疗效较为满意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2例患儿男女各 1,年龄分别为 8岁和 13岁 ,体重2 2 kg和 4 0 kg。确诊 A PL至移植时的时间分别为 7个月和 8个月 ,完全缓解 ( CR)时间 6个月和 6 .5个月 ,均经骨髓、免疫标记及染色体 [有 t( 15,17) ]检查确诊。采用全反式维甲酸 (分别服用 35d和 39d)加用柔红霉素(连用 2~ 3d)诱导缓解 ,随后予化疗巩固治疗 5~ 6个疗程 ,三联鞘内注射 3~ 4次。移植前均处于缓解状态 ,染色体检查未发现异常核型 ,骨…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 ,6岁。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普通型 1年 ,入院行第 2次强化治疗。给予VM2 6 Ara C(替尼泊甙 阿糖胞苷 )后休息 13d ,肝肾功能、血常规均正常 (白细胞 4 5× 10 9/L)。碱化尿液 (尿pH >7 0 ) 3d后 ,予以第 6次HDMTX(大剂量氨甲蝶呤 )化疗并用CF(四氢叶酸钙 )解救。MTX 3 0g/m2 (患儿体表面积为 0 8m2 ) ,首剂 1/ 6量于第 1小时静脉滴注 ,余量 6h均匀滴入 ,同时水化碱化尿液 (每日静脉给 5 %碳酸氢钠 10 0ml/m2 ,1/ 5张液体 2 5 0 0ml/m2 )。用HDMTX的同时 ,给予VD(长春新碱 …  相似文献   
17.
小儿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41例诊断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断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小儿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中男20例,女21例;中位年龄2岁(23 d-13岁),均符合诊断标准.2例继发严重心脏并发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细胞因子9例,结果白介素2、4、6和肿瘤坏死因子正常或轻度增高,白介素10和γ干扰素均增高或显著增高,显著增高与预后不良有关.随访时间3个月-5年,至今好转或治愈23例(占56.1%),死亡11例(占26.8%).失访7例(占17.0%).结论 小儿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发病年龄多数较小,病死率高,可见严重心脏并发症;白介素10和γ干扰素显著增高可能与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移植物细胞模型评价免疫磁珠法进行CD34阳性细胞选择的效果.方法用荧光素Calcein-AM标记靶细胞后分别种入细胞株、骨髓(BM)或外周血干(祖)细胞(PBSC)中以建立模型;用免疫磁珠法对模型进行CD34阳性细胞选择,以流式细胞仪(FCM)进行选择前后的效果评价.结果模型Ⅰ(靶细胞加细胞系)、Ⅱ(靶细胞加BM)、Ⅲ(靶细胞加PBSC)经选择后CD+34细胞纯度分别为(94.54±0.93)%、(68.15±23.53)%、(57.18±9.23)%;富集倍数分别为7.9±0.1、10.4±4.0、8.2±1.3;回收率分别为(27.6±3.8)%、(44.4±13.1)%、(66.4±13.9)%.模型Ⅱ中肿瘤细胞的清除率为(1.82±0.51)个对数级(log);模型Ⅲ中T细胞的清除率为(2.48±0.38)log.结论移植物细胞模型能简便、准确、快速地评价CD34阳性细胞选择时的富集和净化作用.免疫磁珠法进行CD34阳性选择具有良好的CD+34细胞富集效果及肿瘤细胞和T细胞的清除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长期生存和预后因子。方法:对该院1998年4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APL 患儿46例进行临床分析。诱导缓解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柔红霉素(DNR)或吡柔吡星(THP),巩固治疗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与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EA(足叶乙甙+阿糖胞苷)方案交替给药,维持阶段ATRA与DA,HA,EA方案交替治疗,总疗程为2.5年。结果:39例患儿进行了正规治疗,36例(92.3%)获完全缓解(CR)。39例患儿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86.1±5.8)%,(76.1±7.5)%和(70.2±8.9)%,1年、3年、5年的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是(78.4±6.8)%,(63.6±8.7)%和(53.1±10.0)%。5年累积复发率(CIR)28.6%。其中WBC≤10.0×109/L者的5年OS[(81.4±10.3)%]明显高于WBC>10.0×109/L者[(51.6±14.7)%,P<0.05]。获CR的PML/RARα融合基因短型(S型)的患儿5例最后全部死亡,而长型(L型)患儿13例无死亡发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TRA+DNR或THP诱导缓解治疗儿童APL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初发儿童APL的标准诱导治疗方案。联合蒽环类及阿糖胞苷等药物化疗能明显改善长期生存率。高WBC和S型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的患儿预后不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1):28-33]  相似文献   
20.
石淑文  郭淑芬 《中国小儿血液》1997,2(5):193-197,203
我们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应用高三尖杉酯碱(HHT)或长春新碱(VCR),采用反复短期暴露法,并逐渐增加HHT和VCR的浓度,成功地建立了K562/VCR、K562/HHT、HL-60/VCR和HL-60/HHT四株具有高度耐药性的多药耐药(MDR)细胞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K562/VCR、K562/HHT及HL60/VCR三株MDR细胞系有P-糖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