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采用Luminex液相悬浮芯片检测方法,建立一管同时检测19种葡萄球菌肠毒素和蜡样芽胞杆菌肠毒素的快速筛查方法.方法 根据GenBank公布的葡萄球菌肠毒素entA-entR基因、蜡样芽胞杆菌cesB,nhe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19种肠毒素的Luminex液相悬浮芯片检测法.结果 Luminex液相悬浮芯片体系检测19种肠毒素互不干扰,经验证80株金葡菌和蜡样芽胞杆菌菌株,均出现特异性荧光中值信号.Luminex液相悬浮芯片技术从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果需3.5h左右.结论 Luminex液相悬浮芯片筛查方法可应用于食物中毒等应急检测的快速和高通量筛查.  相似文献   
92.
目的了解深圳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耐药趋势及携带肠毒素状况,为临床用药、防控金葡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6~2009年自深圳市食品污染物监测及食物中毒样本检出的菌株,均按GB/T4789.10—2008对其进行生化鉴定确定。按NCCLS(2006版)进行K—B法药敏试验,同时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用全自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仪进行金葡菌肠毒素的检测。结果从185株中检测到9株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菌株;对红霉素等3种药物的耐药率呈现上升趋势,对利福平耐药率呈现下降趋势,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呈现波动状态。食品来源的菌株与食物中毒来源的菌株对头孢西丁等4种药物的耐药率有显著性差异。食品污染物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金葡菌肠毒素阳性率分别为49.4%和81.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食源性金葡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普遍具有多重耐药。食物中毒来源的金葡菌产毒率和耐药率高于食品污染物来源的菌株。  相似文献   
93.
大鼠心肌细胞分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一种易于判断酶解终点的分离大鼠心肌细胞的方法。方法成年SD大鼠麻醉后开胸取出心脏,分别采用传统的Langendorff灌流装置和本实验室改进的Langen-dorff灌流装置,于恒温37℃灌流消化液(含0.6%胶原酶B,0.6%BSA,30μmol.L-1Ca2+的台氏液)分离细胞,并采用IonOptix单细胞动缘检测系统检测细胞功能。结果传统的Langendorff灌流装置分离细胞,酶解时间约13~16min,但此法终点难以判断,每次分离的细胞质量差别较大,且不耐钙,收缩的稳定性较差。而以改进的Langendorff灌流装置分离细胞易于确定消化终点,细胞成活率大于80%,在含1.8mmol.L-1Ca2+的台氏液中存活率也高达50%。给予电压15V、频率1Hz、波宽4ms的持续电刺激时,其在1000s内收缩舒张功能稳定。结论经改造的Langendorff灌流装置分离的心肌细胞成活率高,可控性强,结果稳定,能够更好地用于检测细胞收缩舒张功能的实验。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深圳市食品污染卫生状况,为卫生主管行政部门发布食品安全预警系统提供及时、客观的科学依据。方法用传统国家标准法和快速荧光PCR检测方法对抽检的食品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及常见的一些致病苗等微生物指标检测鉴定。结果从随机抽检的324份食品中,分别检出不合格的大肠菌群18份;金黄色葡萄球菌4份;沙门菌2份;志贺菌2份;致泻性大肠杆菌8份,空肠弯曲菌2份,副溶血性弧菌1份。结论深圳市食品在微生物卫生指标总体是安全的,食品被污染程度较轻;但少数卫生指标不合格,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特别是夏季,要加强监管监测,以防出现大规模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5.
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O157:H7的rfbE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用FAM荧光剂标记探针的5’端,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O157:H7的反应体系,应用于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共检测11种细菌。只有大肠杆菌O157:H7有荧光信号,其余10种全无荧光信号,且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DNA灵敏度为64fg,菌液灵敏度为59cfu/ml或2cfu/PCR反应体系。应用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反应体系检测10株O157:H7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无干扰。对89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5份O157:H7实时PCR阳性,其余样品为阴性,检测仅需2h。5份阳性样本,经传统方法培养,有3份检出大肠杆菌O157:H7。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引起腹泻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和构成特点及其流行情况.方法:采集腹泻患者粪便,进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空肠弯曲菌和弧菌培养鉴定和血清定型检测;对其中水样便且病原菌检测阴性的标本进行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荧光PCR检测.结果:在2 627份粪便标本中,共检出肠道病原菌257株,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42株(55.3%),副溶血弧菌97株(37.7%),沙门菌17株(6.6%),志贺菌1株(0.4%);未检出霍乱弧菌和空场弯曲菌;5份标本同时检出2种病原菌.在668份病原菌检测阴性的水样便标本中,有274份检出肠道病毒,其中诺沃克病毒180份(65.7%),轮状病毒77份(28.1%),星状病毒15份(5.5%)和肠道腺病毒2份(0.7%);4份同时检出轮状病毒和诺沃克病毒.结论:腹泻病原微生物类型复杂多样,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诺沃克病毒感染居多,加强腹泻病原微生物的常规检验对腹泻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同时应用传统细菌培养方法和改良分子信标方法检测食物中毒致病菌,为突发事件现场的调查处理及患者的治疗提供信息。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广东卫生防疫《病原微生物学检验常规》和改良分子信标方法进行检测。结果:15份食品工人肛拭子及3份患者呕吐物均未检出致病菌。在111份患者肛拭子中,66份检出肠炎沙门菌,检出率为59.46%。37份可疑食品和剩余食品中5份检出肠炎沙门菌,18份生产加工环境样品中1份检出肠炎沙门菌。结论:此起食物中毒是面包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糕点食品污染肠炎沙门菌而引起。改良分子信标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为传统方法提供检测方向信息,以及为现场疫情处理提供实验室依据。需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定期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及健康体检,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98.
脉冲凝胶电泳分型在伤寒暴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深圳市某区伤寒暴发在不同厂区,不同来源的伤寒沙门菌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建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行同源性分析,并与表型分型比较。方法:对深圳市某街道社区10个工厂的伤寒患者分离的28株伤寒沙门菌,根据不同厂区、不同来源的伤寒菌株,采用传统的生化分型、血清学分型,肥达反应,药物敏感分型,荧光PCR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生物学分型的技术进行研究。结果:从93例发热现症病人的血和粪便中分离出28株伤寒沙门菌,肥达反应阳性(“O”≥1∶80;“H”≥1∶160;)59例,分离出伤寒沙门菌患者中,肥达反应阳性19例。从伤寒沙门菌菌株中抽取4个工厂患者中分离的11株伤寒沙门菌和1株乙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了荧光PCR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全基因DNA指纹图谱分析,12株伤寒沙门菌的指纹图谱完全相同,有高度的同源性。对12株伤寒沙门菌荧光PCR检测均呈阳性,28株伤寒沙门菌生化表型相同,血清学分型相同,药敏结果有差异,肥达实验抗体滴度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表型和血清学分型不能进行同源性分析,而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全基因DNA指纹图谱分析,可追溯其同源性,通过12株伤寒菌株的PFGE分型图谱分析,菌株之间有高度的同源性,确认是由相同病原菌引起的一宗伤寒疫情。  相似文献   
99.
深圳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调查与预防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深圳市近年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病原菌的种类、特点和趋势,为检测和预防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对深圳市2003-2005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致病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a中报告的6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中依次是以副溶血弧菌(39.7%)、变形杆菌(15.9)、沙门菌(12.7)、金黄色葡萄球菌(11.1%)、蜡样芽胞杆菌(3.2%)为主要致病菌。结论深圳市为沿海城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以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为主,今后在对食品污染监测时,可重点监测上述致病菌,开发快速检测方法,这样可为预防、处理和治疗食物中毒赢得时间,确保食物中毒病人及时得到治疗,保障病人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一种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于2002年11月16日最早发现于广东省佛山市,随后广东多个城市均出现SARS病例.广东省共发生SARS病例1 511例,死亡58例.我国共发生SARS病例5 326例,死亡346例.全世界共3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SARS病例8454例,死亡792例.2003年2月下旬,香港、德国和美国的实验室通过病毒分离培养、电镜、RT-PCR检测和免疫荧光抗体检测,发现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又称SARS病毒,SARS-Cov),是导致SARS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