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目的对深圳市2004—2011年伤寒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用药和追踪传染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法对42株伤寒沙门菌进行2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并用PFGE对其进行分子分型。结果42株伤寒沙门菌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吩、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氯霉素和四环素17种药物的敏感率均超过90%,对萘啶酸耐药率最高达61.5%。42株伤寒沙门菌株可分为SZ0001~SZ0028共28个PFGE型别,其中流行优势型为SZ0023型别。结论结合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PFGE分子分型结果可以判断伤寒疫情的优势株型。  相似文献   
72.
目的 优化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分析菌株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按照标准化的Lm-PFGE方法进行预实验,根据结果对实验方法进行一系列调整.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Apal和Ascl酶对菌株进行酶切,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获得电泳图谱,利用BioNumerie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优化后电泳图谱质量明显提高.22株LM被内切酶ApaI分为16种带型,被内切酶AseI分为17种PFGE型.两种酶分别将深圳的10株LM分为9种带型. 结论建立了高分辨力、稳定可靠的Lm-PFGE分型方法.深圳的LM属于多个克隆群的散发流行.  相似文献   
73.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一双重实时荧光PCR同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0157:H7,应用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方法根据GeneBank公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序列和大肠杆菌O157:H7rfbE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建立改良分子信标一双重实时PCR检测体系。结果双重荧光PCR反应体系检测15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7株大肠杆菌O157:H7,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两种细菌检测互不干扰。对8762份大便、食品等标本进行检测,315份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实时荧光PCR阳性,其中286份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阳性;31份标本大肠杆菌O157:H7实时荧光PCR阳性,其中26份大肠杆菌O157:H7培养阳性。从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果仅需要时间2h~1d。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肠道传染病的初筛,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深圳市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的主要种类、密度、以及感染率和感染类型的分布情况,为钩端螺旋体病防治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方法参照国标WS290-2008《端螺旋体病诊断标准》和广东卫生防疫90年增刊《病原微生物诊断标准》,采集动物脏器和血清进行病原学分离培养和抗体检测。结果从深圳市罗湖、福田、南山、宝安等4个区捕获的448只鼠肾中分离出一株钩端螺旋体,鉴定为爪哇群。4区的鼠血清平均抗体阳性率依次为24%、62.5%、15%、20.81%,分属10个群,其中以波摩那群最高,占44.06%、爪哇群次之。结论深圳市鼠类动物钩端螺旋体隐性感染水平较高,需继续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及血清学检测方法。方法 收集SARS临床诊断病例咽漱液标本 2 3份和血清 10 8份 ,应用SARS冠状病毒分子信标RT 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分别进行了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2 3份SARS患者咽漱液用分子信标RT PCR检测 ,阳性 10份 ,阳性率为 4 3 4 8% (10 /2 3)。IFA法检测血清中SARS冠状病毒IgM抗体阳性率 (17 78% )明显低于ELISA法 (6 8 89% ) ,两者IgM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χ2 =2 3 94 ,P <0 0 0 5 ) ,两者IgG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χ2 =0 78,P >0 0 5 )。结论 IFA用于SARS病毒IgM检测 ,敏感性比ELISA差。IgM抗体检测宜于发病 10d后取标本 ;IgG抗体检测适于发病 2周后取标本。分子信标RT PCR可发展成为一种快速的SARS诊断检测方法 ,抗体检测简便、快速 ,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用改良分子信标-荧光PCR检测法和传统方法对引起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的致病菌进行检测,为突发事件现场调查处理及患者的治疗及时准确提供信息和依据. 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和广东卫生防疫1990年增刊<病原微生物学检验常规>[1]和自行设计研究的改良分子信标-荧光PCR等检测方法进行. 结果 在某大学实验餐厅采集了3名厨房熟食间工作人员的肛拭子及手拭子均未检出可疑致病菌,在实验餐厅厨工10份和餐厅工作人员32份及食物中毒患者28份肛拭子中,检出鸭沙门菌29份(其中学生9份,实验餐厅厨工3份,实验餐厅工作人员17份),检出率为41.43%,23份可疑食品和7份剩余食品及10份生产加工场所环境涂抹拭子中,在1份剩余食品(烧鸭)检出鸭沙门菌. 结论 改良分子信标-荧光PCR检测法能快速准确的为传统方法提供检测方向信息,为现场疫情处理措施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77.
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原学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将疑似猪链球菌感染患者血液、脑脊液进行增菌培养,对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染色形态观察、A P I Strep20生化鉴定,并合成引物检测人感染猪链球菌特异性16SrRNA基因片段、2型猪链球菌特异性夹膜多糖编码基因片段cps2J、溶菌酶释放相关蛋白编码基因片段mrp、细胞外蛋白因子编码基因片段cf、溶血素基因片段sly以及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片段gapdh。结果将患者脑脊液中分离的病原菌,经A P I20Strep生化鉴定编码为0640473,证实为猪链球菌2型。PER扩增结果也证实是猪链球菌2型,基因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注册的猪链球菌2型序列同源性在96%以上。结论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原学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符合猪链球菌2型。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2009年深圳市沙门菌的菌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B/4789.4-2003沙门菌的检测方法进行菌株的分离和鉴定,阳性菌株用纸片扩散法(K-B)检测抗生素耐药性,结果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相关文件标准判断。结果 119株沙门菌共由29种血清型组成,其中鼠伤寒沙门菌52株,占43.7%,肠炎沙门菌18株,占15.1%,其它49株占41.2%。119株沙门菌对美洛培南(100%)最为敏感,其次为亚胺培南(99.2%)、左旋氧氟沙星(96.6%)、头孢噻腭(91.6%),耐药率最高的依次为利福平(100%)、萘啶酸(61.3%)、四环素(54.6%)、氨苄西林(50.4%),中介率最高的为替卡西林/克拉维酸(26.9%)。结论合理使用各种抗生素以减缓细菌耐药对其的筛选压力,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79.
目的对引起一起食物中毒的蜡样芽孢杆菌进行快速诊断和分子分型。方法对中毒人员的呕吐物、肛拭子、可疑食品等样品用国标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同时采用自主建立的荧光PCR方法进行快速检测。所分离的菌株PCR扩增vrrA基因多态性位点,产物进行基因双向测序和比较分析。结果在10份呕吐物、肛拭子、可疑食品中用传统方法和荧光PCR方法同时检出8份蜡样芽孢杆菌阳性,生物分型为10型。PCR测序结果显示它们有99%的同源性。结论这是一起食用了由蜡样芽孢杆菌10型污染的食品引起的呕吐型食物中毒,用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基因cesB为检测靶标的荧光PCR方法可以快速灵敏地对此类食物中毒进行初步诊断。以vrrA基因为多态性位点的PCR基因测序方法可用于蜡样芽孢杆菌的分子分型和食品污染源的准确追踪。  相似文献   
80.
深圳市1993-2002年霍乱弧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深圳市1993—2002年霍乱弧菌菌株的相关性。方法 60株霍乱弧菌基因组DNA经Not Ⅰ酶切,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获得电泳图谱,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60株霍乱弧菌被分为39种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聚类分析将大部分菌株分为A、B两群。结论 深圳地区霍乱弧菌存在紧密相关的流行克隆群。霍乱弧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有助于霍乱的主动监测和传染来源追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