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9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22篇 |
内科学 | 15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20篇 |
外科学 | 43篇 |
综合类 | 36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112.
听神经病与前庭上、下神经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患者伴发前庭上、下神经损害的特点,分析其与AN的关系。方法检测70例AN患者的眼震电图(electronystagmography,ENG)及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观察VEMP波形、潜伏期及振幅,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前庭神经受损与AN患者听力损害程度、年龄及病程的关系。结果70例(139耳)AN患者中VEMP引出38耳(27.3%),未引出101耳(72.7%),ENG冷热试验半规管功能正常106耳(76.3%),异常33耳(23.7%),两种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VEMP引出的38耳中,左、右耳的潜伏期均值P13为24.54±5.388及25.17±6.068ms,N23为31.38±5.766及32.02±6.058ms,对照组P13为17.04±1.781及17.49±2.291ms;N23为25.05±2.864及25.81±3.273ms,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左、右耳的振幅均值为60.16±34.732及43.83±31.288μV,对照组为147.16±50.026及135.66±54.737μV,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N患者VEMP是否引出与听力损害程度有相关性(P<0.05),与年龄及病程无相关性(P>0.05)。AN患者ENG的半规管功能是否正常与病程有相关性(P<0.05),与听力损害程度及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AN患者伴发前庭下神经损害的几率远大于前庭上神经,表现为VEMP波形未引出或潜伏期延长、振幅低;VEMP是否引出与听力损害程度有相关性,ENG的半规管功能异常与病程有相关性,提示AN患者听神经病变极易累及前庭下神经及其终器球囊;VEMP与ENG联合应用可对AN伴发前庭神经病变的范围作出较全面可靠的评估,应作为AN诊断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13.
目的通过观察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AP大鼠肺组织和原代培养肺泡巨噬细胞(AM)中的表达及与TNF-αI、L-1β水平的关系,探讨EGR-1在AP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于胆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的牛磺胆酸钠溶液。检测血清TNF-αI、L-1β水平,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肺组织湿重/干重比,并对肺组织进行EGR-1免疫组化染色。另将原代培养AM分成4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胰弹性蛋白酶进行刺激,检测EGR-1在AM的表达,并检测培养液中TNF-α、IL-β浓度。结果①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EGR-1表达随AP病情加重而增强,并与反映AP病情及肺损伤各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②AM表达EGR-1程度与培养液TNF-αI、L-1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EGR-1在AM中的表达有ERK1/2信号途径的参与。结论EGR-1可能在AP并发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介导炎性细胞因子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4.
115.
116.
肝吸虫性胆道梗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梗阻的病因多以结石或肿瘤为主 ,中华分枝睾吸虫引起者较为少见 ,尤其是在其非流行地区更加容易被忽视。我院近 5年来外科收治 2 1例因中华分枝睾吸虫感染导致胆道梗阻的患者 ,现就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2 1例 ,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7例 ;年龄 12~ 39岁 ,平均 2 4 1岁 ,均为四川籍。全部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疼痛、乏力、纳差、发热 ,15例曾反复出现黄疸。 13例经大便查出中华分枝睾吸虫卵 ,其中 5例为术后以积卵法查出 ;7例术前经鼻胆管胆汁取样及 6例术后经T形管胆汁取样查出虫卵 ;所有病人均行B超… 相似文献
117.
中青年脑梗塞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青年脑梗塞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与老年者有众多不同。现将我院1992年元月~1998年元月收治的一例脑梗塞中88例中青年脑梗塞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诊断标准依据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分类草案》,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MRI确诊为脑梗塞。男59例.女29例,年龄22~45岁,平均36.5岁。初发梗塞81例,复发7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例;有糖尿病史5例;有高脂血症病史16例;有风心病史8例;有偏头痛病史6例;有口服避孕药史3例;有脑外伤史2例;有吸烟史51例;有饮… 相似文献
118.
27例空回肠出血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经手术证实的27例空回肠出血患进行分析,探讨空回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方法:27例空回肠出血患分别进行B超、小肠气钡造影,选择性血管造影,术中肠镜等检查,最后均以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出血原因中,肿瘤14例(51.9%),血管发育不良5例(18.5%),Meckel憩室4例(14.8%),Crohn's病3例(11.1%)空肠非特异性溃疡1例(3.7%),术中肠镜检查6例,阳性诊断率为83.3%(5/6),阳性符合率为100%,选择性动脉造影12例,阳性诊断率为66.7%(8/12),阳性符合率为87.5%;气钡双重造影17例,阳性诊断率为23.5%(4/17),阳性符合率为100%;B超检查27例,阳性率为25.9%(7/27),阳性符合率为85.7%,结论:肿瘤为空回肠出血的主要原因,除传统的诊断方法外,B超在空回肠出血的诊断中也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9.
2005年7月—2008年8月我院对32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治疗过程中对胆汁淀粉酶(amylase,AMS)进行了检测,发现胆汁AMS增高对SOD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0.
目的:通过观察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在大鼠不同程度AP及AP发病后不同时间肝组织的表达,及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与肝实质酶水平,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与AP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先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即A、B、C、D组,分别于胆总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3h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清、肝脏组织。另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即E、F、G、H、I组,5%牛磺胆酸钠溶液胆管内逆行注射,分别于注射后1h、3h、6h、12h、24h处死动物,同上留取标本。检测血清AST、LDH、TNF-α、IL-1β水平,并对肝组织进行EGR-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A、B、C、D4组动物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肝实质酶AST及LDH水平均随着牛磺胆酸钠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上升;(2)肝组织EGR-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不同程度AP组,EGR-1表达量随AP病情程度加重而逐渐增加,并与反映AP病情指标如肝实质酶、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且表达部位也有所不同。EGR-1在AP发病后不同时间肝组织的表达,具有极明显的细胞种类与部位的差异。结论:EGR-1可能与AP时伴发的肝脏损害有关,其机制可能与其介导炎性细胞因子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