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彩超诊断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彩超对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0孕周以上孕妇6 50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心脏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等切面,观察胎儿心脏结构及血流有无异常。结果:共查出有典型声像图表现的复杂先心病20例,生后复查或引产后解剖证实。结论:超声检查能够发现多种类型的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异常,是产前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EMS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合乳腺癌分子分型及各项临床病理参数,分析EMS1 mRNA表达水平在乳腺癌组织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94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EMS1 mRNA相对含量,以乳腺癌癌旁组织EMS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值为界限,乳腺癌组织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采用ELIVISON二步法,对乳腺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并根据基因聚类分析进行分子分型;分析EMS1基因表达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及各项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EMS1 mRNA平均表达水平为0.578±0.105和0.397±0.079,高表达率为60.6%(57/94)。Basal—like型乳腺癌中EMS1平均表达水平最高,与其他分子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MS1 mRNA高表达与患者年龄≥50岁、绝经后和腋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与肿瘤大小、肿瘤分级和TNM分期状况无关。结论:EMS1基因可能是乳腺癌的一种新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3.
地氯雷他定联合白芍总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白芍总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地氯雷他定5mg,1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口服白芍总苷0.6mg,3次/d。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时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0.0%,与对照组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6例。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白芍总苷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健康新农村框架构建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医疗保障制度和公共支持是影响农民健康的四个主要因素。文章针对这四个主要因素,提出了以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为主线,以公共支持为支撑,通过四者的有机结合来构建“健康新农村”的整体框架,逐步建立起农村安全的公共卫生环境、可及的医疗服务、公平的医疗保障和有效的公共支持,并就我国农村卫生建设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肾结石患者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 RIRS)后复发恐惧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完成RIRS治疗的的103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评估患者的复发恐惧水平[参考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自制复发恐惧量表评估]与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分析肾结石患者RIRS后复发恐惧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 相较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肾结石患者的复发恐惧量表各维度(触发因素、应对策略、心理痛苦)评分与总分均降低,相较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肾结石患者的复发恐惧量表各维度评分与总分均降低(P<0.05);相较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肾结石患者的SCSQ积极项目评分升高,SCSQ消极项目评分降低,相较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肾结石患者的SCSQ积极项目评分升高,SCSQ消极项目评分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肾结石患者RIRS后复发恐惧各维度评分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成人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3例确诊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依据病情予对症、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肌内注射α-2b干扰素100万单位,每日1次肌内注射,联合利巴韦林(利巴韦林)0.4/d,溶于10%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治法同上,同时给于vitC、vitB与支持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后对体温变化、皮疹出齐及皮疹消退时间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在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出齐、皮疹消退及减少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成人麻疹能明显缩短病程、临床疗效满意,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