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0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19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405篇
内科学   19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48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科学   191篇
综合类   699篇
预防医学   272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239篇
中国医学   314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91.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G-FNAB)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870例患者共1 024个常规超声筛选高度可疑恶性的甲状腺结节行UG-FNAB,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 024个可疑甲状腺恶性结节中,UG-FNAB检查结果阳性结节902个,阴性结节122个。手术病理结果示恶性结节918个,良性结节106个。UG-FNAB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3,P=0.261)。UG-FNAB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为97.71%(897/918)、特异度为95.28%(101/106)、阳性预测值为99.45%(897/902)、阴性预测值为82.79%(101/122)、准确率为97.46%(998/1 024)。870例UG-FNAB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UG-FNAB对于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闫军放  郝丽  张凌  姚力  李铎 《安徽医学》2016,37(4):389-392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α-Klotho蛋白在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入选14例因尿毒症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而在中日友好医院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患者,并收集增生的甲状旁腺50枚;5例甲状腺癌患者因甲状腺手术而连带切除的甲状旁腺5枚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甲状旁腺α-Klotho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甲状旁腺相比,增生的甲状旁腺α-Klotho蛋白表达显著减少(30.3%VS 9.9%),且随着甲状旁腺病理程度的进展而进一步下降(弥漫性增生12.2%,结节性增生10.1%,腺瘤样增生8.2%)。结论尿毒症患者增生的甲状旁腺α-Klotho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可能在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文章阐述了计量仪器在血液流变学中的发展及应用情况.分别就计量仪器在血液和血浆粘度、血流的测量以及血液成分测定和特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指出不同计量仪器的原理及使用特点等.最后总结了计量仪器在血液流变学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比较不同热卡供给对脓毒性休克病人预后的影响,以期为脓毒性休克病人提供最佳热卡供给。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脓毒性休克病人行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资料,将病人按非蛋白热卡供给量分为A组、B组2组。A组喂养方式为渐进式喂养,入ICU第3天热卡达到目标热卡的70%,逐渐增加热卡到第7天达到目标热卡。B组喂养方式为等热卡喂养,入ICU第3天达到目标热卡,第3天到第7天目标热卡喂养。两组入院时一般资料相近,蛋白提供量相似。分别记录两组病人每日热卡供给量、蛋白供给量,第1天及第7天营养指标、肝肾功、血糖、胰岛素用量,记录住院期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ICU时间、院内感染率、ICU病死率、28 d病死率等并进行比较。探讨热卡供给量与脓毒性休克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 两组给予7 d营养支持后,A组的胰岛素用量少于B组[20.00(0.00,50.00)IU比50.00(0.00,70.00)IU],A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比B组短[(7.69±6.80)d比(12.44±14.02)d],A组的住院时间比B组短[(18....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十全大补汤加减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十全大补汤加减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同时联合十全大补汤加减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6.
辅助生殖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各种输卵管操作技术已逐渐被IVF、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SCI)两种技术所取代,无精及少精症的患者可通过从睾丸取精子注入卵子而获得后代,为男性不孕带来了福音.但越来越多的中心开展ICSI治疗各种类型的不孕症,使许多遗传病的基因通过ICSI跨越了自然选择而直接传给后代,引起了医学家们的忧虑,随后产生了植入前诊断(PGD).随着多学科的互相渗透,发育遗传学及细胞工程在生殖医学中日趋扮演重要的角色,核移植、克隆技术和胚胎干细胞技术成为ART未来的发展前景,为许多困扰人类的医学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了解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正常人心搏出量计算方面的准确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30例正常人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及主动脉瓣下 1cm处的流量分别进行测量 ,并将所得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主动脉瓣口心搏出量为 ( 4 5 .8± 4.1)ml ,主动脉瓣下 1cm处心搏出量为 ( 5 0 .9±5 .3)ml,二尖瓣口搏出量为 ( 5 2 .0± 6 .1)ml。Keuls检验示二尖瓣口搏出量与主动脉瓣口搏出量数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 <0 .0 1) ,与主动脉瓣下搏出量数值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主动脉瓣下搏出量数值与主动脉瓣口数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理论上不受心室形态及运动状况的影响 ,可准确、简便地计算左室二尖瓣口及主动脉瓣下的流量 ,及时反映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8.
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腹腔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同时治疗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6年5月共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合并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5孔法。均先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再行胃底折叠术,其中9例行Nissen胃底折叠术。5例行Toupet胃底折叠术。最后行LC。结果14例都一次性地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无出血、腹腔感染、胆漏等并发症。随访1—29个月,无食管狭窄、切口疝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如无手术禁忌证,一期行腹腔镜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建立定量多重PCR技术检测缺失型与重复型迪谢内肌营养不良(DMD)患者和携带者。方法:采用定量多重PCR方法(18对引物:exon1、3、4、6、8、12、13、17、19、43、44、45、47、48、50、51、52、60)对80例DMD患者及其母亲和20例正常成年男性进行DMD基因分析。结果:检出率为62%,52%(42/80)的患者为DMD基因缺失,其中40%(17/42)的DMD基因缺失患者的母亲为携带者;9%(7/80)的患者为DMD基因重复,100%(7/7)的DMD基因重复患者的母亲为携带者。结论:定量多重PCR是一种准确、快速、简便检测缺失型和重复型DMD患者及携带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检测临床孕妇外周血标本中49种常见氨基酸与酰基肉碱的浓度,分析主要妊娠疾病的氨基酸、酰基肉碱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15~2016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收治的78例孕妇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妊娠期疾病分为正常对照组31例、妊娠疾病组47例。妊娠疾病组又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1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组,20例)和GDM+HDP组11例,利用液相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分析18种氨基酸与31种酰基肉碱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检测的氨基酸及酰基肉碱水平比较,有12项指标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包括甘氨酸(Gly)、谷氨酰胺(Gln)、色氨酸(Trp)、丙酰基肉碱(C3)、丙二酰基肉碱/3-羟基丁酰肉碱(C3DC/C4OH)、丁酰基肉碱(C4)、异戊酰基肉碱(C5)、己酰基肉碱(C6)、己二酰基肉碱(C6DC)、辛烯酰基肉碱(C8∶1)、十四烷酰基肉碱(C14)、3-羟基十六烯酰基肉碱(C16∶1OH)。其中Gly、Trp、C3、C3DC/C4OH、C4、C5、C6、C6DC在正常对照组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妊娠疾病组(P0.05)。结论妊娠疾病可以导致体内多种氨基酸和酰基肉碱的代谢水平表达差异,可能与其影响氨基酸与酰基肉碱的代谢通路有关。相关分子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