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目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肌内效贴治疗产瘫患儿"产瘫肩"畸形的疗效。方法:44例产瘫Narakas分型1~4型患儿随机分入肌内效贴组和常规治疗组各22例。2组均采用运动疗法,进行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内效贴组还给予肌内效贴进行贴扎治疗。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时,对患儿的肩胛下角-躯干轴线夹角、盂肱夹角、Mallet评分和Gilbert分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个月后,肌内效贴组肩关节解剖结构得以改善,肩胛下角-躯干轴线之间夹角和盂肱夹角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常规治疗组改善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2组Mallet评分和Gilbert分级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效贴组的Mallet评分差值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不仅能改善产瘫肩畸形,并且有助于提高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2.
小儿脑性瘫痪主要存在运动功能不良和姿势协调障碍,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和肌力的异常。脑瘫儿童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可严重影响患儿的站立和行走能力,并可导致肌肉挛缩和关节畸形。合理运用下肢矫形器是改善患儿下肢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小儿脑性瘫痪运用下肢矫形器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初步评价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对臂丛神经移位术后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产瘫)患儿腕背伸功能的疗效.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选取30例行臂丛神经移位术后的产瘫患儿,在服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患侧桡侧腕长伸肌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评定患儿腕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和桡侧腕长伸肌自发肌电均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例患儿全部获得随访,腕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治疗前为(0.00±14.20)°,治疗后为(24.57± 13.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桡侧腕长伸肌自发肌电均值治疗前为(69.57±39.57)μV,治疗后为(529.30±293.17)μV,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有助于改善臂丛神经移位术后产瘫患儿的腕背伸功能.  相似文献   
94.
强制性运动疗法是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康复治疗技术,已被证实对多种疾病的功能障碍有效。目前对CIMT的了解仍然有限,近年来研究者们就CIMT的具体作用机制和相关的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将从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方面对CIMT的可能作用机制、相关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等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CIMT的相关临床应用及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明确3D扫描容积法测量上肢远端体积的可行性,分析其评定者间信度和效标关联效度。方法 2022年1月至3月,由1名未接触过3D扫描容积法和排水法的康复治疗师(操作者A)经过培训后,分别使用手持式3D激光扫描仪和溢水杯,对PVC材质上肢远端模型进行体积测量。分别记录两种方法各操作30次的时间,采用累积和分析法(CUSUM)绘制两种操作方法的学习曲线,以曲线顶点为界,划分为学习提高阶段和熟练掌握阶段,记录两种方法达到熟练掌握阶段所需次数以及熟练掌握阶段的操作时间。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招募20例健康受试者,由2名康复治疗师(操作者A、操作者B)经过培训后,分别使用手持式3D激光扫描仪测量双侧上肢远端体积,由操作者A使用溢水杯测量双侧上肢远端体积。结果 3D扫描容积法学习曲线的拟合曲线(R2=0.984)在操作8次时到达顶点;排水法学习曲线的拟合曲线(R2=0.494)在操作5次时到达顶点。熟练掌握阶段,3D扫描容积法操作时间较排水法短(P <0.05)。2名操作者使用3D扫描容积法2次测量双上肢的组内相关系数均为0.979 (P <0.001)。3D扫描容积法测得体积与排水...  相似文献   
96.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将1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入组时、发病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对患者进行功能综合量表(FCA)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与康复组在入组时FCA总得分、运动功能评分和认知功能评分在统计学上均未见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的FCA总分从发病后1个月、3个月到6个月逐渐增高,但只有1个月和3个月比较时有显著性差异;康复组亦呈现出逐渐恢复的趋势,但其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次评定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FCA运动功能评分只有1个月和3个月比较时有显著性差异,而康复组各次评定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且恢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对照组FCA认知功能评分无明显增加,各次评定之间比较也未见显著性差异;康复组认知功能评分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呈现逐渐增加趋势,但只有1个月与入组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独立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
韧带愈合与生长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韧带损伤是膝部的常见运动创伤,尤以内侧副韧带(MCL)和前十字韧带(ACL)多见。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1—3]:MCL和ACL损伤后的愈合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在中央实质部完全断裂后,MCL可自然愈合,有时不需手术介入;而ACL损伤后,即使手术缝合断端...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研究不同介入时机康复对脑出血患者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05 年6 月~2011 年6 月入住康复病房的108 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时收集每位患者病史,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因、发病时间、出血部位、入院时间、出院时间等),并根据康复介入时机分成:早期、中期、晚期和后遗症期康复组。出入院时评估患者手部Brunnstrom分级和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分。结果早期和中期康复组康复治疗后手部Brunnstrom分级明显进步(P<0.01),晚期和后遗症期康复组疗效不明显(P>0.05);但4 组康复治疗后MBI 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康复介入时机越早的组,手部Brunnstrom分级和MBI 评分增加值越大。结论康复治疗可不同程度地促进手功能和ADL 改善,早期康复治疗介入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运用面部运动疗法结合穴位按压治疗贝尔面瘫的有效性。方法58 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9)。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增加面部肌肉运动疗法和穴位按压治疗。治疗前、治疗2 周和治疗4 周时两组分别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分和疗效评估。结果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9.62±12.15) d,观察组为(25.63±11.56) d,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完全恢复率58.6%,观察组72.4%,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F=176.578, P<0.001)。两组相比,仅治疗2 周时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始终存在低于对照组的趋势。结论面部运动疗法结合穴位按压治疗有促进贝尔面瘫恢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