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了解河北省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污染状况及耐药性的变化,为建立VP食源性疾病的预警提供数据基础。方法依据GB/T4789.7—2003对河北省各类水产品进行VP分离,用API20E进行生化鉴定,同时用纸片法进行耐药性监测。结果363份样品检出108株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29,8%,2005—2007年检出率逐年降低,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x^2=44.42,P〈0.01)。分离菌株对诺氟沙星和氯霉素100%敏感,对氨苄西林、链霉素、磺胺、阿米卡星显示高度耐药,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4.4%。结论河北省水产品VP污染严重,继续加强VP食源性疾病预警,同时加强水产品抗生素使用的管理,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的建立及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后,对河北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建立的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部分,2005~2007年在全省9个监测点采样并检测了七大类(生肉、熟肉、乳制品、面米食品、非发酵豆制品、水产品和蔬菜)共2238件样品。结果:检出5种致病菌,总阳性率16.49%。其中沙门菌7.0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25%,副溶血性弧菌30.86%,大肠杆菌O157:H7 0.78%,金黄色葡萄球菌7.93%。水产品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阳性率39.14%,其次是生肉阳性率22.51%,面米食品阳性率13.89%,乳制品阳性率6.67%,熟肉阳性率6.51%,非发酵豆制品阳性率1.96%,蔬菜阳性率1.20%。结论:河北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相当严重,水产品、生肉阳性率非常高,是重要的危险食品。沙门菌血清型别多,较分散,各市不同。排前五位的血清型是山夫登堡沙门菌、鸭沙门菌、德比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1993年6月起,首次应用天然促红细胞生成素(天然EFO)治疗肾性贫血。经4a来l临床观察研究.证明其疗效显,现将资料完整的36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肾脏病的防治实验研究中常测定协尿素氛(BuN)和血肌研(Bcr)作为监测肾功能状态的指标,但常用动物、尤其小动物的BuN、Bcr正常值的测定迄今报导甚少。已有的可参考资料所测动物的样本亦较小。非专门测定BuN、Bcr的文献所报导的BuN、Bcr正常对照值出入又很大。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观察到,BuN、Bcr的正常值除受饮食等因素影响外,似还受一些其他因素干扰,应予深究和明确,以增加实验结果的可比性与准确性。为此,我们测定了200只SP。gu。Dawlcv成年大鼠的BuN和Bcr的正常值,并分析了与性别、体重的关系。1.方法200只Sprague、Da…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河北省淡水鱼中香港海鸥型菌的分布现状及耐药性。方法含头孢哌酮32μg/ml的血平板进行分离,API20NE和VITEK GNI+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纸片扩散法。结果 429份鱼类样本中,检出8株香港海鸥型菌,总检出率为1.86%(8/429),其中草鱼的检出率为5.43%(5/92),鲤鱼为0.53%(1/189),鲫鱼为2.08%(2/96),其他淡水鱼未检出(0/52)。药敏结果显示8株香港海鸥型菌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克林霉素、甲硝唑耐药,对多粘菌素B、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红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四环素、环丙沙星、磺胺、氯霉素敏感。结论河北省淡水鱼存在香港海鸥型菌的污染并显示一定程度的耐药,应加强监测和预警,防止香港海鸥型菌病在河北省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河北省食品中污染的主要沙门菌菌株间的同源关系,特建立了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通过PFGE分型研究在我省建立沙门菌DNA指纹图谱基因库,以便将来对不同来源的沙门菌DNA图谱进行即时比较,确定同源性,进而确定食源性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范围等,为从根本上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对2005~2007年间我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从各类食品样品中分离出的7种主要沙门菌(山夫登堡沙门菌、鸭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德比沙门菌、伊鲁木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用蛋白酶K和TE缓冲液提取菌体DNA后,用Xba 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胶块,然后在CHEF-DRⅢ型仪器上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电泳条件为0.5 ×TBE电泳缓冲液、冷却温度14℃、initial switch 2.16 8,final switch 63.8 8,time17hours,angle=120,6volt/cm.应用H9812作为脉冲场凝胶分子量标准.结果我省7种主要沙门菌存在的PFGE型别较多,各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远,在同种沙门菌间相似性系数最小值为4.4%,但也有同源菌株存在.结论7种主要沙门菌均未显示流行趋势,同时也表明PFGE是一种灵敏、可靠的研究沙门菌分子流行病学的基因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热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短暂高热(脑温40℃)在脑缺血再灌流不同时间对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制的大鼠脑温调控装置,分别于大鼠局部脑缺血1b,再灌流2h,24h,48h,对大鼠进行短暂的高热或常温处理,高热或常温处理后24h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2h后测脑梗死体积。结果 大鼠脑缺血再灌流2h时,40℃高热可导致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大,神经功能显著恶化,而再灌流24h或48h后高热对脑损伤的作用不明显。结论 脑缺血后,短暂高热仅在再灌流早期对缺血性脑损伤有加重作用。高热加重缺血性脑损伤的时间窗可能仅限于脑缺血再灌流后24h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建立一种快速方便的检测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及其毒力基因的方法。方法 结合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的群特异鉴定方法GS-PCR,与副溶血弧菌致病相关的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并优化多重PCR检测方法。用已知的大流行菌株和非大流行临床分离株,对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等性能的评价。并对224株食品分离株和3株临床分离株副溶血弧菌进行了再鉴定。结果 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有群特异PCR标识基因和tdh扩增条带。而其他细菌扩增结果呈阴性。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5 CFU/ml。对实验室保存的224株食品分离株和3株临床分离株进行再鉴定表明,其中5株为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其中3株为tdh阳性、trh阴性,2株tdh、trh均阴性。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为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及其毒力基因的快速大规模检测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资料对正常妊娠的围产期母婴的锌铜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目的是:①探讨正常妊娠的围产朔母婴锌铜含量,提供本地区的本底值;②探讨围产期发锌铜含量在母婴间的相关性;③探讨发锌铜与血锌铜的相关性。于1986年6月至1987年5月测定母婴头发96对,脐带血45份。对象择选与标本采集:对象为我市妇产科医院正常妊娠孕母,健康无合并症,年龄在20~30岁,产期检查正常,血HBsAg阴性;37~42周顺产的婴儿,出生后无窒息,体重2500~4000克,随机抽样96对母婴。孕母临产前及婴儿出生48小时内分别采集枕部距发根1~2cm内的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