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外科手术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前放化疗在降低直肠癌局部复发率方面体现出一定疗效。对于术前放化疗在直肠癌综合治疗中的价值,临床医师还需要从外科角度理性认识,术前放化疗可能增加术后吻合口漏并发症发生率、排便功能障碍发生率,关于放化疗后手术间隔时间的选择,需要平衡放化疗治疗效果和手术切除质量的关系,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的病人观察等待策略需要在严格遴选、良好沟通和密切随访下进行,对近临床完全缓解病人的直肠瘢痕或浅溃疡病灶实施局部全层切除手术需谨慎,以质量控制和降低局部复发率为目标的直肠外科新技术,如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可能在优化直肠癌围手术期治疗策略,降低直肠癌病人治疗经济负担方面具有一定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索3种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及贲门失弛缓症行Heller肌切开后抗反流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1995年12月~2005年3月对55例胃食管反流病人和6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共施行腹腔镜抗反流手术61例.其中男23例、女38例,平均55岁.单纯反流性食管炎11例;滑动型食管裂孔疝伴反流性食管炎38例,旁疝型食管裂孔疝伴反流性食管炎1例,混合型食管裂孔疝伴反流性食管炎5例,贲门失弛缓症6例.术前常规行胃镜与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者61例,加行食管测酸、测压检查者50例.腹腔镜单纯胃底折叠术11例(Nissen式1例、Toupet式10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44例((Nissen式12例、Toupet式32例).Heller肌切开+Dor胃底折叠术6例.其中在腹腔镜下还联合实施了胆囊切除术4例,腹腔粘连松解4例,腹股沟隐性疝高位缝扎1例,食管下段血管瘤、胆囊及阑尾切除1例,胆囊及左肾切除1例,Heller-Dor术+肝血管瘤和胆囊切除1例.结果全组病人平均手术120 min(60~360min),术中平均出血15 mL(10~100mL),术后日平均引流20 mL(10~100mL),平均住院7 d(5~12 d).其中前10例使用电刀者平均用时210 min(180~360min),中转开腹1例;后51例使用超声刀者平均用时100min(60~180 min).术中脾被膜划破出血2例,13例Nissen式胃底折叠术后有1例出现吞咽困难,1个月后缓解.53例随访病人中51例不再需要服药.其中6例Heller肌切开Dor胃底折叠术病人术后第2天即可顺畅进食,且无反流.结论与传统的经胸或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和贲门失弛缓症行Heller肌切开后病人具有心肺干扰小、麻醉难度低、创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和疗效好等突出优点.经过不断改进手术设计和加强训练可使手术时间迅速缩短一半以上(由180~360 min降至60~180 min).手术疗效方面Toupet式胃底折叠术优于Nissen式胃底折叠术,Heller肌切开后加行Dor胃底折叠术可有效地起到抗反流作用.  相似文献   
23.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临床疗效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84例患者无手术死亡,81例完成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3例(3.6%)。左、右半结肠切除术各5例,乙状结肠切除术29例,直肠前切除术35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0例。手术时间平均246min(150—360min),出血量平均198ml(20~1000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2.9d(1~6d)。淋巴结切除数平均15个(5—28个),直肠前切除术肿瘤下切缘长度平均4.5em(2—7cm),切缘均阴性。吻合口漏2例(2.4%),右侧输尿管损伤1例(1.2%)。无穿刺孔和切口肿瘤种植。术后平均随访29个月(6~51个月),肿瘤相关死亡10例(11.9%)。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可以达到根治切除肿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107例同种原位肝移植肝动脉重建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手术中肝动脉重建技术的要点和影响肝动脉重建结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 10 7例肝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肝脏移植手术中可能影响肝动脉重建的因素 ,以及肝动脉重建的技术要点。结果肝脏移植术中肝动脉重建与外科手术方式相关。供肝动脉的完整性、供体受体动脉的重建方式以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是影响肝动脉重建结果的重要因素。结论供肝动脉的质量、动脉的重建方式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是肝动脉重建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2008年全世界新发胃癌98.96万例,居癌症发病第4位。近年来,尽管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等内科治疗手段飞跃发展,手术仍然是胃癌患者获得治愈的主要方法。近20年来,随着内镜、腹腔镜及达·芬奇机器人等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微创理念逐渐深入外科治疗的各个领域,在某种程度有替代传统开腹手术的趋势。微创治疗的优势不仅确保了胃癌外科治疗的根治性,而且可将手术创伤最小化及术后生命质量最大化。目前胃癌常用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包括:内镜治疗、腹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等。但对于个体化的患者,是否适合微创治疗以及适合哪种微创治疗,常需多个学科专家共同讨论,而其中外科医生是否具有微创理念及其对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的掌握程度,决定了患者的最终治疗是否科学。本文将胃癌分为早期和进展期分别对胃癌的各种微创外科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和论述,旨在基于循证医学证据与同道共同探讨胃癌的微创外科治疗理念,使我国胃癌微创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经提肛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xtralevator abdom inoperineal excision,ELAPE)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初步应用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7例接受ELAPE的低位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病人平均手术时间280min,平均出血量150mL,术中未发生医源性肠管穿孔,切除标本均无"外科腰",术后会阴切口延迟愈合1例,肠梗阻1例。结论 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可降低术中穿孔发生率、可能降低环周切缘阳性率,短期随访预后良好,有望成为治疗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推荐术式。  相似文献   
27.
腹腔镜辅助或手助结直肠癌根治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总结腹腔镜根治术治疗13例结直肠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2年11月-2006年4月13例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肠癌10例,Duke’s A期4例,Duke’s B期6例;直肠癌3例,均为Duke’s A期。结果13例结直肠癌根据肿瘤大小分别采取腹腔镜辅助根治术10例,手助腹腔镜根治术3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死亡病例。随访1—36个月,平均17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依据肿瘤大小和部位选择腹腔镜辅助或手助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可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
直肠特殊的淋巴引流特点决定了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的范围和方式。对于低位直肠癌是否应行预防性LLND目前仍存在较大分歧和争议。LLND可能降低直肠癌局部复发率,但同时也增加了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且对远期生存的改善仍不确定。结合术前影像学评估和充分的多学科讨论,把握好LLND的指征,预防性LLND仍有其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29.
LC术后胆囊管残余结石三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囊管残余结石是指胆囊切除不完全所遗留的过长的胆囊颈管内残留结石,该类患者常在术后具有较典型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表现。我科自1999—2004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余结石患者3例,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45~60岁。2例术前2周内有急性炎症发作  相似文献   
30.
目的:当今诊治结直肠癌的各个学科快速持续发展的发展,单靠一个学科很难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方案,多学科专家组诊疗模式对结直肠癌的诊治在欧美国家被推荐应用甚至定为法规,而在中国关于多学科专家组诊疗模式(MDT模式)对结直肠癌诊疗影响的临床资料尚无。方法:595例连续结直肠癌病例分为MDT前模式组(297例),MDTh后组(298例),收集包括:TNM分期、组织分型、检测淋巴结数目和阳性数目,放疗、化疗、CT术前分期等。结果:淋巴结检出数量、CT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在实行MTD后明显优于施行前,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否实行MDT、淋巴结检出数量、TNM分期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对结直肠癌病人实行MDT管理模式对肿瘤术前分期、预后改善有明显影响,而且促进了学科间交流与合作,确保了病人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科学的、合理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