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内科学   2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目的观察不同理化因素对人芽囊原虫体外生存和发育的影响。方法将人芽囊原虫感染者新鲜粪便定量分成若干份,分装于有盖小平皿中,设自然因素及常用消毒剂试验组,用直接涂片法镜检,以原虫数量和细胞活度为指标,观察自然因素(温度、湿度、紫外线、渗透压)和化学消毒剂(HCl、酒精、碘酒、新洁而灭)组人芽囊原虫的生长发育情况,记录实验结果并照像。结果低温、高温、干燥及消毒剂均可致人芽囊原虫数量减少,细胞活度降低,而紫外线照射和低渗对原虫数量和细胞活度无明显影响。结论低温、高温、干燥和常用消毒剂对体外人芽囊原虫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72.
阴道毛滴虫长期培养传代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阴道毛滴虫长期传代培养的适宜条件,为教学、科研提供实验虫株. 方法制备肝浸液培养基,改良培养方法,接种培养后,观察虫的密度与培养时间、培养基体积、培养温度以及灭活血清和未灭活血清对虫株发育繁殖的影响.结果 本实验成功培养传代达3年以上,前期培养1年内,虫株适应新的生长环境.后期为培养1年后,虫株培养达到稳定,优化培养条件,培养保存时间达到16天.结论 长期传代培养阴道毛滴虫,适当降低培养温度、减少培养基内虫体的密度、增加培养基体积能有效的延长体外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73.
阿奇霉素对体外弓形虫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阿奇霉素体外抗弓形虫的作用效果。方法:在细胞培养板里,将小鼠肾细胞作为弓形虫速殖子的滋养细胞,加入不同药物浓度的阿奇霉素(实验组)和乙酰螺旋霉素(阳性对照组),用细胞计数和染色方法测定药物对弓形虫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结果:药物作用72h后,当阿奇霉素浓度为0.625mg/L时,相对抑制率为13.12%,虫体死亡率为10.61%,乙酰螺旋霉素浓度为3.125mg/L时,相对抑制率和虫体死亡率分别为3.14%和0.85%。两种药物的浓度与作用效果均成正相关。结论:阿奇霉素对体外弓形虫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在常量药物浓度下,阿奇霉素对弓形虫的杀灭作用比乙酰螺旋霉素明显。  相似文献   
74.
人芽囊原虫 (Blastocystichominis)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曾长期被误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人酵母菌 ,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 ,该虫是寄生在灵长类、哺乳类等和人类肠道内可致病的原虫。我们于2001年12月~2002年1月对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门诊就诊的205例病人 ,用生理盐水涂片法和碘液染色涂片法进行粪便检查 ,发现10例人芽囊原虫感染者 ,现报道如下。1病例情况本组10例人芽囊原虫感染者年龄为12~57岁 ,平均40.8岁 ,男7例 ,女3例 ,城镇居民6例 ,农民4例。临床表现 :10例感染者中8例有消…  相似文献   
75.
76.
湖南省湘西州食品药品监管局近年来坚持“预防为主,疏堵结合”的方针,以确保安全为目标,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取得食品药品安全零事故、行政执法零诉讼、监管人员零违纪的“三零”佳绩。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南宁市小学生肠道线虫病的感染情况及相关流行因素。方法收集区、市郊两小学1-6年级学生粪便,用生理盐水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聚法镜检普查肠道寄生虫,阳性者再行水洗沉淀法检查。同时,以采访形式对检查对象进行相关流行因素调查。结果南宁市小学生肠道线虫总感染率为19.16%。其中市郊从1年级至6年级依次为23.19%、28.00%、33.82%、31.89%、24.66%和27.14%,平均为28.07%;市区小学生依次为9.59%、8.82%、13.75%、12.00%、9.72%和10.59%,平均为10.82%。结论南宁市郊小学生的肠道线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市区,以三年级的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78.
药物与抗AFP抗体联接物治疗晚期肝癌Ⅰ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人AFP IgG分别与5-Fu、MMC和PDD联接成的化学免疫联接物,治疗经病理诊断的原发性肝癌21例。病人接受AFP IgG蛋白量12.75~355.5mg,平均117.5mg。结果肝占位病变缩小28.5%,血清AFP下降52.3%(其中转阴14.2%),症状改善22.2%。治后一年生存率19%,中位生存期5.7月。毒副反应:白细胞减少19%,血小板减少4.7%,血清SGPT升高23.8%。对心肾功能无影响。治疗期间及停药60天观察无任何变态反应出现,观察结果表明:以马抗人AFP抗体与化疗药物联接,制备的生物“导弹”,临床应用安全,可以进入Ⅱ期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79.
引言用植物血凝素(PHA)作皮肤试验可诱发迟发性超敏反应,无需致敏。尽管其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但癌症病人的PHA反应情况与其预后有关,一般是阳性反应的预后较好,反之较差[1]。在体外PHA是一种致淋巴细胞转化的因子,特别是T淋巴细胞比较敏感。用PHA刺激的体外淋巴细胞转化可作为一个测定T细胞功能的指标[2]。肿瘤病人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低于对照组的转化率。上述PHA激发的都只是淋巴细胞一般的反应,表明淋巴细胞功能的一个方面,而直接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则更有理论和实际的意义。本实验用微量细胞毒试验来测定肝癌病人和正常人的淋巴细胞在PHA作用下对体外传代的人肝癌细胞系的杀伤力。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广西、海南和云南三地微小按蚊之间的基因差异。方法 从三地单雌线蚊虫提取DNA,然后分别用AvaⅠ、Bam HI、Pst Ⅰ、Bgl I、Hinf I和HaeⅢ6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进行琼脂电泳分析。结果 三地微小按蚊的AvaI、Bam HI和Pst I酶切区带有差异,Bgl I的酶切区带完全相同,而Hinf I和Hae Ⅲ两种酶不显区带。结论 三种微小按蚊有基因结构差异,Ava 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