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WHO规定的标准基础治疗方案(ABCDE)及PCI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hBNP,90s匀速静脉注射冲击量1.5 μg/kg,0.0075μg ·kg-1·min-1维持静脉注射48 h;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脑钠利肽(BNP)、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利用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评价左心功能及左室重塑;观察治疗后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hBNP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1周血浆BNP及cTnI水平(均P<0.05);能显著缩小LVEDV及LVESV,提高LVEF(均P<0.05);能降低30 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P<0.05).结论 rhBNP能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压力、容量负荷、心室重构、心肌缺血并减少30d 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AMI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42.
张宏梅  田丽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4):3242-3243
护患沟通工作对医患关系的融洽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1],护患有效沟通能缓解医患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笔者在20 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与患者、家属、陪侍人进行全方位的有效沟通,总结出避免医疗纠纷发生,化解医患、护患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3.
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82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40例 ,接受硝酸酯类、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 42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两组治疗时间均为 (2 8± 2 )天。观察两组症状、动态心电图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更好 ,显效率更高 ,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 ;联合治疗组缺血发作次数、ST段最大下降幅度、总缺血时间减少更为明显 ,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能更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 ,明显减少缺血发作次数、ST段最大下降幅度和总缺血时间 ,副反应轻。联合治疗是更安全、有效和完善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血浆Hcy水平 ,对 50例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 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MI组和对照组血浆Hcy水平分别为 (1 6 73± 4 0 1 ) μmol/L和 (1 0 87± 2 95) μmol/L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在 3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AMI患者中 ,多支病变组 (≥ 2支血管病变 )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 [(1 7 2 5± 4 .86) μmol/Lvs (1 2 .2 3±5 1 7) μmol/L ,P <0 0 5]。 结论 高Hcy血症可能是AMI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 ,且冠脉病变越严重 ,血浆Hcy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在常规抗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螺内酯对伴左心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改变,了解螺内酯对EH患者心肌胶原纤维代谢的影响。方法71例伴左心室肥厚的EH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35例,接受钙离子阻滞剂、13受体阻滞剂、ACEI和抗血小板药物等常规药物治疗。螺内酯组3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螺内酯。2组的治疗时间均为24周。测量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血清PICP、PⅢNP和LVMI。3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常规治疗组和螺内酯组治疗前的PICP、PⅢNP和LVMI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常规治疗组和螺内酯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ICP、PⅢNP和LVMI均明显下降(P〈0.05和0.01),但螺内酯组下降更为明显,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观察期间,常规治疗组和螺内酯组患者血钠、血氯、血肌酐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常规抗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螺内酯能进一步降低伴左心室肥厚的EH患者血清PICP和PⅢNP水平以及LVMI,副作用轻,是安全、有效、更理想的高血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6.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乐园,幼儿园每天的活动安排,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一生的影响.合理有效的一日活动安排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让孩子在玩中学、做中乐,无忧无虑的度过在园中的每一天.一日活动的安排需要经过精心的策划,才能切实发挥活动的效果,那么如何进行幼儿一日活动的有效安排.本文结合多次幼儿一日活动经验,根据活动结果,着重探讨了怎样进行一日活动的有效安排.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ECT)与动态心电图(Holter)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40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ECT及Holter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CT及Holter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7.5%与56.3%,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特异性分别为62.5%与87.5%(P>0.05),准确性分别为82.5%与62.5%(P<0.05)。结论对于难以接受CAG的患者,结合ECT及Holter综合分析可提高对冠心病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和血脂水平改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OMI患者及48例正常对照者血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 同时检测血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结果 OMI患者血中T3,T4,FT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TC,TG,LDL-C,apoB,LP-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HDL-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各指标与甲状腺素各指标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OMI患者甲状腺降低,可能是OMI的继发性改变,胆固醇水平增高是OMI的致病因素。血脂水平的变化与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的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其血清水平及老年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ACE基因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清ACE水平,对5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与4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组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61vs0.46,P<0.05),血清ACE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31.0±11.1)U/Lvs(25.1±10.0)U/L,P<0.05]。血清ACE水平依次为DD型>ID型>II型。DD型与ID型及DD型与II型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CE水平有关,DD基因型者血清ACE水平显著升高,D等位基因可能是老年高血压发病的遗传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127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行PCI(PTCA/PTCA+支架术),观察疗效,测定CRP和VEGF在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127例患者共安置支架146枚,支架全部成功地置入靶血管病变部位;有2例双支病变患者因导丝不能通过前降支狭窄部位放弃,4例患者发生无再流现象,手术成功率为95.3%。CRP的水平术后增加142.9%,而VEGF术后减少31.9%。结论PCI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是满意的,监测血清中CRP和VEGF可了解治疗效果和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