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28篇 |
免费 | 499篇 |
国内免费 | 24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7篇 |
儿科学 | 94篇 |
妇产科学 | 31篇 |
基础医学 | 306篇 |
口腔科学 | 116篇 |
临床医学 | 799篇 |
内科学 | 455篇 |
皮肤病学 | 75篇 |
神经病学 | 403篇 |
特种医学 | 25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643篇 |
综合类 | 1836篇 |
预防医学 | 813篇 |
眼科学 | 80篇 |
药学 | 597篇 |
32篇 | |
中国医学 | 555篇 |
肿瘤学 | 3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192篇 |
2022年 | 244篇 |
2021年 | 327篇 |
2020年 | 203篇 |
2019年 | 194篇 |
2018年 | 199篇 |
2017年 | 128篇 |
2016年 | 166篇 |
2015年 | 149篇 |
2014年 | 365篇 |
2013年 | 247篇 |
2012年 | 260篇 |
2011年 | 275篇 |
2010年 | 284篇 |
2009年 | 262篇 |
2008年 | 246篇 |
2007年 | 327篇 |
2006年 | 302篇 |
2005年 | 330篇 |
2004年 | 285篇 |
2003年 | 266篇 |
2002年 | 177篇 |
2001年 | 209篇 |
2000年 | 234篇 |
1999年 | 216篇 |
1998年 | 154篇 |
1997年 | 146篇 |
1996年 | 129篇 |
1995年 | 133篇 |
1994年 | 103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80篇 |
1991年 | 79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66篇 |
1988年 | 49篇 |
1987年 | 47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7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5篇 |
1960年 | 10篇 |
1959年 | 7篇 |
1957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91.
目的分析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MMT)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MMT依从性较差者为病例组,依从性较好者为对照组,应用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问卷(CIDI-3.0)、Beck抑郁问卷(BD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对昆明市9个MMT门诊符合条件的受治者进行调查。结果病例组156人,对照组270人。单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况(P〈0.05)、职业情况(P〈0.05)、现住址居住时间(P〈0.05)、偷吸毒品(P〈0.05)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职业[比值比(OR)=2.610,95%可信区间(CI):1.378-3.983]、偷吸海洛因(OR=3.468,95%CI:2.084-5.769)、重度抑郁终身患病率(OR=4.276,95%CI:1.222-14.961),自我讨厌感:对自己丧失信心(OR=1.164,95%CI:1.066-2.817)、对自己失望(OR=1.882,95%CI:1.300-3.323),丧失兴趣:兴趣比以往减少(OR=1.709,95%CI:1.093-2.673)、丧失大部分兴趣(OR=2.895,95%CI:1.448-5.778)为治疗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治疗依从性好的受治者中,有自杀意念的比例较高,无职业、偷吸海洛因、重度抑郁终身患病率、自我讨厌感、丧失兴趣可能为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2.
背景长期心尖部起搏患者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疗效差。目的评价右室中位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右心室心尖部组(RVAP组)和右室中位间隔部组(RVSP组),经过长期随访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全因死亡率、新发心衰和新发房颤发生率。结果:经过46.9±9.6个月随访,RVSP组与RVAP组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VAP组比较,RVSP组新发心衰和新发房颤显著下降(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RVAP新发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VSP患者长期预后较好,可作为RVAP的替代起搏位点。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比较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产妇60例,随机均分成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组30例(A组)和单纯硬膜外麻醉CEA组30例(B组)。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罗哌卡因2mg和芬太尼25ug,然后硬膜外腔置入导管3cm,B组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1%罗哌卡因和芬太尼2ug/ml总量20ml。两组完成均经硬膜外导管接上微量泵(PCA),以6ml/h的速度0.1%罗哌卡因+芬太尼0.2mg 50ml泵入。记录镇痛效果、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产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对镇痛效果评估、运动神经阻滞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年龄、体重、身高、孕期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HR、MAP相同,镇痛效果A组I级多于B组(P<0.05),产妇自我评估达到I级无明显差异(P<0.05),运动神经阻滞无明显差异,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1]无差异,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与单纯硬膜外(CEA)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满意,但CSEA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94.
患者男,36岁,住院号235126。患者自1936年初渐起心悸、烦躁、多汗、多食及易饥。同时出现双下肢胫前皮肤增粗、变厚,从左腿开始,最初约小指大小,逐渐增大。查T_3,T_4高于正常而诊断为“甲亢”,服甲丛硫氧嘧啶治疗。症状控制后于同年12月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此时双侧胫前增粗的皮肤面积约手掌大小。术后未再出现明显甲亢症状,但胫前皮肤增粗变厚速度明显加快,外观呈树皮样,波及到头颈部,并随病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老年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短期内出血转化(HT)的风险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43例老年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根据发病后90 d内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43例和非HT组100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延迟(OR=5.088,95%CI:1.050~24.650,P=0.043)、溶栓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6 s(OR=4.977,95%CI:1.126~21.992,P=0.034)、病变位置为前循环(OR=3.629,95%CI:1.059~12.427,P=0.040)、病因为心源性栓塞(OR=3.788,95%CI:1.312~10.939,P=0.020)、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3.788,95%CI:1.312~10.939,P=0.013)是老年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短期内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OR=0.107,95%CI:0.012~... 相似文献
996.
张璟郭尧乔娟蒋冠华郑可欣任彦超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2,(6):86-90
目的 调查郑州市老年人参与“共享养老”意愿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老年人参与“共享养老”意愿问卷、电子健康素养量表,便利选取郑州市中原区、惠济区、二七区、管城区和金水区50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郑州市老年人“共享养老”意愿总分平均得分为(104.36±23.31)分,与日常生活能力呈负相关(r=-0.202,P<0.01),和电子健康素养呈正相关(r=0.488,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电子健康素养(t=11.596,P<0.001)和了解养老服务相关政策主动性(t=1.988,P<0.05)是城市老年人参与“共享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老年人参与“共享养老”意愿处于一般水平,可通过提升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和了解养老服务相关政策的主动性,提高城市老年人参与“共享养老”的意愿,从而更好地满足其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研究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在成骨分化过程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对EphA2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终浓度1mg/L的Pg-LPS与MC3T3-E1共培养,分别在第3、7、14天3个时间点,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测定EphA2的表达和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并通过PNPP法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RT-PCR结果提示,在第3天和第7天,实验组比对照组EphA2基因表达分别增高4.5倍和1.3倍,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成骨标志物ALP和Sp7基因表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但Runx2和ColⅠ基因的表达则无明显差异。但是在第14天,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EphA2和成骨相关基因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Western-Blot结果提示,在第7天实验组比对照组EphA2蛋白表达增加。结论:Pg-LPS对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在成骨分化的早期和中期能够促进EphA2的表达,但是在成骨分化晚期对EphA2的表达则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99.
1000.
<正>2016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首次将分子遗传学标志物应用于中枢系神经统肿瘤的分类与分型,其中星形细胞肿瘤分为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分级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分级Ⅲ级)和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WHO分级Ⅳ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