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作者自1993年至1996年2月收治8例床突脑膜瘤,经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均获全切,无手术死亡及致残。文中讨论了该手术入路的应用及改进,显微外科手术技巧的应用:手术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即扩大蝶骨嵴切除范围和扩大骨窗范围,在硬膜下切除肿瘤,从肿瘤基底探查,以双极电凝阻断其血供,再行囊内分块切除肿瘤。对于已包裹颈内动脉者,先从其远端找到肿瘤与血管的界限,按其解剖平面,可将肿瘤分离,分块切除。作者认为,用扩大翼点入路及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这种难度较高、术中意外和术后并发症较多的肿瘤,有较大的优越性,它对肿瘤基底部暴露好,易于控制肿瘤血供,对额叶、颞叶牵拉小,可较清楚地显示颈内动脉及其分支,较顺利地、安全地达到肿瘤全切除。文中还讨论了术前影像学检查对手术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7岁,头痛1月,加重伴呕吐1周。无发热、抽搐、视力下降及阳性体征。头颅CT检查:大脑左侧枕叶可见一个椭圆形低密度病灶,约3.0cm×4.0cm×6.5cm,CT值19Hu,可见完整的囊壁,较光滑,病灶周围水肿带明显,左侧侧脑室受压移位,中线结构明显右移;增强后囊壁有明显强化,病灶内CT值19.7Hu.未见强化。考虑为左枕叶脑脓肿。局麻下行钻颅脑脓肿穿刺引流术,抽吸出草黄色囊内液约20ml。扩大切口及骨窗,发现左忱皮层下3cm处有一囊性肿块,灰黄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 和血管紧张素Ⅱ(AT- Ⅱ) 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RIA) 检测75 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0 例非颅脑损伤患者和30 例健康者的血浆中AVP和AT- Ⅱ含量,进行分析和观察其临床意义。结果 75 例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浆中AVP和AT- Ⅱ含量明显高于非颅脑损伤组( P< 001) ,非颅脑损伤组高于健康者组( P< 001) 。急性颅脑损伤组中AVP和AT- Ⅱ含量与GCS评分负性相关。结论 AVP和AT- Ⅱ参与了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病情越严重,血浆中AVP和AT- Ⅱ含量越高。提示AVP和AT- Ⅱ也可作为观察急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椎管内肿瘤为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如能获得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多较理想。现将我科自1957年至1982年9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48例椎管内肿瘤,作一分析讨论。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本组男性407例,女性241例,男女之比为1.69:1。发病年龄最大70岁,最小19个月,平均年龄为39岁,以40~50岁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1997年、1998年分别收治临床上少见的有症状侧脑室室管膜下瘤各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病例摘要例1:女性,34岁,头痛、头晕1月余入院。体检:神志清,双侧视乳头水肿,余未见异常。头颅MRI:左侧侧脑室内近孟氏孔处占位病灶,直径3cm,...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胰腺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测定30例重型损伤和30例中型颅脑损伤患1-7d,8-20d,21-30d的两组血清泻 酶值并观察胰腺CT影像学的动态变化,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组血清淀粉酶值在1-20d显升高,与中颅脑损伤组相比P<0.01,随颅脑损伤的康复下降而趋于正常,CT检查发现重型颅脑损伤组中胰肿胀积流发生率高,与中型颅脑损伤组相比P<0.01,但随颅脑损伤的康复亦好转,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常合并一过性胰腺损伤。  相似文献   
19.
20.
脑星形细胞瘤增殖活性的研究:FCM分析和PC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的增殖活性,及星形细胞瘤的DNA倍体特性、细胞周期分布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和PCNA免疫染色对50例星形细胞瘤新鲜组织标本进行FCM检测以及PCNA阳性表达的研究。结果(1)FCM测定结果示Ⅰ~Ⅳ级星形细胞瘤的异倍体率分别为9.1%、12.5%、30.8%和80%。Ⅰ~Ⅳ级星形细胞瘤的s期比例(SPF)分别为14.12±4.89%、15.91±16.64%、25.18±14.80%、41.92±17.84%。(2)正常对照组均未见PCNA阳性表达;Ⅰ~Ⅳ级星形细胞瘤的PCNA-LI分别为28.64±13.75%、45.75±22.14%、64.38±19.17%和83.7±6.99%。结论(1)FCM直接评估星形细胞瘤的增殖活性,异倍体和SPF有助于病理分级。(2)PCNA-LI可作为评估增殖活性的良好指标,尤其在Ⅰ级与Ⅱ级判别困难时,PCNA-LI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