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8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7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328篇
内科学   214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95篇
外科学   137篇
综合类   796篇
预防医学   297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265篇
  4篇
中国医学   268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对厦门口岸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厦门口岸入境有发热等症状的旅客进行登革病毒检测,登革热感染个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感染地主要为东南亚国家,感染者中劳务人员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口岸应建立登革热传入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对旅行者加强健康干预措施,降低登革热输入和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情况,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2010-2012年64431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 3年共发生医院感染2636例,医院感染率为4.09%(2 636/64 431);感染部位以上、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综合ICU、肾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为感染高发科室;革兰阴性菌仍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细菌,占52.48%(689/1 313).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医务人员培训、规范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侵入性操作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3.
1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病人住院天数、满意度与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的病人满意度和舒适度较对照组高。结论舒适护理提高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了病程,使病人受益、社会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分析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共102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微弹簧圈栓塞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40例治愈、8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25例治愈、13例有效、1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4.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无论是住院时间还是手术时间,明显较短(P<0.05)具备显著差异。结论在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选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方式能起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16.
目的:观察维生素C对肺结核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疾病复发的影响。方法:招募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标准化治疗方案(2HRZE/4HR);观察组采用2HRZE/4HR+维生素C治疗方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痰菌转阴、血常规、影像学改变、肺功能恢复、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观察组(n=66)治疗后痰菌转阴率(97.0%)、病灶缩小率(89.4%)和空洞闭合率(97.0%)显著高于对照组(n=68,86.8%、75.0%和67.6%,P<0.05)。观察组结核症状消失时间[(10.7±1.3)d]、肺功能指标复常时间[(13.5±1.4)d]显著短于对照组[(7.6±1.2)d和(10.1±1.3)d,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7.3%)和肝损伤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45.6%和35.3%,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3.1%)显著低于对照组(13.2%,P<0.05)。结论:维生素C辅助治疗肺结核可有效改善肺结核患者痰菌转阴率、不良反应和药物肝损伤,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继发性肾源性异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术前通过高频超声、99mTc-MIBI甲状旁腺核素显像、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评估异位甲状旁腺的解剖位置及动脉血供情况,采用介入栓塞的方式阻断其供血动脉,从而使其逐渐缺血坏死失去功能。 结果第1例患者的异位甲状旁腺通过介入栓塞治疗后,其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迅速下降,血钙、血磷亦迅速下降,皮肤瘙痒、周身骨痛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第2例患者因供血动脉显示不清,加之术中难以配合,仅完成部分血管栓塞,其PTH、血钙、血磷等指标呈一过性下降,但最终疗效不佳。 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异位甲状旁腺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相对可靠、安全性高的方法,成功的关键是术前明确定位及供血动脉,术中尽量完全栓塞其供血动脉,但其长期有效性尚需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18.
目的用细胞共培养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建立新型抗HIV-1药物筛选方法,并判断这种方法在筛选抗HIV-1药物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把JLTRG细胞和H9/HTLV-ⅢB细胞按照不同比例共培养24,48,72和96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绿色荧光强度和密度,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绿色荧光的表达,并确定培养体系中最佳细胞比例和培养时间。通过选出的最佳条件结合药物半衰期检测恩夫韦肽(T20)和依非韦伦(EFV)的有效性及药物半数抑制量(IC50)。采用HIV-1P24抗原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毒载量,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法判断其与药物浓度及平均荧光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结果显示,JLTRG细胞与H9/HTLV—ⅢB细胞按照10:1的细胞数量比例共培养72h为最佳培养比例和时间。以T20和EFV对共培养体系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随着T20和EFV浓度的改变,共培养体系中JLTRG细胞感染HIV-1的程度不同,其IC50分别为10nmol/L和5nmol/L。T20和EFV药物浓度与平均荧光强度以及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1,-0.986和-1,-l,P〈0.01);平均荧光强度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986和l,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新型抗HIV一1药物筛选方法具有耗时短、操作方便等优点,可为抗HIV-1药物的筛选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9.
目的:了解长春市乳母膳食特点,评价乳母膳食是否符合营养学要求。方法:运用3天24 h膳食回顾法对251名产后20~22天的健康乳母进行膳食调查,应用金钥匙营养专家系统软件计算宏量营养素、部分矿物质、维生素及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每日平均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推荐摄入量比较。结果: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较高,分别为推荐值的150.20%和131.29%;碳水化合物摄入略低,占推荐值的86.72%;优质蛋白质占64.24%。矿物质中铁、硒、铜、磷摄入量较高,分别占推荐值的131.20%、145.78%、138.21%和217.70%;钙、钠、锌较低,分别占推荐值的80.15%、58.01%和75.32%。维生素中Vit B3和VitE摄入较高,分别占推荐摄入量的149.28%和215.05%;而Vit B1、Vit C和叶酸摄入较低,分别占推荐摄入量的77.73%、64.36%和46.95%,其他营养素摄入量较合理。膳食中n-6/n-3 PUFA比值适当。结论:应适当减少脂肪、蛋白质摄入,考虑通过乳制品增加钙摄入,选择含钠、锌及Vit B1、Vit C和叶酸丰富的食物增加其摄入。  相似文献   
120.
目的分析宫颈癌移植瘤小鼠的癌与癌旁组织中miR-15b和miR-16的表达状况以及NF-κB信号通路在宫颈癌癌旁组织活化情况,为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小鼠宫颈癌移植瘤模型,取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以及正常的脂肪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15b和miR-16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NF-κB(P65)蛋白的表达及定位。结果移植瘤造模成功。miR-15b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为32.21±3.6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5.16±1.86和正常组织的1.00±0.12(P0.05),癌旁组织也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miR-16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为28.63±2.3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2.16±1.76和正常组织的1.00±0.12(P0.05),癌旁组织也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在正常脂肪组织中,NF-κB(P65)蛋白主要定位于胞质,而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NF-κB(P65)蛋白主要位于胞核。结论 NF-κB通路及其相关的miR-15b和miR-16可能参与了宫颈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