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4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7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328篇
内科学   214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95篇
外科学   136篇
综合类   794篇
预防医学   297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264篇
  4篇
中国医学   268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二期游离腓骨移植加钢板内固定在 GustiloⅢ型开放性股骨骨折并长段骨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6例GustiloⅢ型开放性股骨骨折并长段骨质缺损患者,早期行彻底清创、外固定架固定骨折,创面分别给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或用无菌敷料覆盖,定期伤口换药。术后根据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分别行植皮、邻近皮瓣转移或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待创面完全愈合,拆除外固定架,二期行游离腓骨移植加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2.5年,平均1.5年。移植腓骨全部成活,股骨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9个月。患肢均恢复正常负重行走,随访期间无再骨折。腓骨供区伤口愈合良好,膝、踝关节功能不受限。无踝关节不稳定及外翻畸形发生。结论早期彻底清创、外固定架固定骨折,待创面完全愈合,拆除外固定架,行游离腓骨移植加钢板内固定是治疗GustiloⅢ型开放性股骨骨折并长段骨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减少药品污染,提高口服药摆药机拆零药品的质量。方法总结并分析使用摆药机时造成药品污染的环节,寻找解决药品污染的途径。结果不容忽视裸露的药片包装易被污染问题,医院药房在使用中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了污染,保证拆零药品质量及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结论随着自动化管理模式的不断推广与发展,摆药机已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趋势,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创建优质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血管外膜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联素对血管内膜损伤后内皮细胞增生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C57BL/6J野生型小鼠72只完全随机分为A组(仅剪开颈部皮肤后再缝合)、B组(给予颈动脉套管结扎)、C组(剪开颈部皮肤后于颈动脉周围移植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脂肪组织)及D组(颈动脉套管结扎同时于颈动脉周围移植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脂肪组织),每组18只.手术8周后处死小鼠,取各组小鼠左颈总动脉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颈动脉内膜增生情况并测定内膜增厚程度,以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的比值表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小鼠颈动脉组织内脂联素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颈动脉组织内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及其磷酸化产物的水平.体外实验将小鼠内皮细胞以5×104个/ml接种于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中,将细胞分为对照组、脂联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重组脂联素100 mg/L)及PI3K抑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重组脂联素100 mg/L和PI3K抑制剂LY29400 250 μg/L),利用标记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的微小RNA(miR-21)模拟物转染小鼠内皮细胞,使其在细胞中呈过表达状态,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内皮细胞的增生情况,比较BrdU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B组小鼠颈动脉内膜增厚程度明显大于A组、C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7±0.09)比(0.82±0.18)、(0.71±0.05)、(1.03±0.06),P值分别为0.023、0.001、0.010].B组小鼠脂联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组、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6) ng/L比(77±5)ng/L、(55±5)ng/L、(70±7)ng/L,P=0.049、0.021、0.027].C组与D组小鼠颈动脉组织内AKT及PI3K磷酸化产物水平较A组与B组降低.体外实验脂联素组内皮细胞的BrdU阳性细胞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分析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接受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对照组为2010年前在本院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的手术方法可以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患者清醒也较快,并发症较少,神经功能恢复好,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比较肘静脉留置针与手背静脉网小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14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前臂肘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行手背静脉网小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2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87.14%(61/70),对照组的为85.71%(60/7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4.29%(10/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57%(2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留置时间、舒适度及置管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前臂肘静脉留置针具有穿刺所需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输液通道畅通良好、液体流速快、导管不易脱出、液体不易渗漏、置管保留时间长及静脉炎发生率低等优点,优于手背静脉网小静脉留置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地奥司明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血栓性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88例血栓性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地奥司明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地奥司明治疗,治疗第3、7天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调查患者对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第3、7天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5%、93.2%,对照组分别为63.6%、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奥司明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血栓性痔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甲胎蛋白(AFP)表达状态胃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的表达水平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收治的346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AFP阳性胃癌(AFPGC)组(AFP≥7 μg/L,28例)和AFP阴性胃癌(non-AFPGC)组(AFP<7 μg/L,318例),并进一步分层为CEA正常组(CEA<3.4 μg/L)和CEA升高组(CEA≥3.4 μg/L)。比较各分组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情况。结果 AFPGC组和non-AFPGC组在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M分期、临床病理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细胞病理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和CA724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GC组CEA≥3.4 μg/L的人数比例高于non-AFPG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GC组和non-AFPGC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个月和31个月,两组生存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0.723,P=0.395)。在AFPGC患者中,CEA升高组除了男性比例显著高于CEA正常组外,其余临床病理特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预后情况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0.267,P=0.605)。在non-AFPGC患者中,CEA升高组中男性、T分期为T3~4期、N分期为N(+)期、临床病理分期为Ⅲ~Ⅳ期,以及CA199≥27 ku/L、CA724≥6.9 ku/L的人数比例高于CEA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升高组和CEA正常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4个月和34个月,两组生存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6.658,P=0.001)。结论 建立基于AFP、CEA联合检测的胃癌亚组分型对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疗效预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Child-Turcotte-Pugh评分(CTP)、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慢性肝衰竭-器官衰竭评分(CLIF-SOFA)以及亚太肝病学会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工作组评分(AARC)评价终末期肝病(ESLD)合并感染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内科综合治疗病情稳定者(A组)和住院期间治疗无效死亡、自动出院放弃治疗、内科治疗无效行肝移植者(B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住院期间临床指标最差值,CTP评分、MELD评分、CLIF-SOFA评分、AARC评分、器官替代治疗(包括机械通气、人工肝支持系统、肾脏替代治疗等)。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4种评分系统预测患者预后效能。结果最终纳入522例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存活381例,死亡141例,病死率为27. 01%。单因素分析显示PLT、TBil、动脉血乳酸、国际标准化比值、CTP评分、MELD评分、CLIF-SOFA评分、AARC评分以及人工肝支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机械通气的患者比例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种评分系统均有较强的预测价值,CTP评分[比值比(OR)=2. 308,95%可信区间(95%CI):0. 640~0. 796,P=0. 016]、MELD评分(OR=0. 632,95%CI:0. 638~0. 814,P=0. 007)、CLIF-SOFA评分(OR=1. 920,95%CI:0. 788~0. 908,P=0. 017)和AARC评分(OR=0. 713,95%CI:0. 751~0. 882,P=0. 005)是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4种评分均能预测ESLD合并感染患者的预后,其中CLIF-SOFA评分的预测效能最强,ROC曲线下面积为0. 848,敏感度为0. 854,特异度为0. 690。结论 CTP评分、MELD评分、CLIF-SOFA评分及AARC评分均能预测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预后,对抗感染治疗有指导作用,其中CLIF-SOFA评分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应用高分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aCGH)对55例不明原因的智力低下或发育迟缓(mental retardation or developmental delay, MR/DD)患儿进行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 CNVs)检测, 寻求与遗传学相关的致病因素, 探讨aCGH对不明原因MR/DD患儿可能的分子病因诊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6月-2013 年12月到本院儿科初步诊断为MR/DD的患儿55例, 应用25~50 K CytoScan HD芯片检测全基因组CNVs, 联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分析致病性CNVs。结果 在55例不明原因MR/DD患者中共检测到21例存在罕见CNVs。通过比对数据库, 21处CNVs确认为致病性CNVs。19例患者携带与MR/DD相关的CNVs。2例为已知综合征患者, 其中1例为Turner综合征, 1例为1p36缺失综合征。结论 基因组CNVs相关的微缺失或微重复是不明原因MR/DD的病因之一, 这些片段均无法被常规染色体G带检查所识别。aCGH可以提高对不明原因MR/DD患儿的分子病因诊断水平, 对深入研究MR/DD病因机制有重要意义, 为患儿预后和家庭再发风险评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