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篇
  2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回顾该院2011年6-7月收治的750例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行无痛分娩的病例材料,对照组随机选取同一时期未行无痛分娩的产妇50例,比较组中产妇的剖宫产率、疼痛程度及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无痛分娩组剖宫产率6%低于对照组28%;疼痛方面,分娩过程中分娩镇痛组疼痛评分(2.5±0.4)分明显轻于对照组(7.5±0.7)分,但缝合会阴切口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产程影响方面,活跃期分娩镇痛组时间(146±20) min短于对照组(247±25) min,而第二产程分娩镇痛组时间(80±16)min长于对照组(53±18)min.结论 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效果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4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激素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以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对应治疗后观察组的好转情况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的方法上加入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3例,采用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沙丁胺醇气雾剂及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气急、胸闷、咳嗽及哮鸣音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患者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5d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21例、显效12例、好转8例及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控制14例、显效13例、好转9及无效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能快速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青少年癌症患者的生活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期刊数据库,纳入关于青少年癌症患者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限制在建库至2019年7月1日。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7),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归纳和整合。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提炼出40个主题,归纳出10个类别,形成2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癌症导致患者心理压力,产生不同的应对态度。整合结果2:希望得到外界支持。结论青少年癌症患者经历巨大的心理压力,家长及医护人员需了解患者内心体验和需求,给予必要的自主权和情感支持,引导其以积极应对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态度适应癌症。  相似文献   
15.
后踝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也是临床治疗的重难点,本研究首次采用新型特殊构型接骨板固定后踝骨折,完成骨折块的加压及固定,与传统内固定方式相比,具有操作较为简单方便,踝关节后方软组织的损伤较小,避免骨折块的破坏等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C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4—2019-02诊治的7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6例采用PCVP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传统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双侧分布情况、骨水泥渗漏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7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5.5(5~7)个月,无椎弓根刺破、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注入量较对照组多,骨水泥渗漏例数较对照组少,骨水泥双侧分布情况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而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C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增加骨水泥注入量及双侧分布率,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术后可取得良好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轻微肝性脑病患者的脑功能网络是否具有小世界网络属性,并通过与健康志愿者比较来检验其脑功能网络的小世界网络属性是否显著改变,以期寻找轻微肝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潜在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已经确诊的32名轻微肝性脑病患者、21名健康志愿者的人口学资料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bold数据。以网络稀疏度为阈值(取值范围为0.05~0.50,以0.05为步长)计算并分析轻微肝性脑病组和对照组的小世界网络参数γ、δ、λ、Cp、Lp以及ACp、ALp。结果:在所选取的网络稀疏度范围内,轻微肝性脑病组与对照组的脑功能网络均具有小世界拓扑属性。以AAL脑模板计算任意两区之间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并对其绝对值进行Fisher-z变换可以发现两组的γ在0.30~0.40阈值范围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δ、λ、Cp、Lp、ACp及ALp虽然没有统计学显著差异,但轻微肝性脑病组的相应小世界网络参数值均小于对照组。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轻微肝性脑病患者的脑功能网络虽然具有小世界网络特性,但已经有向随机网络变化的趋势,说明轻微肝性脑病患者的脑功能网络已经遭到了破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观察距跟骨间韧带前、后束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对12侧成人新鲜下肢标本,离断踝关节,显露出距骨内外踝关节面及跟骨中后部,距骨及跟骨中后部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埋处理.将制好的标本固定于万能生物力学机上,沿与足底平行的方向进行力学加载3次.然后将其中6侧标本切断前束,另外6侧切断后束,重复前述试验步骤.结果 距骨位移以及距骨位移增加量的大小与试验方向有相关性.切断前束后,距骨主要是增加了向前外侧的位移,而切断后束后,距骨增加的位移主要是向前内侧.结论 距跟骨间韧带前、后束的功能各有侧重,究其解剖特点,后束的功能更重要,手术治疗韧带重建时应以后束为主,并应根据后束的走行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20.
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常由于跌倒时手掌着地肌肉收缩撕脱所致。在肘关节后脱位过程中,冠突与滑车相撞或肱肌收缩导致冠状突骨折。2003-2007.年,我们采用保守及手术治疗此类损伤12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