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任玉仙  王风霞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2):1228-1228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多数是1—6个月婴儿,其主要病原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现将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5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肢端坏疽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科学的饮食可减轻B细胞负担,使血糖稳定,并能减少血管并发症,有利于坏疽愈合。但控制饮食决不是"饥饿疗法",甚至有人为了控制饮食减少热量最基  相似文献   
23.
浸润性毛母质瘤在临床上极少见,而巨大型则更为罕见。我们将所见的1例左腮腺区巨大浸润性毛母质瘤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女,34岁。发现左腮腺区包块2个月。2个月前发现左腮腺区一包块,约核桃大小,轻度疼痛,曾在家口服止痛药未做任何治疗。近日肿块迅速增大,半月前出现面瘫、剧痛,靠每日注射镇痛剂维持,门诊以左腮腺癌为诊断收入院。查体:T36.6℃,P87次/min,R22次/min,BP14/9kPa,神志清楚,呈痛苦面容,自动体位,检查合作,心(-),肺(-),肾区无扣痛,肝脾未触及,四肢脊柱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优选丹参木耳降脂复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以丹参素、丹酚酸B、总多糖和出膏率等4个指标综合评价,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 提取方法以加热回流提取最好,提取温度对提取工艺影响最大;最佳提取工艺为:100℃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h,第1次加水60 BV,第2、3次各加50 BV水.结论 本提取工艺合理、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丹参木耳降脂复方的提取.  相似文献   
25.
导尿与留置尿管是临床上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长期以来,护士在为患者导尿时,均临时测量长度,插管后只有操作者了解插入尿道内的长度,因尿管没有刻度,故其他人员难以掌握。我们利用测量尿道口外尿管长度,计算插管长度的方法,对留置尿管引流不畅,但又不能确定插管深度是否适宜提供了数据。方法简单,介绍如下。l方法备塑料尺或用胶布自制软尺,长20~30cm,计算公式如下:插管长度一尿管实际长度一尿道口外尿管长度。一条完整的尿管长41—42cm(因生产厂家不同,长度略有差别)。普通橡胶导尿管只有型号不同,长度均是相同的。ZI$$…  相似文献   
26.
穴位注射治疗紧张性头痛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张性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头痛类型之一。对本病的治疗方法甚多,可暂止而长期疗效欠佳。笔者自1999年~2004年应用穴位注射治疗紧张性头痛54例,并与常规止痛剂治疗组作初步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28.
29.
我院自1995年3月至今应用普乐林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1980年12月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及1979年WHO命名的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64例均为心内科住院病人,有心绞痛反复发作史及缺血性ST—T改变,其中男52例,女12例,年龄38~79岁,平均58±7.1岁。1.2治疗方法:普乐林5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共10天。治疗期间停用一切扩张血管药物或治疗前后用扩血管药物不变。治疗期间有心绞痛发作时可含服硝酸甘油,并记录用量。1.3观察方法及内容…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c-Myc、Bcl-2和Bcl-6蛋白表达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预后影响及在治疗方案选择上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理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c-Myc、Bcl-2、Bcl-6、CD20、CD10及Mum-1,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多因素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及预后分析,分析上述蛋白表达与预后及治疗方案选择的关系。结果 56例PCNSL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OS)25个月,2年生存率为50.0%。COX多因素分析发现,Bcl-2蛋白阳性、c-Myc/Bcl-2蛋白双表达及未予HD-MTX治疗是影响PCNSL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在予HD-MTX治疗的患者中,c-Myc/Bcl-2蛋白双表达和非双表达患者总体反应率(ORR)分别为42.1%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联用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患者中,非生发中心型(non-GCB)患者的ORR明显高于生发中心型(GCB型)(77.8% vs 16.7%,P=0.041)。结论 Bcl-2蛋白阳性表达、c-Myc/Bcl-2蛋白双表达是影响PCNS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D-MTX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可明显延长PCNSL患者生存期,联合BTK抑制剂用于non-GCB型患者可获得较好的OR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