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21.
王银河  王斌  俞杨  朱泽章  朱丽华  邱勇 《中国药房》2012,(48):4575-4577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0例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绝对卧床休息半月,同时口服地奥司明片,每次2片(每片0.45g),tid,用药2周(1个疗程);对照组绝对卧床休息半月,同时以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快速滴注,bid,并以10mg地塞米松加入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qd,用药3d后停药。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4.67%,与对照组治疗效果(87.78%)相当(P〉0.05);2组治疗后腰腿痛、直腿抬高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地奥司明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2.
骨盆肿瘤术后人工全髋关节半骨盆重建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病例介绍患者女,25岁。因左髋部胀痛9个月,左下肢跛行1周,于2003年3月21日来我院就诊。曾在外院行局部理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检查:左臀部及大腿无明显肿胀、畸形,无浅静脉怒张。左坐骨处皮下可触及5cm×8cm的实质性肿块,质硬、不活动,表面光滑,无分叶,压痛,左下肢肌力级。经X线片、CT及病理检查确诊为骨巨细胞瘤(期)。马鞍形人工髋关节假体(LINK公司,德国)为可调式防脱位设计,上方为马鞍形的头与残留髂骨接触,直接承重;下方为假体柄插入股骨干,两者之间有可用于调节肢体长度、防脱位的曲轴型圆柱状的基础部分。假体的屈、伸由马鞍形头与…  相似文献   
23.
拇指Ⅱ°以上缺损 ,手的功能和外观受到严重影响。我院自 1991年起 ,采用拇再造术中一期融合第二足趾远侧趾间关节 ,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本组 16例共 18指 ,男 14指 ,女 4指。年龄 14~ 4 5岁。拇指Ⅱ°~Ⅳ°缺损占 6指 ,Ⅳ°以上缺损占12指。术后 3个月至 2年以上随访 ,均获得良好功能恢复。二、方法 1.游离第二足趾之后 ,血管断离前取第二足趾远侧趾间关节伸趾长肌腱背外侧缘纵行切口约1 5cm ,避免趾背静脉损伤 ,切开关节囊 ,暴露趾间关节后 ,咬除关节面 ,末节趾骨近端修剪成骨栓 ,利用骨膜或关节囊包裹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浅静脉动脉化重建血运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近断端指动脉,与远断端指背、侧浅静脉吻合。总结本组20例21指再植经验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0例21指再植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愈合,外观及功能达优良。结论:浅静脉动脉化重建血运是末节断指再植中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评估南京地区老年低能量骨折(桡骨远端和髋部骨折)患者维生素D[Vitamin D,Vit D; 25 (OH) D]水平,以及补充活性Vitamin D是否可以有效提高血清25 (OH) D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南京鼓楼医院骨折联络服务(FLS)病例中90名老年(≥65岁)患者,桡骨远端骨折49名,髋部骨折41名,受伤后均给予口服活性Vitamin D治疗。分析受伤时和伤后4周的25 (OH) D水平。结果所有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受伤时血清25 (OH) D水平为14.83 ng/m L,伤后4周为21.23ng/m L;在髋部骨折患者受伤时血清25 (OH) D水平为9.92 ng/m L,伤后4周为18.96 ng/m L。结论桡骨远端以及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25 (OH) D水平较低,有可能使肌肉力量下降导致跌倒风险增加,Vitamin D的补充可以有效提高血清25(OH) D水平。  相似文献   
26.
腰椎管内副神经节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神经节瘤为(Paraganglioma)起源于神经嵴细胞,主要分布于头、颈、胸、。肾上腺和腹膜后等有副神经节分布部位。发病率低,文献中报道副神经节瘤病例较少.现将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患者男,20岁.军事训练时不慎摔伤,左臀着地,当即感左髋疼痛.左髋疼痛及周围肿胀20 d后就诊.骨盆X线片未见骨折.B超显示左髂窝液性暗区,不排除脓肿的可能.于受伤后第23天行手术探察,见侧腹膜后方有一血肿,约10cm×5 cm×5 cm大小,包膜完整.血肿清除后置双套管于血肿腔,关闭伤口.  相似文献   
28.
资料患者女性,12岁,2000年11月外伤后出现右髋关节疼痛,无放射痛,休息时疼痛减轻,伴右侧跛行,诊断为骨髓炎,予抗炎处理效果不佳.2001年3月24日在我院骨科住院,查X线片示:右股骨颈见有大小不等密度减低区,骨膜反应不明显;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无实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29.
自身增强可吸收螺钉在松质骨部位骨折固定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自身增强可吸收螺钉在松质骨部位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骨科于1998-06/2005-05采用自身增强可吸收螺钉、棒为37例松质骨部位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自身增强聚乙交酯、聚丙交酯螺钉:螺纹径3.5~4.5mm,杆径2.0~3.2mm,长度25~70mm;自身增强聚乙交酯、聚丙交酯棒:直径2.0~3.2mm,长度30~70mm)。术后以肢体局部功能恢复和不同时期X线片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无一例发生感染、无菌性炎症反应、骨溶解现象。疗效:优27例,良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6.48%。结论:自身增强可吸收聚乙交酯、聚丙交酯螺钉是非承重的松质骨骨折、关节内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其明显的优点在于避免了再次手术,减少了感染机会,使用简便,不干扰放射影像,不影响关节内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