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观察扩大经鼻手术入路中的几个重要解剖标志,为经鼻颅底外科手术入路方案的制定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对10 例尸头标本进行扩大经鼻入路神经内镜解剖, 操作方法为双鼻孔入路,颅底开放范围包括后组筛窦、蝶窦及中上斜坡,外侧完整暴露两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斜坡段。 结果 确认了筛前、筛后动脉的正常解剖位置,探明了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OCR)的解剖构成,内镜下观察重新对海绵窦进行解剖分区,并从经鼻内镜视角对展神经进行解剖分段。 结论 熟悉上述经鼻入路重要解剖标记,对于提高该手术入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
背景与目的:δ-catenin是连环蛋白家族中的新成员,其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δ-catenin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和模式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并应用胶质瘤细胞系探讨δ-catenin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56例Ⅰ-Ⅳ级星形细胞瘤进行了δ-catenin表达检测.并分别采用转染和siRNA干扰的方法调控U251和U87胶质瘤细胞系中δ-catenin的表达,通过Westernblotting、MTF、TransWell和克隆形成实验等对δ-catenin的功能进行研究。结果:δ-catenin表达于正常脑组织的神经元中.但正常胶质细胞和I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中无表达(0%,0/11);在Ⅱ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仅为18%(11/61),明显低于Ⅲ~Ⅳ级的35%(29/84),差异显著(P〈0.01)。转染δ-catenin可明显上调Racl的活性,促进U251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数量,明显增强细胞的侵袭能力,使用Racl抑制剂则明显抑制U251细胞的侵袭力:使用siRNA沉默U87细胞中δ-catenin的表达后则显著降低细胞侵袭力。结论:δcatenin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组织学分级正相关。δcatenin可能通过上调Racl的活性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δ-catenin可作为星形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标志物.并有望成为治疗该肿瘤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3.
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原发性脑肿瘤中发病率最高且预后较差的肿瘤,本文旨在研究替莫唑胺是否可以通过改变TGF-β2表达水平来抑制U251细胞侵袭。方法:MTT法检测替莫唑胺对U251增殖力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U251细胞侵袭能力.Real-time RT—PCR检测替莫唑胺作用后U251细胞中TGF-βmRNA表达.ELISA法检测TGF-β2蛋白表达。结果:替莫唑胺抑制U251细胞侵袭力,MTY试验证实替莫唑胺(50μmol/L)在24小时内对U251细胞存活力无影响。Realtime RT—PCR和ELISA法证实替莫唑胺降低了U251细胞中TGF-β2表达。通过引入TGF-β2抗体,发现替莫唑胺通过抑制TGF-β2表达降低了U251细胞的侵袭作用。结论:替莫唑胺可以通过抑制TGF-β2表达来降低U251细胞的侵袭作用,因此替莫唑胺不仅可以应用在化疗领域,而且还可以运用到生物治疗领域.从而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64.
 回顾性分析72例Chiari畸形-脊髓空洞复合症(ACM-SM复合症)的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单纯的枕下减压组;枕下减压、枕大池重建组,结果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2.5%和85%。 术后的发热率为6.25%和35%。因此认为枕下减压、枕大池重建是治疗ACM-SM复合症的更有效方法,但如何减少术后的发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5.
未破裂脑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未破裂脑动脉瘤外科手术治疗的危险性。方法:1988年3月至1998年3月我科经显微外科治疗的未破裂脑动脉瘤78例(92个动脉瘤),男41例,女37例,年龄35-73岁,平均54.2岁。结果 78例致残4例,死亡2例,致致率为5%,死亡率为3%。致残率与病人年龄、动脉瘤的多少、动脉瘤的大小和动脉瘤的部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死亡率与下列因素无关;发病年龄、多发动脉瘤及动脉瘤直径,而与动脉瘤的部位有关。结论 未破裂脑动脉瘤外科治疗结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66.
本就近年来有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脑损伤后如何表达,表达后的产物对神经元是否有保护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及未来前景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7.
肝癌中晚期治疗以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TACE)为首选治疗方法 ,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 ,但仍有部分患者在多次栓塞治疗肿瘤缩小后又再复发。我科自1996年 4月~ 1999年 1月共治疗 5 35例 ,治疗较完整者 118例 ,其中 2 9例 (随机选择病材 )采用行TACE治疗后 ,再在B超介导下瘤体内注射丝裂霉素 (MMC) +碘油混合乳剂的双介入治疗 ,使患者的生存期进一步延长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8例 ,男性 10 4例 ,女性 14例 ,年龄 19~ 76岁 ,平均 5 2 1岁 ,所有病例均经B超CT ,AFP及肝活检证实为肝细胞肝癌 ,…  相似文献   
68.
目的总结单侧Poppen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区脑膜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16例松果体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其中经右侧Poppen入路13例、左侧人路3例,术中行脑室引流术处理脑积水4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病理学诊断均为脑膜瘤。术后发生同向偏盲2例,Parinaud综合征加重1例,复视加重1例。11例(全切8例,未全切3例)术后随访0.5—4年,全切患者均恢复;未全切患者行放疗,随访肿瘤无进展。结论单侧Poppen入路显微手术适用于大部分中小型松果体区脑膜瘤;对于体积较大或者对侧侵袭较多的脑膜瘤,因显露不完全而难以全切,小脑幕上下或者大脑镰两侧联合入路可作为备选方案。术中或术前行脑室外引流术可增加术中显露程度,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9.
吲哚菁绿术中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是一种较新的评价脑血管内血流的术中监测手段,这一技术与手术显微镜整合后,可以提供术中动脉瘤、载瘤动脉以及周围相关动脉的实时血流信息,图像质量清晰,解析度高,可以有效地监测动脉瘤夹闭后是否残留、载瘤动脉是否狭窄及吻合血管、穿通血管是否通畅,对指导手术操作、提高手术质量和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同术中DSA、微血管多普勒超声及电生理检测等传统监测相比吲哚菁绿术中血管造影具有费用低廉,操作简便,耗时短,精确度高等明显优势,因此有可能在将来成为动脉瘤手术中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nNav1.5 mRNA及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Nav1.5 mRNA及蛋白在3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和8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nNav1.5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值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且随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升高.结论: nNav1.5 mRNA及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这可能与星形细胞瘤细胞增殖活跃及侵袭性生长等生物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