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嗅沟脑膜瘤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嗅沟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8例全切(SimpsonⅠ、Ⅱ级),2例次全切(SimpsonⅢ级),术中去骨瓣减压1例,术后死亡1例。术前有嗅觉障碍的13例患者中,术后改善3例,无变化8例,恶化2例。术前有视力障碍的8例患者中,术后改善者6例,无变化2例。术后随访3~38个月,术前有精神症状的6例患者均于术后6个月内恢复正常;术中去骨瓣减压的1例患者已行颅骨缺损修补术;肿瘤全切病例中,2例患者有肿瘤复发,1例行二次手术,1例选择放射治疗。失访2例。结论嗅沟脑膜瘤位置深在,且与周围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关系密切,但精细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nNav1.5 mRNA及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Nav1.5 mRNA及蛋白在3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和8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nNav1.5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值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且随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升高.结论: nNav1.5 mRNA及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这可能与星形细胞瘤细胞增殖活跃及侵袭性生长等生物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扩大经鼻手术入路中的几个重要解剖标志,为经鼻颅底外科手术入路方案的制定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对10 例尸头标本进行扩大经鼻入路神经内镜解剖, 操作方法为双鼻孔入路,颅底开放范围包括后组筛窦、蝶窦及中上斜坡,外侧完整暴露两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斜坡段。 结果 确认了筛前、筛后动脉的正常解剖位置,探明了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OCR)的解剖构成,内镜下观察重新对海绵窦进行解剖分区,并从经鼻内镜视角对展神经进行解剖分段。 结论 熟悉上述经鼻入路重要解剖标记,对于提高该手术入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背景与目的:δ-catenin是连环蛋白家族中的新成员,其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δ-catenin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和模式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并应用胶质瘤细胞系探讨δ-catenin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56例Ⅰ-Ⅳ级星形细胞瘤进行了δ-catenin表达检测.并分别采用转染和siRNA干扰的方法调控U251和U87胶质瘤细胞系中δ-catenin的表达,通过Westernblotting、MTF、TransWell和克隆形成实验等对δ-catenin的功能进行研究。结果:δ-catenin表达于正常脑组织的神经元中.但正常胶质细胞和I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中无表达(0%,0/11);在Ⅱ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仅为18%(11/61),明显低于Ⅲ~Ⅳ级的35%(29/84),差异显著(P〈0.01)。转染δ-catenin可明显上调Racl的活性,促进U251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数量,明显增强细胞的侵袭能力,使用Racl抑制剂则明显抑制U251细胞的侵袭力:使用siRNA沉默U87细胞中δ-catenin的表达后则显著降低细胞侵袭力。结论:δcatenin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组织学分级正相关。δcatenin可能通过上调Racl的活性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δ-catenin可作为星形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标志物.并有望成为治疗该肿瘤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5.
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原发性脑肿瘤中发病率最高且预后较差的肿瘤,本文旨在研究替莫唑胺是否可以通过改变TGF-β2表达水平来抑制U251细胞侵袭。方法:MTT法检测替莫唑胺对U251增殖力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U251细胞侵袭能力.Real-time RT—PCR检测替莫唑胺作用后U251细胞中TGF-βmRNA表达.ELISA法检测TGF-β2蛋白表达。结果:替莫唑胺抑制U251细胞侵袭力,MTY试验证实替莫唑胺(50μmol/L)在24小时内对U251细胞存活力无影响。Realtime RT—PCR和ELISA法证实替莫唑胺降低了U251细胞中TGF-β2表达。通过引入TGF-β2抗体,发现替莫唑胺通过抑制TGF-β2表达降低了U251细胞的侵袭作用。结论:替莫唑胺可以通过抑制TGF-β2表达来降低U251细胞的侵袭作用,因此替莫唑胺不仅可以应用在化疗领域,而且还可以运用到生物治疗领域.从而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66.
 回顾性分析72例Chiari畸形-脊髓空洞复合症(ACM-SM复合症)的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单纯的枕下减压组;枕下减压、枕大池重建组,结果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2.5%和85%。 术后的发热率为6.25%和35%。因此认为枕下减压、枕大池重建是治疗ACM-SM复合症的更有效方法,但如何减少术后的发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7.
未破裂脑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未破裂脑动脉瘤外科手术治疗的危险性。方法:1988年3月至1998年3月我科经显微外科治疗的未破裂脑动脉瘤78例(92个动脉瘤),男41例,女37例,年龄35-73岁,平均54.2岁。结果 78例致残4例,死亡2例,致致率为5%,死亡率为3%。致残率与病人年龄、动脉瘤的多少、动脉瘤的大小和动脉瘤的部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死亡率与下列因素无关;发病年龄、多发动脉瘤及动脉瘤直径,而与动脉瘤的部位有关。结论 未破裂脑动脉瘤外科治疗结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68.
本就近年来有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脑损伤后如何表达,表达后的产物对神经元是否有保护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及未来前景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9.
实验性脑出血微创抽吸术的建立与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在实验性脑出血模型基础上实施微创血肿抽吸术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将Ⅳ型胶原酶注人SD大鼠尾状核诱导形成脑出血10h后,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凝块,实施微创血肿抽吸术排出脑内血肿。通过对血肿抽吸组与未抽吸组及似手术组之间脑血肿体积、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及行为学评分,对微创血肿抽吸术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脑出血后抽吸组脑组织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1),腑组织含水量抽吸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出血后第3天和第7天抽吸组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胶原酶诱导的大鼠脑出血模型的基础上经尿激酶溶解血块后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能较好地清除脑内血肿,促进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