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脑外伤大鼠大脑皮质水通道蛋白9(AQP9)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外伤组和塞来昔布组,各50只.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法制作脑外伤模型,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水通道蛋白9的表达.结果 脑外伤后3h含水量明显上升,6h时皮质含水量最高,24 h明显下降,而相同时间点的塞来昔布组大鼠含水量则明显较低(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同时间点的脑外伤组大鼠大脑皮质AQP9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给予塞来昔布处理后AQP9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塞来昔布能够通过降低AQP9蛋白表达参与脑外伤水肿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前颅窝底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前颅窝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结果 36例全切、4例次全切,无手术致残及死亡病例。随访3~60个月,2例复发,1例选择再次手术,1例选择放射治疗。失访2例。结论对有手术指征的前颅窝底脑膜瘤患者,应积极选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显微外科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3.
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出血部位及血肿周围脑组织存在着炎性反应,是脑出血后病理生理机制的重要环节,其炎性反应的重要标志就是白细胞在局部的粘附聚集,而介导白细胞浸润的重要的细胞因子就是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后ICAM-1的表达与白细胞浸润的关系,并据此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降低脑出血的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十分重要,本文对此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XO-2)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TEN)在各级脑胶质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以及COX-2与PTEN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脑胶质瘤手术中标本中COX-2与PTEN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二者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COX-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Ⅰ级15.38%,Ⅱ级33.33%,Ⅲ级70.00%,Ⅳ级87.50%.PTEN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Ⅰ级53.85%,Ⅱ级46.67%,Ⅲ级30.00%,Ⅳ级0.00%.并且将样本分为低级别组合高级别组,二者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与PTEN的表达对判断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及开展临床新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5.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欧绍武  王运杰 《医学综述》2007,13(6):420-422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但是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其内容主要涉及血管舒缩因子、溶血产物、血管壁结构、炎性反应、基因异常表达5个方面,本文从这五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靶向药物对阿耳茨海默病(AD)转基因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BDNF与抗胰岛素受体单克隆抗体(2984)相结合,制备嵌舍肽BDNF-PEG-2984/SA。药物静脉注入AD转基因鼠tg2576体内。应用ELISA方法检测AD转基因鼠脑内BDNF的粥样蛋白(At3)的含量。结果:AD鼠脑内的BDNF浓度较高和平稳。可以有效降低AD转基因鼠脑内AB含量。结论:BDNF-PEG-2984/SA可以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血脑屏障,对AD转基因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7.
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血管内介入弹簧圈栓塞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联合使用支架和弹簧圈使宽颈动脉瘤和复杂动脉瘤的治疗成为可能[1-2].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舒肝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70例药物性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舒肝宁联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舒肝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疗效显著,有效阻止了病情的恶化,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9.
电压-门控Na+通道是神经元产生兴奋性所需的最基本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元静息电位的维持、动作电位的产生及传导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知至少有9种亚型的电压-门控Na+通道在神经系统中表达,它们不仅在维持神经元正常电生理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与神经系统许多疾患,如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脑血流过度灌注临床特点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下治疗脑血流过度灌注之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8月实施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且行TCD监测的60例(63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TCD监测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脑血流过度灌注或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结果术后7 d三维CTA检查显示,60例(63例次)患者颈动脉狭窄完全解除,术后30 d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轻度缺血性卒中(1例次占1.59%)、心肌梗死(1例次占1.59%)、声音嘶哑(1例次占1.59%),无脑出血和死亡病例。术后脑血流过度灌注4例次(6.35%),持续1~3 d,其中1例次(1.59%)为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表现为精神亢奋,幻觉和睡眠障碍。术后视力明显改善3例次占4.76%,其中1例次发生脑血流过度灌注。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围手术期TCD监测可以早期发现术中和术后脑血流过度灌注,及时根据TCD监测结果控制血压异常变化,是减少术后脑出血并发症之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