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87例缺血性心衰患者血清CysC浓度等指标,以患者24h内首次血清CysC值作为基线,<1.8 mg/L者人血清CysC正常组(51例),≥1.8 mg/L者入高血清CysC组(36例).记录住院期间及出院3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病死率和再入院率.结果:缺血性心衰高血清CysC组患者心血管事件、住院病死率、3个月病死率和再入院率都明显增加,与血清CysC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ysC与肌酐、脑钠肽(BNP)呈显著正相关(P<0.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清CysC为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血清CysC水平、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酐、入院时心功能、年龄、糖尿病史、心肌梗死史为近期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缺血性心衰患者近期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血清CysC可作为缺血性心衰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王超权 《中草药》2011,42(3):563-565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非再灌注治疗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的ACS非再灌注治疗患者47例。葛根素治疗组23例,对照组24例,正常组20例。葛根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250 mL每天静脉滴注1次,10 d为1个疗程。测定各组治疗前后全血低切黏度(ηbl,10 s-1)、全血高切黏度(ηbh,150 s-1)、血浆黏度(ηp,120 s-1)、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bg)、血沉方程K值和全血高、低切还原黏度(ηrh、ηrl)。结果与正常组相比,ACS患者ηbh、ηbl、ηp、Fbg、ESR、K值、ηrh、ηrl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葛根素组治疗后ηbh、ηbl、ηp、Fbg、ESR、K值、ηrh和ηrl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降低ACS非再灌注治疗患者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参数,改善ACS患者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3.
院内卒中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内卒中的可能原因和机制,从而提高对院内卒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院内卒中的临床资料,就院内卒中的可能原因和机制进行分析。结果27例院内卒中原发疾病分别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瓣膜性心脏病、脑动脉瘤、流行性肾出血热、慢性支气管炎、手术、骨折等。脑梗死占院内卒中62.9%,脑出血占37.1%。10例患者死亡或者自动出院,占院内卒中的37%。可能机制为栓塞、全脑或局部脑组织低灌注、血液学因素、原发病等因素综合引起。结论院内卒中发病因素多种多样,在入院早期及术前及时全面了解患者的机体状况,及时消除潜在的卒中危险,对预防院内卒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胱抑素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77例CHF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Ⅰ~Ⅳ级,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ysC的浓度,并测定血脑利钠肽(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另择63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血Cys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僻〈0.01),心功能Ⅲ、Ⅳ级的血清浓度高于Ⅰ~Ⅱ级(P〈0.05);不同病因心力衰竭组相互比较,血Cys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CysC与年龄成正相关,与LVEF、BNP水平呈弱相关。结论CysC可能是心力衰竭恶化的标志物之一,是评估CHF风险的简便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与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97例老年AMI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PCT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AMI患者根据血清PCT水平分为正常组(<0.5μg/L)23例、轻度升高组(0.51.9μg/L)41例和明显升高组(≥2.0μg/L)33例。随访患者30d心源性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4±1.59)μg/L vs(0.15±0.04)μg/L,(95.21±20.17)mg/L vs(11.32±9.30)mg/L,P<0.01]。与正常组和轻度升高组比较,明显升高组心源性死亡和MACE发生率显著增加(0%和7.3%vs 24.2%,13.0%和22.0%vs 45.5%,P<0.05)。血清PCT与hs-CRP呈正相关(r=0.4721,P=0.032)。血清PCT可预测老年AMI患者30d心源性死亡和MACE发生率(OR=5.011,OR=4.312,P<0.01)。结论老年AMI患者血清PCT水平升高,对预测近期心源性死亡和MACE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