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07篇
  免费   5925篇
  国内免费   4263篇
耳鼻咽喉   928篇
儿科学   1050篇
妇产科学   718篇
基础医学   5515篇
口腔科学   1611篇
临床医学   17345篇
内科学   10576篇
皮肤病学   1660篇
神经病学   2839篇
特种医学   50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4篇
外科学   9050篇
综合类   36788篇
预防医学   13427篇
眼科学   1279篇
药学   13977篇
  187篇
中国医学   15318篇
肿瘤学   3364篇
  2024年   801篇
  2023年   2528篇
  2022年   2871篇
  2021年   3211篇
  2020年   2490篇
  2019年   2501篇
  2018年   2551篇
  2017年   1562篇
  2016年   2077篇
  2015年   2175篇
  2014年   6404篇
  2013年   4774篇
  2012年   5370篇
  2011年   6031篇
  2010年   5529篇
  2009年   5635篇
  2008年   5473篇
  2007年   5793篇
  2006年   5889篇
  2005年   6034篇
  2004年   5258篇
  2003年   4813篇
  2002年   4152篇
  2001年   4023篇
  2000年   4409篇
  1999年   4251篇
  1998年   3858篇
  1997年   3995篇
  1996年   4030篇
  1995年   3510篇
  1994年   3160篇
  1993年   2362篇
  1992年   2294篇
  1991年   1983篇
  1990年   1656篇
  1989年   1519篇
  1988年   897篇
  1987年   744篇
  1986年   684篇
  1985年   618篇
  1984年   546篇
  1983年   447篇
  1982年   457篇
  1981年   355篇
  1980年   242篇
  1979年   178篇
  1978年   118篇
  1977年   64篇
  1965年   73篇
  1964年   6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不同媒介地区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1985~1989年达到部颁基本疟疾标准的26个县(市)进行5年的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结果表明,以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为媒介的地区,达标后5年来发热病人血检平均原虫阳性率分别为0.020%,0.041%和0.006%。在基本消灭疟疾达标后的第5年,微小按蚊地区年带虫发病率比达标发年年带虫发病率上升1.7倍,嗜人按蚊地区(第4年)上升1.9倍,中华按蚊地区下降67.86%,显示以中华按蚊  相似文献   
192.
193.
随机选择23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其中12例应用小剂量抑肽酶作为用药组,观察术中及术后血小板功能,结构及血浆血栓素A2(TXA2)的变化和小剂量抑肽酶的作用,结果:应用抑肽酶术后失血量减少42.9%,输血量减少70.4%,对照组体外循环中血小板聚集及粘附功能均明显降低,超微结构严重损伤,血浆TXA2及血栓素A2/前列素环素(TXA2/PGI2)均明显升高,术后血小板功能恢复较慢,术终TXA2/PGI  相似文献   
194.
复方栀子冲剂栀子甙薄层扫描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苏健  王宝琴 《中成药》1993,15(1):16-17
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复方栀子冲剂中栀子甙的含量,对实验条件,以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确定了最佳方案,排除了干扰,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5.
要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目前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存在两种偏向。一是忽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总认为基础研究近期效果不明显。诚然,临床研究见效快,有助于提高中医学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水平,且多半是急功近利,但从总体来说,却触动不大。因为中医学不仅仅是一门应用学科,它的科学性不只是在于能治好病,而且在于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科学)。中西医学的差异,主要的不是表现在应用、技术方面,而是体现  相似文献   
196.
氨甲喋呤联合干扰素治疗蕈样肉芽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5岁。全身红斑、剧痒4年余,面部、外阴肿物3月于1996年11月1日以“蕈样肉芽肿(MF))肿瘤期”收入院。既往健康,否认皮肤病家族史。体检: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颌下、耳后、腋下、腹股沟均触及群集肿大淋巴结,触痛(+),活动度佳。系统检查...  相似文献   
197.
198.
<正> 移动性附睾(mobile epididymis)可造成不育症,在男性特发性不育症中约占9%,国内文献未见报道。我院于1981~1992年间共诊治3例。为加深临床对本病的认识,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3例均为农民,年龄23~26岁,不育时间为婚后2~4年,女方妇科检查均无异常,夫妻感情好,性生活正常。就诊原因:1例于无意中发现阴囊内活动肿物,2例婚后3~4年未育,体检发育均正常,身体健康。国际通用睾丸测量器测  相似文献   
199.
病人女,24岁。因吞咽困难,夜间打鼾,有时憋醒,病程5年,加重1年入院。检查,舌根部有一肿物约3.5cm×3.5cm×2.5cm,呈淡粉色。肿物前界达轮廓乳头,后界达会厌溪上方,两侧距舌缘约0.8cm,触之较硬不搏动,基底固定,边界清,舌运动不受限。放射性核素~(131)I扫描及活检证实为舌根部异位甲状腺。颈部甲状腺形态和功能正常。决定手术切除肿物。  相似文献   
2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