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8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91篇
内科学   9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317篇
预防医学   14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86篇
  4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B12(Vit B12)、甲基丙二酸(MMA)水平和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 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按入组前的剂量继续使用胰岛素治疗,此外,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年,通过定期门诊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Vit B12、MMA和神经病变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FPG、PPPG、HbA1c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MMA均显著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tB12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两组神经病变评分有所上升,但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二甲双胍不仅会降低血浆VitB12水平,还导致血浆MMA显著增加,血浆MMA增加与神经病变评分相关,提示临床应用二甲双胍时应监测Vit B12。  相似文献   
43.
王莉莉 《临床医学工程》2015,(12):1623-1624
目的观察万爽力对缺血性心肌病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缺血性心肌病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休息、限盐、抗血小板聚集、利尿、降压等),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万爽力。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T-proBNP、cTnI、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以上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万爽力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老年心力衰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NT-proBNP、cTnI、hs-CRP等水平,并逆转左室重构,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描述上海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死亡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上海市1999-2006年期间新登记并确诊的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肺结核病患者共14589例,其中≥60周岁的老年患者共5068例(34.7%),<60岁的非老年患者共9521例(65.3%)。研究描述了两组患者人口学、临床特征、细菌学、死亡情况等方面的特征,并以logistic回归逐步前进法鉴别老年患者中可能与死亡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患者中男性4167例,占82.2%,非老年患者中男性6699例,占70.4%(χ2=244.8, P<0.01)、老年复发患者1447例,占28.6%;非老年患者1240例,占13.0%(χ2=536.3, P<0.01);老年有合并症患者1472例,占29.0%,非老年患者1172例,占12.3%(χ2=624.2, P<0.01);老年涂阳患者4313例,占85.1%,非老年患者7625例,占80.0%(χ2=31.6, P<0.0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患者中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有空洞者(1480例,占29.2%)显著低于非老年患者(3120例,占32.8%),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1.9, P<0.01)。老年患者病死率(668例,13.2%)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139例,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7, P<0.01)。在5068例老年组患者中,经多因素logisitic回归逐步前进法分析显示,70~<80岁(OR=1.89, 95%CI=1.54~3.32,P<0.01)、80岁及以上 (OR=3.71, 95%CI=2.91~4.74, P<0.01)、男性(OR=1.72, 95%CI=1.34~2.21,P<0.01)、有合并症(OR=1.53, 95%CI=1.28~1.83,P<0.01)、涂阳(OR=1.33, 95%CI=1.02~1.72, P=0.03)、居住地区为郊县(OR=1.49, 95%CI=1.24~1.79,P<0.01)和耐多药(OR=1.95, 95%CI=1.10~3.48,P=0.02)与死亡相关。结论 上海市老年肺结核患者病死率远高于非老年患者。高龄、男性、有合并症、涂阳、居住于郊县和耐多药是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早期热灌注化疗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15例乳腺癌术后热灌注化疗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其中1例出现引流管渗液,1例体温升高(T>38.5℃),3例严重恶心呕吐,经对症处理均获缓解,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围灌注期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热灌注并发症的发生,增加热灌注的安全性和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6.
在丝虫病处于逐步消灭的防治后期监测阶段,血清学监测变得愈加重要。我们用 IFAT、ELISA 和 dot—ELISA 三种方法,在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马来丝虫病流行区的潜江市黄垸村进行了调查,该村采取反复查治措施后,1984、1986、1988年的微丝蚴率分别为4.5%、2.5%、1.9%;1990年本次调查时为0.7%(9/1284),微丝蚴密度为1~14mf/120μl(平均6.1条,MfD_50为7条),蚊煤阳性率为0.039%。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张贵芳  王莉莉  曾琼 《现代保健》2014,(35):133-134
目的:对比分析NP与FP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统计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NP组和FP组,每组各40例。结果:NP组患者的3~4级恶心呕吐、黏膜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与FP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临床疗效相似,但NP组方案具有较低的毒性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具有较好依从性。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探讨甘露糖敏感型绿脓杆菌制剂(PA-MSHA)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MHCC97 L并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和观察3组。对照组为空白组,观察1组予1.0×10^8/mL PA-MSHA处理,观察2组予2.0×10^8/mL PA-MSHA处理,观察3组予2.0×10^8/mL PA-MSHA+100 mmol/L甘露糖处理;观察各组干预后1、2、3、4、5、6 h细胞增殖率、细胞周期,测定干预前后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epG2和MHCC97L观察1组、观察2组各时间点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观察3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各观察组Cyclin D1、PCNA和CDK2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21与p27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A-MSHA对肝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是抑制Cyclin D1、PCNA和CDK2表达,促进p21与p27表达通过对相关蛋白进行诱导,促使肝癌细胞周期发生变化,且整个过程中是通过肝癌细胞表面的甘露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