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正>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1]。神经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的主要表现,其中吞咽功能异常是常见且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类型,容易导致肺炎等并发症[2]。吞咽功能的恢复与改善已经成为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重要方向之一。无创神经刺激技术的出现,尤其是无创小脑刺激技术通过非侵入性的方式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调节,已在多种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效果[3]。有研究显示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提高吞咽相关皮质的兴奋性,从而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4]。  相似文献   
72.
73.
74.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本院2008年11月~2009年4月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4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临床效果较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75.
76.
王臣  杨萍 《护理管理杂志》2015,(10):706-707
目的探讨术前家长焦虑水平与手术患儿焦虑水平及全身麻醉诱导期合作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对72例患儿家长进行测评;以改良耶鲁围手术期焦虑量表评估72例患儿在术前访视、入手术室、麻醉诱导期、术后6 h 4个时间点的焦虑水平;采用诱导期合作度量表评定72例患儿诱导期的合作程度。结果患儿家长焦虑水平高于常模(P<0.01);患儿入手术室时、麻醉诱导期及术后6 h焦虑水平高于术前访视时焦虑水平,患儿家长焦虑水平与患儿焦虑水平及患儿全身麻醉诱导期合作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全身麻醉手术患儿家长及患儿围手术期存在明显焦虑情绪,可能影响患儿麻醉诱导期合作程度,需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减轻家长的焦虑情绪,以提高患儿围手术期的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77.
78.
产自东北的龙胆草药材商品俗称“关龙胆”,由于产量大、质量佳,在国内外颇负盛名,具有传统的市场优势。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 lora Pall.是关龙胆3种原植物之一,生于湿草甸、林间空地或灌丛中。历史上,由于三花龙胆主要生于湿地及苔草草甸,难以采挖,加之外观质量较差,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COPD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单纯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治疗组予以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参数、呼吸困难评分、再入院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FEV1、FVC、FEV1%Pred、Pa O2、Pa CO2、呼吸困难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平均FEV1、FVC、FEV1%Pred、Pa O2、Pa CO2、呼吸困难评分分别为(1.36±0.42)L、(2.48±0.48)L、50.12±10.30、(10.17±1.02)k Pa、(5.05±1.22)k Pa、(1.57±0.74)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院后病情平均急性加重(1.13±0.16)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4例咽部不适、1例窦性心动过速,均未影响正常治疗(P>0.05)。结论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治疗COPD能持久、稳定、显著地改善动脉血气、肺功能指标及呼吸状况,不良反应不明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0.
陈勇  贾长青  王臣  梁蜂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8):100-102,i005
目的:观察大鼠不同月龄椎间盘纤维环的形态学变化并检测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椎间盘纤维环退行性变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01在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工程第三实验室完成。取Wistar大鼠50只,以大鼠1,3,6,12,18个月龄不同分为5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椎间盘纤维环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并测定部分视野的平均吸光度值,以平均吸光度值的高与低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强与弱;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进入结果分析实验大鼠50只。①随着大鼠月龄的增长,其椎间盘纤维环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发生变化,低月龄组(1,3个月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强烈(平均吸光度值41.70&;#177;11.19,36.42&;#177;11.98),成龄组(12个月龄)表达较弱(平均吸光度值6.67&;#177;4.44),两组差异意义显著(P&;lt;0.01)。②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的组织结构也随大鼠月龄增长发生变化,软骨细胞数量减少,胶原纤维增生、粗大,走行紊乱。结论: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结构随月龄增长发生退行性变,纤维环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强烈,则纤维环退行性变进程快,对椎间盘退行性变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