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患儿男,13岁,头部左侧阵发性疼痛3月余,视物模糊伴听力减退2个月;既往体健。查体:左上肢指鼻试验、左下肢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颅脑MRI:右侧额叶皮质下见0.5 cm×0.6 cm点片状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高信号(图1A);左侧颅后窝见4.7 cm×5.1 cm团块状异常混杂信号,与小脑分界不清,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图1B)。  相似文献   
62.
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在外科手术器械的改进上,出现了几种特殊的“刀具”,人们经过不断改进,目前定型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院区骨科收治的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以简单化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选择3D打印技术与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手术指标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解剖复位率为90. 0%(36/40),对照组患者手术解剖结构复位率为65. 0%(26/40);观察组患者解剖结构复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7. 921,P=0. 000)。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HSS评分为(89. 74±10. 33)分,对照组患者HSS评分为(83. 64±11. 58)分,观察组患者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 486,P=0. 01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 0. 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 485,P=0. 127)。结论 3D打印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复位的效果,促进膝关节的功能恢复,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4.
超急性及急性脑梗塞的磁共振弥散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老年人超急性、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及与常规磁共振序列、CT之间的比较。方法共收集61例疑似超急性、急性脑梗塞患者(平均年龄70岁),在发病24h内进行磁共振T1WI、T2WI、水抑制序列、弥散加权扫描以及CT扫描。结果 共有36例患者确诊为超急性或急性脑梗塞,弥散加权序列准确显示了35例,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9%;水抑制序列加T2WI为56%、57%,CT为44%、48%。结论 弥散加权对于24h内超急性、急性期脑梗塞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磁共振序列及CT,并且可以很好地区分急性与慢性梗塞病灶。  相似文献   
65.
王臣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6):238-239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共19例。结果随诊10~18月,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脱出或断裂现象。临床疗效优。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效果确切,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66.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诊断老年人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老年人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5T超导MR扫描对疑急、慢性下肢动脉病变的老年患者70例进行检查,平扫用二维时飞法序列(2D-TOF)52例、2D-TOF加三维增强序列(3D-CE)18例。32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4例急诊手术。结果:70例老年患者经MRA诊断,动脉硬化伴狭窄52例,动脉硬化闭塞症17例,动脉瘤样扩张1例。MRA共显示血管997条,其中52例2D-TOF平扫显示腹主动脉下段、髂总、髂外、髂内、股、Guo动脉及小腿动脉,平均显示率为91%;18例增强扫描上述血管显示率100%。70例显示动脉狭窄共600条,其中轻、中度动脉狭窄486条,占81%;重度狭窄114条,占19%。32例老年患者经彩超检查,两者诊断符合率为915,病变程度符合率为96%。彩超显示血管壁钙化40条,粥样斑块32条。结论:MRA与临床、手术、彩超有良好的相关性,是下肢动脉病变的有效检查方法之一。2D-TOF有对病变“高估”、检查时间较长的不足。  相似文献   
67.
中医治疗白癜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中药复方水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的研究,可筛选出对酪氨酸酶激活作用明显的复方进行临床疗效观察,这对白癜风的治疗与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利用能谱曲线方程对能谱CT成像进行碘含量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将优维显按比例稀释成不同的浓度的溶液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利用GE HD750宝石CT对这些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能谱成像扫描。扫描后运用ROI分析得到能谱曲线。对这些不同浓度溶液的能谱曲线进行分析得出关于CT值和keV的方程,然后分析方程中常数与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分析不同浓度优维显溶液的能谱曲线得出一个形式为Y=a×exp(b×X)+c×exp(d×X)的方程,Y代表CT值,X代表keV。进一步分析不同浓度的曲线方程得出系数b和d与碘浓度不相关,其数值基本不变,a和c与碘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解析能谱曲线方程可以得出一些常量,这些常量可能代表感兴趣区内所含的某些物质的特定属性,这可能会扩展CT能谱成像在成分分析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二维时间飞浙法(two dimesional time of flight,2D-TOF法)MRA在老年性下肢深静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一组怀疑下肢深静脉病变病例,共70例。年龄60-88岁,平均74岁。检查设备1.5T超导MR,平扫2D-TOF序列。彩超检查25例。结果:MRA诊断下肢静脉正常10例、深静脉病变45例(狭窄、闭塞、血栓)、下肢深静脉癌栓1例,静脉外压性压迫2例,大隐静脉曲张12例。70例影像显示静脉967条,其中膝关节以上静脉主干630条,显示率100%。小腿静脉197条,显示率47%,大隐静脉140条,显示率100%。病变 显示:静脉狭窄340条;静脉闭塞39条;静脉血栓形成12例;静脉曲张12条。MRA与彩超显示静脉狭窄程度、部位符合率90%。结论:MRA检查下肢静脉病变属较新的检查方法,无创易行,非常适合老年患者。MRA与彩超、临床诊断有良好的相关性。MRA对血管病变有“高估”现象。图像有时出现“横条”伪影,需要克服改进。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抗体技术构建抗人整合素ανβ3 单链抗体(scFv)。方法 :从分泌抗人整合素ανβ3 单抗 (mAb)的杂交瘤细胞E10总RNA中 ,用RT PCR扩增VH 和VL 基因 ,对其核苷酸序列分析后 ,通过PCR在VH 和VL 基因间插入柔性连接子(Gly4Ser) 3,组装成scFv基因 ,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TIG TRX中。以重组子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诱导目的基因表达。结果 :转化菌可表达相对分子质量 (Mr)为 3 10 0 0的scFv。Westernblot证实 ,具有His6标签蛋白的表达。经低剂量的IPTG诱导和较低温度培养 ,scFv获得了可溶性形式表达。表达产物经Ni NTA琼脂糖层析纯化后纯度达 91%以上。ELISA鉴定证实 ,scFv具有良好的抗原结合活性。结论 :成功地构建并表达抗人整合素ανβ3 的scFv ,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