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1.
目的 采用彩色多普勒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测量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FH)的冠状动脉血流,评价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VR)功能.方法 FH患者20例,血清总胆固醇(TC)为(14.52±3.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11.41±3.57)mmol/L.18例皮肤有黄色瘤.选取血脂、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1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探测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远端的血流,然后用脉冲多普勒探测静息状态LAD的血流频谱.经静脉注射140 μg·kg-1·min-1腺苷,持续3 min并记录血流频谱.结果 经静脉注入腺苷后,FH组和对照组心率加快,血压减低,部分有副反应.FH患者LAD远端基础状态和最大充血反应状态舒张期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H患者CFVR(2.30±0.85)较对照组(3.12±0.22)明显减低(P=0.005),其中仅4例CFVR》3.0,5例CFVR 2.0~3.0,11例CFVR≤2.0.FH患者血清TC与CFVR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 -0.45.结论 彩色多普勒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是一项有效评价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方法 ,FH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72.
植物固醇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导致多发性皮肤和肌腱黄色瘤,进一步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早发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遗传学分析推测植物固醇血症的发病率约1/20.7万,其携带的ABCG5/G8纯合或杂合突变均可能造成血浆胆固醇水平增高,并影响高胆固醇血症人群的临床表型和预后。深入研究和探索植物固醇血症的分子致病机制以及ABCG5/G8的生理功能及其相关调控因子,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人体对于胆固醇稳态的调节机制。提高临床对植物固醇血症的认知度和重视度,建立基于中国人群数据的植物固醇参考区间,并推广气相色谱等方法的血浆植物固醇水平检测,都将有望大幅提高该疾病的检出率和治疗达标率。  相似文献   
73.
目的:对临床确诊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两姐妹及其家系成员进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突变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提取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扩增启动子和18个外显子片断,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结合银染技术,对异常电泳条带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姐妹2人及其父亲,叔叔,祖母均发现LDL-R基因第13外显子存在一个错义突变,与GeneBank对照证实第1879位G→A碱基置换,氨基酸的改变为丙氨酸→苏氨酸(A606T突变),其母亲和女儿经测序并未发现此突变位点。结论:姐妹2人均为LDL-R基因存在A606T杂合错义突变,并均来自其父系亲属;可能是该家系发病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可溶性ST2浓度与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住院患者共200例,其中胸主动脉瘤(TAA)患者100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AD)患者100例。同时年龄匹配后随机抽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的无主动脉疾病的健康体检患者100例作为对照。检测血浆可溶性ST2水平,分析TAA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和TAA组与TAAD组间可溶性ST2水平的差异。结果:可溶性ST2在TAA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TAAD组与TAA组之间,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优势比为2.17(P0.01)。结论:可溶性ST2水平升高与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形成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抑制AS病变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阿托伐他汀高、低剂量组、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8只,给药第8周后全部处死。酶法检测血清脂质含量;比色法检测氧化指标一氧化氮(NO)、总抗氧化能力(TAC)及丙二醛(MDA);病理图像分析法测定主动脉AS斑块面积及其与管腔面积的比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主动脉壁VCAM-1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apoE-/-小鼠比较显示:(1)阿托伐他汀(高、低剂量)可以显著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1);(2)明显增加血浆NO及TAC(P<0.01),减少MDA的生成(P<0.01);(3)阿托伐他汀可减少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比值(P<0.01);(4)阿托伐他汀可下调VCAM-1的表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调节apoE-/-小鼠血脂代谢、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及下调主动脉壁VCAM-1表达,抑制apoE-/-小鼠AS病变形成的发展。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以期提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成活率.方法 选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直接PCI)371例,根据直接PCI结束前是否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将其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38例)和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年龄、性别、既往心绞痛史、既往心肌梗死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心肌梗死位置、单多支病变、罪犯血管、心肌梗死距采血时间、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尿素氮、肌酐、血钾、尿酸、血糖、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血红蛋白等参数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最后进入回归方程的只有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和肌酐,贡献最大的是患者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结论 心功能Killip分级高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结束前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7.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有多种细胞外蛋白酶参与,新近发现组织蛋白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对斑块稳定性起重要作用。研究组织蛋白酶在人类的生理作用意义重大,可能有助于揭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机制,并可为防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提供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以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分析检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一汉族家系成员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突变,以明确诊断。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汉族一个家系共37名成员,其中30人为一级和二级亲属,7名为亲属配偶作为对照,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LDLR基因包含启动子和全部基因编码区(1-18外显子)及临近的内含子序列共21个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产物。采用DHPLC技术检测了LDLR基因,对洗脱曲线异常者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该家系中发现4处变异,其中1处经核苷酸序列测定明确了突变的性质为第3内含子的剪接突变,并在此家系5名成员中得到证实,而对照组中未检出。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以DHPLC筛查LDLR基因点突变的方法及技术参数,该方法简便,结果稳定,可作为大样本筛查突变位点的一种便捷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79.
背景余甘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机酸及矿物质.现代研究表明,余甘子还含有防癌、抗衰老等功效.近年来,对余甘子功能因子的研究及其相应功能食品的开发越来越引起重视.其降脂作用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尚缺乏足够的基础研究支持.目的探讨余甘子提高高脂血症家兔机体抗氧化能力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作用及其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动脉硬化实验室.材料健康新西兰家兔24只,雄性,体质量(2.2±0.5)kg.方法实验于2001-09/2002-05在北京市安贞医院动脉硬化实验室完成.将24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余甘子粉组(4 g/kg·d)和高胆固醇血症模型组,每组8只,余甘子和高胆固醇组实验期间均饲以高胆固醇饮食.采用酶法测定血清脂质含量;化学法测定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含量;地高辛标记探针,组织原位杂交检测主动脉内膜内皮素mRNA表达;图象分析法测定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比值.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为家兔血脂水平,血清丙二醛浓度,及动脉斑块面积比较.次要结局为血浆内皮素-1的变化.结果实验8周后余甘子果粉组与高脂组相比,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显著下降[分别为(11.70±1.73),(14.32±2.22)mmol/L,P<0.05;(0.740±0.107),(1.450±0.220)mmol/L,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增高[(1.652±0.155),(1.179±0.142)mmol/L,P<0.01].②血浆丙二醛显著降低[(3.88±0.51),(6.29±1.43)mmol/L, P<0.01]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增高[(10.771±1.818),(7.350±1.158)mmol/L,P<0.05].③光镜下斑块面积、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比值明显降低[(39.46±6.53),(50 69±12.36)mmol/L,P<0.05;(0.62±0.32),(1.38±0.38)mmol/L,P<0.01].④血浆内皮素-1显著降低;主动脉内膜内皮素-1基因杂交阳性颗粒比高脂组明显减少.结论余甘子可能通过调整家兔脂质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保护内皮功能抑制动脉内膜内皮素-1基因表达而起到防止兔实验性粥样斑块的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何继强  刘晓惠  王绿娅  秦彦文  方薇  王伟 《心脏杂志》2006,18(6):607-610,61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影响。方法27只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9只:对照组、氯沙坦低剂量组[5 mg/(kg.d)]及氯沙坦高剂量组[25 mg/(kg.d)],灌胃,1次/d,0.3 m l,16周后处死动物。酶法测定血脂水平,比色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水平;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结构;采用HE染色法,计算机图像扫描、定量分析主动脉斑块大小及斑块占管腔面积之比。结果3组间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氯沙坦低、高剂量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显著升高(P<0.01)、丙二醛水平显著减低(P<0.05和P<0.01),且两治疗组间也有显著差异(P<0.01);氯沙坦干预后主动脉内皮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氯沙坦组主动脉斑块面积及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之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作用更显著(P<0.01)。结论氯沙坦可通过增强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抗氧化能力减轻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且高剂量较低剂量作用更明显,而与其调节血脂代谢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