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本文对40例椎间盘突出症及腰腿痛患者,选择不同剂量及不同间隔时间的强的松龙硬膜外腔注射。观察给药前后血中ACTH、皮质醇、血糖的变化。旨在探求硬膜外腔注入激素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资料和方法男19例,女21例,年龄17~58岁。治疗前均无高血压和内分泌疾病。其中表1 硬膜外腔注入泼尼松对皮质醇、血糖、ACTH的影响(例数=40,x±s)T0 T1 T2 T3 T4 皮质醇(ng/ml)76.42±22.4140.37±18.01△38.42±4.71△34.36±8.90△52.64±7.070.48±12.4641.39±11.42△39.64±5.89△36.98±7.20△54.08±6.964.41±13.2434.34±13…  相似文献   
52.
目的 通过BIS监测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老年病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适合于老年病人的最佳丙泊酚一瑞芬太尼靶浓度.方法 选择ASA Ⅰ-Ⅲ级、年龄≥65岁老年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1)组,丙泊酚血浆Ct(Ctpro)2 mg/L;(2)组,Ctpro 3 mg/L;(3)组,ctpro 4 mg/L.三组的瑞芬太尼血浆Ct(CtR)都是5 μg/L.用TCI泵进行丙泊酚分步诱导,当Ctpro达所设值时,开始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注琥珀胆碱插管,观察BIS变化.术中维持每组所设Ctpro和CtR.如果HR<50 bpm,静注阿托品;SBP<基础值的30%,静注麻黄碱;SBP>基础值30%或者HR>90 bpm,增加Ctpro.术中观察麻醉前、诱导、插管、插管后5 min及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麻醉诱导及术中阿托品、麻黄素的使用情况;术毕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SBP:第(1)组病人插管时、插管后5 min及术中SBP明显升高,与麻醉前相比P<0.01;第(2)组和第(3)组病人诱导、插管后5 min及术中SBP明显降低,与麻醉前相比P<0.01,其中第(3)组更明显.HR:第(1)组病人诱导时HR明显降低,而插管时却明显升高,与麻醉前相比P<0.01;第(2)组病人诱导和插管后5 min明显降低,与麻醉前相比P<0.01;第(3)组病人诱导、插管及术中均明显降低,与麻醉前相比P<0.01.BIS:三组病人的BIS值在诱导、插管、插管后及术中与麻醉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麻醉诱导及术中第(3)组患者阿托品、麻黄素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1.术毕三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BIS监测下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老年病人手术,术毕清醒快、拔管早,术后并发症少.其中麻醉诱导阶段Ctpro3.0 mg/L+CtR5.0 μg/L组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麻醉维持阶段ctpro2.0 mg/L~3.0 mg/L+CtR5.0 μg/L组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持续输注 0 .12 5 %罗哌卡因对产妇分娩产程的影响。方法  2 0例自然足月初产妇 ,ASAⅠ级 ,单胎 ,头位 ,志愿要求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者作为镇痛组。行L2~ 3 硬膜外穿刺 ,向头端置管 4cm ,当产妇进入宫缩活跃期 ,宫口开至 3cm时 ,经硬膜外导管注入 0 .2 %罗哌卡因 5~ 10ml,控制感觉阻滞平面 0 .0 5。②镇痛组产妇催产素的使用率 6 0 .0 % ,对照组 2 5 .0 % ,两者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5。③镇痛组与对照组第一、三产程时间相比无差异性 ,P >0 .0 5。而两组第二产程时间相比 ,P <0 .0 1。结论 硬膜外腔持续输入 0 .12 5 %罗哌卡  相似文献   
54.
<正>胸科手术中使用双腔管可达到肺隔离和满足手术暴露的目的,其中左侧双腔管(LDLT)较右侧双腔管更容易定位而使用于大多数开胸手术[1]。选择合适的LDLT型号是避免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首要步骤。临床根据患者性别、身高等因素选择导管型号的准确性不高。本研究探讨通过超声测量气管外径预测LDLT型号的可行性,为LDLT的选择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苯肾上腺素对剖宫产术脊麻后低血压的合适预注射剂量.方法 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4组(n=20):苯肾上腺素预注射50 μg(P1组)、100 μg(P2组)、150 μg(P3组)和对照组(C组,无预注射),快速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至胎儿取出前(控制总量≤500 mL,于L3~4间隙鞘内注入布比卡因9 mg+吗啡0.2 mg,注药后随即产妇平卧位静脉注射上述不同剂量的苯肾上腺素,胎儿取出前若发生产妇低血压,给予适当(50 μg或100 μg)苯肾上腺素静脉注射.结果 胎儿取出前低血压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动过缓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产妇未发生反应性高血压;随着苯肾上腺素预注射剂量增加,各组产妇胎儿取出前平均最低收缩压(SBP)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鞘内苯肾上腺素预注射剂量的增加低血压出现时间延迟且低血压出现的次数及苯肾上腺素总干预剂量逐渐减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静脉血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肾上腺素预注射100 μg联合胶体快速输注有利于减少择期剖宫产脊麻后低血压发生次数,心动过缓发生率较低,能较好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临潼矿泉对人体某些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对20例正常人进行矿泉浴前后观察化学成分的改变。结果矿泉浴后体内蛋白增高,体重、体脂肪降低,体内水分含量、肌肉量、无机盐无明显改变。结论矿泉浴有增加体内蛋白、降脂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57.
20 0 1年 3月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在全国医疗行业开展“明明白白看病”为主题 ,争创“百姓放心医院”活动 ,河北省临漳县中医院积极响应 ,在全院开展争创“百姓放心医院”活动 ,坚持以法治院 ,以德治院 ,以真诚的服务赢得民心 ,以良好的形象赢得社会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被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评为全国“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1 精心谋划 ,保证创建工作的落实1.1 健全组织 ,强化责任 医院专门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以加强对创建活动的领导 ,下设创建工作办公室 ,全面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各临床科室相应成立创建工…  相似文献   
58.
59.
右美托嘧啶作为麻醉辅助用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即可以静脉应用于麻醉诱导、术中、拔管前抑制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减少全麻药用量,也可以硬膜外、蛛网膜下腔给予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提供镇静、镇痛作用等。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