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0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脑梗死患者血浆蛋白C、蛋白S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态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蛋白C抗原 (PC :Ag)和蛋白S(PS)水平。方法 测定 94例脑梗死患者血浆PC :Ag、总蛋白S(TPS)和游离蛋白S(FPS)并与 5 2名健康者相对照 ,动态观察 41例脑梗死患者PC :Ag和PS浓度。结果 脑梗死组PC :Ag、TPS、FPS降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C :Ag浓度动态观察提示脑梗死急性期PC :Ag浓度呈非线性改变 ,在发病第二周出现一“反跳”性增高。结论 部分脑梗死患者存在PC和PS缺乏现象 ,多数为继发性缺陷 ,发现这些患者并区别其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对明确脑梗死的病因、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0)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观测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单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ET、NO含量动态变化。结果 ET在脑-心综合征及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持续增高至所观察的21d,脑-心综合征患者早期增高尤为明显。脑-心综合征患者NO在早期增高.发病7d后逐渐下降至正常以下,ET、NO平衡失调。结论 ET异常增高及NO含量异常改变,ET、NO平衡失调在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患者 女,41岁。主因“头晕、头痛3d,口角歪斜1d”,于2002年2月26日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右耳廓可见散在疱疹,右侧面瘫,舌右侧味觉稍差,四肢肌力Ⅴ级。实验室检查:血、尿及便常规均在正常范围。影像学及电生理学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I)在诱导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MSCs)成为神经前体细胞及其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取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别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GMI和bFGF+GM1作为诱导物诱导,3 d后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I型胶原(collagen I)免疫细胞化学及巢蛋白(Nestin)免疫荧光染色,7 d后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半乳糖脑苷脂(Gal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经bFGF或bFGF+GM1诱导后部分骨髓基质细胞转化为神经前体细胞样细胞,继而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样细胞,fibronectin、collagen I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减少,Nestin、NSE和GFAP染色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分别为35.22%±4.27%,22.28%±2.97%和26.65%±3.17%),以bFGF+GMI组更为明显(42.17%±3.65%、30.35%±3.51%和32.22%±2.68%),而单独应用GM1无明显作用。结论 联合应用bFGF与GM1后,GM1可增强bFGF的诱导作用,提高MSCs转化,并促进其向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06.
肌营养不良为遗传性疾病,其发病机理仍不明。现有三种学说:神经源、血管及膜学说。前两种似已过时。膜学说渐受重视,它可能代表一类新的遗传性障碍。血管学说远在30年代,就有人认为本病肌肉变性是由于供血不足引起。1961年Demos发现患者及携带者之臂舌循环时间延长;现又提出  相似文献   
107.
本报告简短复习帕金森氏病(PD)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及帕金森氏综合征(PS)和其他运动疾患的生化改变。并着重介绍PS 的病因,生理解剖以及现代治疗的一些新观念。  相似文献   
108.
I-κBα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I-κBα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作用的蛋白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对照组及脑缺血2 h再灌注不同时程组(15 h、24 h、48 h)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并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I-κBα在脑缺血再灌注后作用的空间分布. 结果Western Blot研究发现I-κBα在对照组表达很低,于脑缺血2 h再灌注后15~24 h达到高峰,48 h始有所下降(P<0.01).免疫组化研究发现:在半暗带的神经元、脑室壁和脉络丛及小血管内皮细胞均有I-κBα的阳性表达.结论由I-κBα介导的NF-κB激活和抑制通路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半暗带神经元的存活和血脑屏障中起重要作用.如能在一恰当的时间段内使用合成的I-κBα来抑制NF-κB的激活,可能是一潜在的保护脑组织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09.
作者报告13例表现为桥脑受损体征的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及脑电图所见,说明桥脑综合征可直接由钝性颅脑损伤所造成。并告戒不要把无反应但有意识的病人误认为是深昏迷。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脑梗死对心电图改变影响.方法:205例脑梗死患者根据MRI病灶是否累及岛叶分为岛叶梗死组(Ⅰ组)59例和非岛叶梗死组(NI组)146例.其中Ⅰ组又分为左侧岛叶组31例和右侧岛叶组28例.回顾性分析205例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结果:Ⅰ组中出现窦性心动过速7例(11.9%)、异位搏动9例(15.3%)、ST段抬高4例(6.8%)、T波改变13例(22.0%),高于NI组的2例(1.4%)、9例(6.2%)、1例(0.7%)和14例(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左右岛叶梗死心电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岛叶可能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和心电图的主要病变部位.急性岛叶梗死易出现心电图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